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野春潮涌 萬象“耕”新時——兵團全力做好春耕備耕工作見聞

2月10日,阿拉爾市豐沃農林科技有限公司加厚地膜生產車間內,工人們正在作業。該公司是一師七團招商引資企業,投資4000萬元計劃建設24條全自動地膜生產線,自今年1月開工以來,已生產各類地膜1000噸。 兵團日報常駐記者 張濤 通訊員 田艷玲攝
2月14日,十師一八三團四連職工在大棚裡管護種苗。目前,一八三團已培育黃瓜、西紅柿、辣椒等各類春茬蔬菜苗120萬株,預計產出春茬蔬菜1300余噸,在豐富當地菜籃子的同時,將有力帶動職工群眾增收致富。 兵團日報常駐記者李正虎攝
春回大地,萬象“耕”新。育春苗、備農資、送技術……立春過后,兵團各墾區田間地頭一派人勤春早的農忙景象,一幅生機勃勃的春耕圖正鋪展開來。
一年之計在於春,一年好景在春耕。兵團各師市多措並舉推進春季田管和春耕備耕工作,著力打好全年農業生產“第一仗”,確保糧食安全“開門穩”。
盯墒情管春苗——春耕“加速”
在三師四十四團十一連蔬菜育苗基地裡,辣椒育苗工作正熱火朝天地進行。
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該蔬菜育苗基地購置了全自動育苗覆土點種機,可以實現自動點種、覆土。據測算,機器高效運轉時,單穴盤播種時間不超過30秒,與傳統的人工育苗方式相比,工作效率大幅提升。
“過去育苗憑經驗,現在靠機器!”蔬菜育苗基地負責人魏仕榮向記者介紹道,“以前我們人工刮盤播種,6個人每天隻能播種5000盤,今年我們購置了6台育苗覆土點種機,每天能播種1萬盤左右,點種精確率超過95%,節省了大量的人工定苗費用。”
據介紹,四十四團十一連蔬菜育苗基地78座育苗大棚預計培育辣椒苗39萬盤,單棚育苗純利潤可達2萬元,大棚騰空后還可以錯峰種植西紅柿等蔬菜,實現一棚多收。
今年,三師圖木舒克市依托區位、資源和生態優勢,因地制宜發展辣椒產業,採用“訂單+合作社+種植戶”的模式種植辣椒3.6萬余畝,構建了集育苗、種植、採收、加工、銷售於一體的完整辣椒產業鏈,大力推動辣椒產業特色化、規模化發展,助力農業增效、職工增收。
隨著氣溫逐漸回暖,十四師二二四團搶抓農時,全面開展13萬畝紅棗樹整形修剪工作,高標准加強林果綜合管護,為林果業提質增效打下良好基礎。
“今年天氣一轉暖,就有連隊‘兩委’成員來到果園指導我們開展棗樹疏密提干和修剪枝條,得益於越來越科學和精細的管護,棗園的優果率越來越高!”二二四團八連職工單東艷笑著說。
備農資供春需——備耕“有底氣”
2月13日,記者走進新疆天業節水灌溉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看到全自動智能化薄膜生產線滿負荷運轉,一卷卷嶄新的農用地膜產品源源不斷地下線。生產線旁,工人們有條不紊地進行卸卷、稱重、打包,現場一派繁忙景象。
“我們利用冬閑季節與種植戶簽訂訂單,並提前開工生產儲備產品,全力保障農業生產所需節水管材、滴灌帶、地膜等農資供應。”天業節水公司總經理楊萬森介紹,公司持續加強全流程管控,日生產各類農用塑料制品超過100噸,目前已完成大田農用管材、滴灌帶、加厚地膜以及全生物降解地膜訂單總量的85%以上,預計3月中旬即可完成全部訂單。
2月9日,四師六十四團五連職工李圖華在家裡擦拭新購買的玉米收割機。去年,受惠於兵團實施的農機報廢更新補貼政策,他購買新農機節約了一大筆錢。
“新農機田間作業軌跡偏差更小,作業效率更高,開得比小轎車還得勁嘞!”李圖華高興地對記者說。
“為進一步推進農業機械化轉型升級和農業綠色發展,我們持續加大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的宣傳力度,積極推進農機報廢更新補貼工作,激發了職工群眾購置新農機、增添新裝備的積極性。”六十四團農業林業草原和生態保護中心主任李連杰介紹,目前團場各類農機具有2900余台(套),今年1月以來已有60%的農機具完成了檢修。
2月11日,在六師奇台農場新疆金色盛源種業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各條生產線高速運轉,一粒粒飽滿的春小麥種子從自動化生產設備中流出,再由工作人員進行定量包裝。
“今年我們引進了先進的種子加工設備,可以有效剔除草籽和顏色不一致的種子,提高了種子純度和質量。”該公司總經理謝建仁說,目前,公司每天可以加工種子100噸,預計3月中旬就能完成春小麥種子生產任務。
送服務到田間——農技“護航”
2月6日,在二師二十一團十一連農機專業合作社農機具停放場裡,農機技術員正指導農機戶對“冬眠”數月的農機具進行組裝、檢修、調試和保養。
春節假期剛過,二十一團農業林業草原和生態保護中心便組織農機技術員深入各連隊開展跟蹤指導培訓,為安全開展春耕生產提供保障。
十一連農機大戶舒光東說:“在農機技術員的指導下,我們對農機具重要部位進行了保養,調試機械狀態、排查潛在隱患、更換易損零件,確保春耕生產機械能拉得出、用得上,安全健康‘上崗’。”
2月8日,八師一四四團二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會議室裡人潮涌動,高級植保員培訓班的學員們在認真聆聽農業技術人員講課。圍繞補齊農業技能短板,該團採取“田間+課堂”“理論+實訓”“線下+線上”“導師帶徒”等形式,舉辦高級植保員、高級農藝工、高級農業技術員等實用技術培訓班,通過全方面、多層次的培訓,讓職工群眾聽得懂、記得下、學得會、用得上、見實效。
“農業生產過程中如何更好進行機械化作業”“北斗導航系統應用范圍”……2月10日,九師白楊市農業農村局在一六七團舉辦農業機械化操作規程培訓班,來自各團場、連隊農機合作社負責人、農機大戶等90余人參加培訓。
“近期,我們持續開展常態化培訓,進一步提升團場農業機械化水平及農機作業質效,確保人員、機具以最好的狀態投入春耕生產。”一六七團農業林業草原和生態環保中心工作人員何獻利表示。( 鄭婭莉 常丫丫 紀曉貞 李芸 馬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