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中國碗”裝更多“新疆糧”

2024年,新疆糧食生產交出亮眼答卷:糧食總產達466億斤,增產42.2億斤,連續4年增產﹔糧食單產1050斤,首次躍居全國第一……昔日的戈壁荒漠正在變成祖國的“塞上糧倉”。
如何確保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讓“中國碗”裡的“新疆糧”越來越多?住疆全國政協委員持續關注這一議題,並推動國家有關部門支持新疆糧食產業發展。
在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上,住疆全國政協委員、自治區政協主席努爾蘭·阿不都滿金提出,新疆具有得天獨厚的糧食生產自然資源稟賦,無論是糧食總產、單產、人均佔有量還是糧食自給率、儲備規模等方面都優勢明顯,具備糧食主產區的基本要素條件,並且已成為我國重要的糧食生產省份。但隨著糧食產能大幅提升,新疆還存在產業加工能力跟不上糧食增產速度、高標准農田建設相對滯后、相關項目建設投入不足等問題。
為此,努爾蘭·阿不都滿金建議,按照財政部有關政策,支持新疆糧食生產、流通、儲備能力建設,促進糧食就地加工﹔對新疆高標准農田建設給予支持﹔進一步加大糧食產業援疆力度,發展壯大新疆糧油加工業。
農業農村部、財政部、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等對此提案高度重視,及時辦理並推動有關政策落地實施。2024年,財政部安排新疆耕地建設與利用資金高標准農田建設支出方向36.54億元。在國家及自治區的支持下,2024年,新疆新改建高標准農田434萬畝,已累計建成5989萬畝,佔永久基本農田的72.8%。不少“低產田”“細碎田”變成了如今的“噸糧田”“滴灌田”。
財政部還通過糧食風險基金配套、實施產糧大縣獎勵政策等,支持新疆糧食生產和糧油產業發展。
農業農村部表示,近年來大力支持新疆制種和單產能力提升,支持新疆建設了一批以糧油為主導產業的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和農業產業強鎮。組織龍頭企業赴新疆對接,促成多項投資合作意向。下一步將繼續加大支持力度,強龍頭、補鏈條、興業態、樹品牌,加快推動新疆糧油產業高質量發展。
住疆全國政協委員、新疆農業科學院農作物品種資源研究所高級農藝師王威,也持續關注新疆糧食問題。在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上,他圍繞加快頒布實質性派生品種判定標准、加強鹽生植物種質資源利用等方面提出建議。國家有關部門十分重視,表示將從種業創新發展、鹽生植物基因研究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擴大糧食增產空間。
“糧食和食品加工產業集群已被列入自治區‘十大產業集群’,相信在國家及自治區的大力推動下,新疆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將繼續提升,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更大貢獻。”王威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