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水庫“大肚量”保障豐收水

2025年02月16日11:02 | 來源:新疆日報
小字號

從新中國成立初期糧食總產量110萬噸,到2024年糧食總產量2330.2萬噸,新疆,人們印象中戈壁荒漠縱橫的干旱區,正在變為“西部糧倉”。

在資源環境約束加劇的環境下,新疆糧食產能大幅提升,棉花產量佔全國九成以上,這一成績背后,是破題水資源保障帶來的堅實支撐。2024年,新疆農業供水566.86億立方米,灌溉面積7.76億畝次,克服了干旱少雨的“先天不足”,為新疆糧食增產增效提供了有力保障。

優化配置 增強水庫調蓄能力

新疆大多數河流是典型的冰川融雪補給性河流,“春旱、夏洪、秋缺、冬枯”特征導致農作物在需水期可能出現“卡脖子旱”問題,水庫在關鍵時期發揮著重要的調蓄作用。

緊鄰塔克拉瑪干沙漠的和田地區,沙漠戈壁佔六成以上,綠洲面積僅佔3.7%,發源於昆侖山北坡的數百條河流,滋養流域內的灌溉農業,而這些河流75%以上的徑流量集中在夏季。以喀拉喀什河上游山口處的烏魯瓦提水庫為例,夏季汛期攔洪削峰減輕下游防洪壓力,通過動態調控蓄水,有效改善喀拉喀什河200萬畝灌區農作物季節性缺水狀況。

2024年,和田地區農業供水保障再上新台階,全年累計供水量44.71億立方米,灌溉面積603.79萬畝,比去年同期增加51.03萬畝次,在確保2023年新增15萬畝土地順利種植的同時,全地區181.91萬畝小麥灌溉次數基本達到5次以上,有效提高了小麥產量。

全方位的水資源優化配置,充分挖掘水資源增供潛力﹔多水庫聯調聯控方案、“一庫一策”水庫蓄水方案,強化流域水庫調蓄蓄水能力。2024年,全疆農業累計供水較上年同期多供2.34億立方米、多灌520萬畝次。

排沙清淤 老水庫煥發新光彩

水庫有生命周期,並非建成后就一勞永逸,新疆多數河流泥沙含量大,易造成沉澱淤積,水庫運行管理是一項久久為功的工程。

新疆最大人工攔河水庫克孜爾水庫,是渭干河流域唯一的控制性骨干工程,1991年建成,水庫總庫容達7.25億立方米,匯聚上游5條河流水量,承擔著下游庫車市、沙雅縣、新和縣一市兩縣灌區的灌溉和防洪重任。但經過30余年的運行,克孜爾水庫泥沙淤積量已達3.62億立方米,嚴重影響水庫防洪安全和調蓄功能。

2024年,自治區水利廳綜合分析泥沙性河流特征,試點開展克孜爾水庫、蘇巴什水庫等6座水庫排沙清淤工作。克孜爾水庫在2023年首次清淤成功排沙2800萬立方米的基礎上,繼續利用降低水位、機械輔助開辟排沙通道等方式,於去年7月、8月分兩輪開展沖沙作業,再度排沙3000萬立方米,有效庫容“肚量”不斷增大。

“水力沖沙+絞吸式挖泥船擾動+機械清淤+資源化利用”等單一或多種組合模式,在新疆不同水庫輪番上陣。2024年,新疆試點水庫排沙清淤工作順利開展,累計排沙9725萬立方米,恢復有效庫容8008萬立方米,水庫調蓄能力大幅提升。

補齊短板 水利工程建設提速

水利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性支撐和重要帶動力量。近年來,新疆搶抓“兩重”“兩新”政策機遇,前瞻性謀劃實施一批戰略性水利工程,加快補齊工程短板,優化水利基礎設施布局。

2024年末,世界最高混凝土面板砂礫石壩——新疆大石峽水利樞紐工程大壩填筑封頂。作為阿克蘇河一級支流庫瑪拉克河上唯一的控制性“龍頭”水庫,這座總庫容11.74億立方米的大國重器正提速建設,計劃今年下閘蓄水。

去年,新疆緊盯節水蓄水調水基礎設施建設,完成水利固定資產投資355.31億元,加快推進新疆水網建設。15個國家“172”項目、4個國家“150”項目全部開工﹔金溝河紅山水庫、烏斯通溝水庫等12座水庫下閘蓄水,新增庫容4.1億立方米。

今年新疆計劃完成全年385億元、473項水利建設投資任務。在增量擴能方面,持續推進大石峽、玉龍喀什、庫爾干等重大蓄水工程建設,盡快實現主要河流都有一個控制性水庫的目標,加快5座中型水庫和13座小型水源工程開工建設﹔在存量挖潛方面,探索建立“機械挖、水庫沖、灌區接、農田用”清淤聯動機制,持續開展水庫排沙清淤工作,力爭年內水庫清淤量突破1億立方米、多灌100萬畝次以上。(康顥嚴)

(責編:李龍、楊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