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秩弦歌映初心 征程萬裡續華章——2024年兵團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綜述

2024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也是兵團成立70周年。
“中央相信,具有光榮傳統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一定能夠賡續紅色血脈,牢記使命、不負重托,把兵團建設得更強大更繁榮……”在慶祝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成立70周年大會上,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向兵團發來賀信,向兵團各族干部職工群眾表示熱烈祝賀。
牢記黨中央殷殷囑托,這一年,兵團兒女高舉旗幟、勇毅前行,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兵團實踐邁出堅實步伐。
邊疆烽燧燃壯志,思潮澎湃凝共識。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兵團實踐,需要強大的物質力量,也需要強大的精神力量。
這一年,繁花似錦、氣象萬千——一方方舞台上、一段段影像裡,慶祝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成立70周年文藝晚會的動人旋律、剛勁舞姿,喚起觀眾對兵團艱難與輝煌發展歷程的真切記憶﹔
這一年,同力協契、濃墨重彩——中央、援疆省市、兵地等各方媒體線上線下跨域聯動、融媒聚焦,連推鎮版刷屏之作,全景式呈現兵團成立70年來改革發展穩定等各項事業取得的顯著成效﹔
這一年,文脈賡續、薪火相傳——一場場詩詞歌頌、一次次文旅活動,昂揚向上、凝心聚力,激勵兵團兒女團結奮斗、攻堅克難,奮力開創各項事業發展新局面。
回望來時路,郁郁芳華﹔昂首新征程,大道霞光。
兵團宣傳思想文化的絢麗畫卷,在歷史的軌跡中鋪陳,在未來的期冀中拓展。翻開這一畫卷,兵團理論武裝深入人心,文化“兩創”起勢成勢,主流輿論鞏固壯大,文明水平不斷提升,文化事業活力迸發……為忠實履行新時代職責使命提振干事信心、凝聚精神力量、增添動能活力。
強化思想理論武裝 凝聚團結奮進力量
2024年7月15日,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重點研究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重大課題,也為做好新時代新征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和科學行動指南。
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全方位、系統性宣傳闡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2024年以來,兵團上下學思踐悟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不斷增強砥礪前行的信心,激發干事創業的熱情。
聚焦主題,理論學習走深走實——
兵團黨委把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為黨委常委會會議、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的“第一議題”,切實發揮理論學習中心組示范帶動作用,引領各級黨委(黨組)進一步完善學習制度,常態化開展理論學習,打牢理論基礎、鑄牢思想之魂,以統一的思想、堅定的意志踏上新征程、創造新偉業。
持續深入學習黨的創新理論,既要靠專題學、研討學、集中學,也要自主學、廣泛學。
堅持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兵團廣大黨員干部學好用好《求是》《紅旗文稿》《黨建》《學習活頁文選》等理論刊物,從中找方法、找對策、找思路,用鮮活的實踐經驗推動各項工作任務有力有效落實。
春風化雨,理論宣傳產生共鳴——
把鮮活的思想講鮮活,把徹底的理論講徹底。
盛夏時節,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兵團宣講團宣講報告會在各師市舉行。
一時間,兵團上下迅速掀起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熱潮,一場場理論學習在各墾區迅速展開,一輪輪分享交流活動將學習氣氛推向高潮。
將黨的聲音傳到千家萬戶,兵團及各師市宣講團行動起來,開展基層理論宣講6000余場,覆蓋職工群眾120余萬人次,為兵團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凝聚起強大的精神力量。
推動黨的創新理論來到職工群眾身邊、走進職工群眾心間,兵團宣傳思想文化戰線廣泛運用多種宣講形式,把“基本原理”變成“生動道理”,持續興起“大學習”的熱潮。
由中宣部宣教局、光明日報社共同舉辦的“核心價值觀”百場講壇走進團場連隊,讓職工群眾切身感受兵團精神的豐富內涵﹔
兵團各高校組建社會實踐團,一支支朝氣蓬勃的青年隊伍走進田間地頭、工廠車間,宣講理論、切磋技術,用實際行動傳播黨的聲音……
波瀾壯闊的時代奔流,在兵團各墾區激蕩起昂揚潮音。
