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報效祖國 建功西部丨做扎根邊疆的白楊

2025年02月20日11:04 | 來源:新疆日報
小字號

2月中旬的新疆且末縣,盡管寒意還未褪盡,干部群眾已忙得熱火朝天:清理疏通灌溉渠道,在大棚裡移栽菜苗……為即將到來的春耕做准備。東北小伙張青波,便是這忙碌大軍中的一員。

張青波是一名留疆西部計劃志願者,現任且末縣阿羌鎮一級科員,雖然來新疆的時間不長,但這些年的經歷,已經讓他和這裡的鄉親們建立起深厚情誼。

到西部去,到基層去,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2021年從北方民族大學畢業后,張青波毅然踏上開往新疆的列車,赴一場青春之約。橫跨4000多公裡,他從家鄉遼寧來到塔克拉瑪干沙漠西北邊緣的圖木舒克市,服務於該市婦女聯合會。

剛走上婦女兒童工作崗位,張青波不知如何干起、該干什麼,單位領導同事手把手教他工作重點,還傳授了“工作秘訣”:保持耐心、細心、熱心、貼心、同理心。

一次,張青波與同事摸排走訪先心病兒童,一個女孩拉著他的手說:“叔叔,我也想和其他孩子一樣在操場上奔跑,和大家一起參加活動。”朴實的話語,打動了在場的每個人。

當天,張青波和同事向兵團婦聯、慈善總會匯報情況。后來,在各級婦聯和慈善組織共同努力下,一部分先心病患兒順利完成手術,那個女孩康復后寫了一封感謝信給張青波。“那一刻,我感到特別開心。時至今日,孩子們的笑臉還常常浮現在眼前。”張青波動情地說。

1年多的志願服務期間,張青波共爭取“小候鳥”圖書角、“兩癌”救助等公益項目13個,籌集180余萬元關愛金。2022年,張青波入選第五屆“閃亮的日子——青春該有的模樣”大學生就業創業人物。

在新疆,張青波找到了自己的價值所在,服務期即將結束時,他作了一個決定:留在新疆繼續奮斗。他鼓勵自己:“向下扎根,才能向上生長,我願做邊疆的一棵白楊。”

2022年12月,張青波通過考試,成為阿羌鎮阿羌村黨建專干,開啟了全新的職業生涯。得知村裡的農牧民夜校缺一名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助教,張青波有普通話水平測試等級証書,請纓接下了這項任務。每次課前,他總是第一個到教室,連接測試教學設備,協助老師上課﹔課后,耐心為村民復習重點,分享參加普通話測試小技巧。

半年多時間,共有近千人次從農牧民夜校學成結業,鄉親們積極的學習態度,讓張青波大為感動:課堂上,每播放一張教學課件,大家就會紛紛舉起手機拍攝上面的內容,一雙雙眼睛充滿求知欲。“有位大姐,每次上課都帶著幾歲的女兒。母女倆一起學習的畫面,真美好!”張青波說。

調到鎮裡工作后,張青波有一半時間仍花在村裡,每周至少要安排3天下村,幫助村干部做好黨建工作,入戶走訪了解民情民意等。來來往往間,張青波成了大家伙的熟人,還與多名村民結成了親戚。

2023年古爾邦節假期,張青波到村裡探望親戚阿大叔。那時,阿大叔因為生病情緒不佳,張青波的到來,讓老人十分高興,一老一小在院子裡拉家常。張青波用手機給老人拍了一張照片,沒想到,后來那張照片成了老人生前最后的留影。今年春節,張青波上門探望阿大叔的子女,大家聊起老人生前的一些事,聊到老人的留影,不禁濕了眼眶。

今年過年,張青波沒有回家,而是留在了單位值班。他的親戚杰力力·圖爾迪知道后,大年初一召集親戚朋友做了一桌菜、包了餃子,請張青波吃團圓飯。那天,一屋子人聚在一起,熱熱鬧鬧聊天、暢談新年願景,濃濃親情、家的溫馨流淌在每個人心間。

張青波說,新疆人的心地是那麼淳朴、善良,為這麼好的人留下來奮斗青春,此生無悔。(王娜)

(責編:陳新輝、楊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