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沙海巡線人

2025年02月21日11:06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從220千伏塔中變電站朝西北方向驅車5公裡,行至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一座座“穿沙”鐵塔被“銀線”串起,電能途經沙漠戈壁,源源不斷送往千家萬戶。

“我們今天要巡檢的是220千伏輪南塔一線710基至729基鐵塔,主要對鐵塔、金具和基礎拉線進行巡視,大家檢查好需要攜帶的工具、飲用水和食物,准備出發。”2月17日8時,國網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供電公司輸電運檢五班工作負責人阿不拉江·熱合曼背上工具包,拿上鐵鍬、坎土曼、測溫儀和無人機等設備,與2名班組成員奔赴塔克拉瑪干沙漠,踏上了沙漠輸電線路特巡保電之路。

塔克拉瑪干沙漠是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一年中有大半時間是沙塵天氣,晝夜溫差大,夏季沙漠表面溫度60—70攝氏度,冬天最低溫度零下30攝氏度。220千伏輪南塔一線橫穿塔克拉瑪干沙漠,線路全長264.16千米,是保障塔克拉瑪干沙漠東南緣油氣開採和且末地區群眾生產生活的“電力大動脈”,也是世界上穿越沙漠距離最長的220千伏輸電線路。

“車開到沙漠公路邊緣,進出沙漠、巡視線路隻能徒步進行了。”說完,阿不拉江背上鐵鍬和坎土曼開始步行進入沙漠。

在沙漠中巡線和其他地方不同,戈壁灘平地一天能巡檢20到30基鐵塔,沙漠中一天隻能巡檢10到15基,爬沙坡時經常向前走一步又向后滑半步,在沙漠中步行500米相當於在平坦路面走2到3公裡,體能消耗是平時的數倍。

尤其進入冬季,沙漠中晝夜溫差增大,對輸電線路安全穩定運行造成影響,線路運維人員除每月對線路進行一次例行巡檢外,還要增加巡檢次數,進行沙塵暴后和節日保電特巡。

然而,流動沙漠在定向風的作用下,不斷地改變著輸電線路和鐵塔周邊的地形地貌,造成弧垂對地安全距離不足和鐵塔塔基被掏空,嚴重影響著線路的安全穩定運行,這也是沙漠特有的重點巡檢項目,巡線人從不敢掉以輕心。

“自從應用了無人機后,一天可以巡視50基。”正在操作無人機巡檢的班組成員伊敏江·圖爾蓀說,雖然現代化巡檢的作業方式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但許多工作仍然是機器無法替代的,無人機隻能巡視鐵塔線路上方的電氣部分,但鐵塔本身的拉線鬆了它就很難發現,所以地下和地表部位還需要人工排查處理隱患缺陷。

這樣的巡線工作,每月至少進行一次,每年徒步上千公裡,一進沙漠就是一天。由於工器具材質大多由金屬制成,為減輕負重,巡線人員一般隻帶些馕餅和水補充體力。

“馕是最方便攜帶的食物,熱水解渴,在寒冷的天氣裡還能暖暖身子。”阿不拉江介紹,“在沙漠裡吃飯,經常是就著沙子吃,能練個好牙口。”這時,馕在他嘴裡嚼得咯吱咯吱響。

簡單補充體能后,大家起身拍了拍身上的沙子,繼續當天的巡線任務。(趙明昊 靳昊 孫金行 成超 王騫)

(責編:陳新輝、楊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