人民網
人民網

新疆沙雅縣:這裡的同行是一家

2025年02月22日10:05 | 來源:新疆日報
小字號

“王會,今天我家有客人,你幫我媽媽早點收攤吧。”2月10日傍晚,在家做飯的古力拜克然木·吾甫爾給好兄弟王會打電話。

“姐,你放心吧,我現在就幫阿姨收攤。阿姨手受傷了,我不會讓她自己搬東西的。”正在自家店裡盤點貨物的王會,挂斷電話后,直奔隔壁店鋪。

在沙雅縣沙雅鎮晨光路的一排商鋪中,王會的樂果果蔬超市和古力拜克然木的娜孜拉超市緊挨著。雖然王會以經營蔬菜為主,古力拜克然木主要經營零食,但兩家店鋪都售賣面粉、大米、清油、水果,不少商品相同,就連擺放方式都一模一樣。

“都說同行是冤家,你倆怎麼跟親姐弟一樣?”記者問趕來接母親回家的古力拜克然木。

41歲的古力拜克然木和王會比鄰開店7年了,“從一開始我就把他當成了弟弟。”

回想起剛在一起開店的時光,王會記憶猶新。2018年初,王會搬到縣城,在居住的該鎮明珠社區銀橋明珠苑小區前租門面房開起蔬菜店。當時,他的店鋪右邊是古力拜克然木的百貨店,左邊是阿依努熱姆·艾拜杜力的切面店。他的店鋪開業最晚,但在裝修進貨過程中,左右鄰居常給他支招。

蔬菜店裡售賣的並不只是蔬菜。一天,古力拜克然木找王會換零錢,看到他往冰櫃裡擺放雪糕,便告訴他雪糕在這一帶不好賣,保存也費電。還有25公斤包裝的面粉也不好賣,要賣就賣小包裝的。幾天后,王會發現果真如此,得知這些都是古力拜克然木銷售中總結出的經驗,便打心眼裡感激這位熱心大姐。

當時,他們的店鋪所在的沙雅鎮明珠社區號召商戶參與“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王會主動和左右鄰居結對認親。

此后,他們間互幫互助的畫面,成了晨光路上的一道風景線。王會開店的同時還要照顧家裡年邁的父母,回家做飯或出門送貨時,古力拜克然木就幫他看店﹔古力拜克然木的丈夫工作忙,店裡米面油等較重貨物搬進搬出非常吃力,王會主動幫她搬運。

7年裡,他們從沒因為售賣同一種商品而相互抱怨,相反,做生意的默契度越來越高。比如,採購同類商品時選不同品牌,在互不影響對方銷售的情況下,給了顧客更多選擇﹔即便進同一種類同一品牌商品,也會一起進貨從而降低進價,讓大家都能受益。

“姐姐做好吃的總會給我帶一份。這些年,我們在一起開店,共同挺過了很多難關,能把小店經營得風生水起,親情的力量、團結的力量很重要。”指著店門上挂著的“民族團結號商鋪”的牌子,王會笑了。

明珠社區民族團結專干布瑪麗艷木·麥麥提介紹,該社區共有個體工商戶369戶,大家結對認親,攜手經營,抱團發展,形成了“人和百業旺”的經商氛圍。

記者感言

在生活的點滴中守望相助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能看到在同一地點做同一種生意的商戶,容易互相不滿甚至產生摩擦。

然而,沙雅縣沙雅鎮明珠社區為轄區商戶搭建了融情平台,組織他們開展“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讓包括王會、古力拜克然木在內的各族商戶結對認親,有事商量著辦,有活一起干,有困難一起解決,通過深入交往交流交融,成了手足相親、守望相助的一家人,並且真切感受到團結和親情的力量。

今日的新疆,像明珠社區這樣的融情平台在天山南北隨處可見。因為隻有各民族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才能匯聚起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更好建設美麗新疆的強大合力。(張治立)

(責編:陳新輝、楊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