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團推動377個醫學檢查檢驗項目結果互認

“在這家醫院就診,醫生告訴我說之前在其他醫院的檢查檢驗報告都管用,不需要重復檢查,真是省去了不少麻煩。”2月8日,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新疆兵團阿拉爾醫院(簡稱“浙大邵逸夫阿拉爾醫院”)骨科就診后,和田市市民王凱高興地告訴記者。
醫療機構檢查檢驗結果互認的“小方便”,關系職工群眾就醫體驗的大提升。2024年,兵團衛生健康委出台醫學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工作實施方案,明確互認機構范圍、診療項目、技術標准等內容,推動醫療機構之間實現檢查檢驗結果互認,以有效減輕職工群眾就醫負擔,提升職工群眾的就醫體驗感和滿意度。截至目前,兵團轄區已實現醫學檢查檢驗結果互認項目377個,其中,檢驗項目40個、影像項目297個、超聲項目40個,累計互認4.96萬人次,為患者節省醫療費用338余萬元。
浙大邵逸夫阿拉爾醫院醫務科主任郭曉峰表示:“執行檢查檢驗結果互認機制后,患者來我們醫院就診時,攜帶任何一家納入這一機制的醫療機構的檢查檢驗結果,隻要符合規定時限,就不再需要重復檢查,特別是需要預約或者等待時間較長的大生化、CT、磁共振等檢查項目結果互認后,大大便利了患者。”
據了解,兵團14個師市目前與所在地州市均簽署了醫療機構間醫學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協議,全面建立了兵地檢查檢驗結果互認機制﹔與陝西、甘肅、青海、寧夏、山西、內蒙古等省區溝通協調后,也簽署檢驗結果互認工作協議。
“醫學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對我們醫療系統來說,有利於節約醫療資源,讓醫生把更多時間和精力放在診斷和治療上,進一步提高診療效率。”兵團衛生健康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將進一步加快推進信息共享工作,逐步實現檢查檢驗結果跨機構調閱,提高互認便利性﹔加強師市醫共體臨床檢驗、放射影像等相關專業質控中心建設,提升醫療機構檢查檢驗規范化水平,逐步實現基層檢查上級診斷的互認模式。(鄭婭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