“要為兵團農業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多貢獻!”中國工程院院士、石河子大學機械電氣工程學院研究員陳學庚說。
“一定不辜負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把日子過得更好。”八師一四三團九連職工倪澤寒說。
深耕兵團,理論研究闡釋取得積極成果——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守正創新,聚焦學習宣傳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著力深化體系化、學理化研究闡釋,著力增強學習宣傳的針對性、實效性,推動黨的創新理論更加深入人心。”
始終將“發展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的示范區”這一使命任務牢記在心、實踐在行。舉辦慶祝兵團成立70周年理論研討會,圍繞兵團成立70年來作出的歷史貢獻、取得的重大成就等進行深入研討﹔先后成立兵團精神研究會、文化潤疆研究中心,系統深入開展理論闡釋﹔2024年度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項目“習近平文化思想在兵團的生動實踐探究”成功立項,有效推動習近平文化思想在兵團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思想在學習中升華,力量在團結中匯聚。一次次學習研討,一場場宣講報告,一篇篇理論文章,讓干事創業的精氣神全面提振。
壯大主流思想輿論 廣泛凝聚社會共識
“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兵團干部職工忠實履行維穩戍邊職責使命,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不斷取得新成就、展現新風貌。”
“回首過往,祖國和人民不會忘記,一代代兵團人艱苦奮斗、開拓進取、默默無聞戍邊疆所書寫的輝煌屯墾功績。”
“一代代兵團人,就像一株株胡楊,勁挺在祖國的邊境線上。”
……
厚重的歷史,奮進的兵團。2024年,關於兵團的文字、音樂、影像,高頻次出現在人們關注的報紙、電視、手機屏幕之上。
隻有站位主流、擔當正面,才能奏響時代的最強音。一年來,兵團持續壯大主流輿論,聚人心、展形象,借慶祝兵團成立70周年之勢,既把兵團70年的發展故事娓娓道來,也將新時代兵團高質量發展的生動故事高聲傳頌,更加主動地服務大局,將多彩、溫暖、奮進的兵團,立體化呈現在世人面前。
昂揚主旋律貫穿始終——
擂響拼搏奮進的隆隆征鼓。
在兵團成立70周年這一年,展現可敬、可愛、自信的兵團形象,是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職責使命。
一年來,帶著中宣部的關懷與指導,在各省區市相關部門和兵地媒體的支持和參與下,一篇篇“滾燙”的新聞報道,一個個充滿正能量的欄目,向世人展示著兵團爬坡過坎、向上向新的奮進之姿。
《人民日報》、新華社、《光明日報》和《經濟日報》等中央主流媒體撰寫重要文章、拿出重要版面報道兵團,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新聞聯播》《焦點訪談》多次長時段宣介兵團……兵團前所未有地佔據了中央媒體的頭版首屏、黃金時段。特別是系列慶祝活動和中央賀信的報道,全國500余家媒體均在頭版重要位置予以轉刊,共同展示慶祝兵團成立70周年的盛況。
在“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主題宣傳之“天山南北唱新歌”集中採訪活動、“繁榮兵團·新時代新征程”主題採訪活動中,來自中央、自治區、援疆省市媒體的數百名記者奔走在天山南北,深入兵團基層一線抓“活魚”、採“鮮菜”,推出一大批專題報道、短視頻等新聞產品,生動呈現兵團成立70年來高質量發展的新氣象。全網相關主題報道刊播轉載3.5萬篇次,瀏覽量超過3億人次。
一年來,兵團主流媒體、各師市融媒體中心積極推動主力軍全面挺進主戰場,精彩報道濃墨重彩,融媒產品爆款連連,主流媒體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和公信力得到全面提升。
持續做好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全國“兩會”等重大會議精神宣傳,讓黨的聲音深入人心﹔圍繞兵團黨委八屆七次、八次全會等重要會議,主題宣傳出新出彩﹔“兵團驕傲”“70秒·瞰兵團”“風展紅旗如畫”等原創主題宣傳品牌持續擦亮……
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在哪兒,宣傳思想工作的重點就在哪兒。
2024年,兵團宣傳思想文化戰線牢牢把握網絡輿論的主動權,推動媒體融合發展走向縱深。短視頻《人民幣“女拖拉機手”原型之金茂芳回應全國人大代表沈燕芬:“新農人”加油!》全網傳播量突破1億次﹔融媒體說唱MV《2024特別版〈小白楊〉》以新穎的融媒體報道形式實現流量“爆表”﹔“幸福甜蜜石榴籽”系列短視頻將職工群眾的心緊緊相連﹔“兵團榮光”系列長圖創新報道發展成就……兵團在全媒體時代持續“上分”。
開放的窗口精彩紛呈——
2024年,兵團宣傳思想文化戰線制作了一批高質量對外宣傳產品。以兵團現代農業、綠色發展等為主題,打造系列短視頻品牌《兵團“豐”採》《多彩兵團》等﹔聯合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攝制紀錄片《屯墾在天山》﹔抓住第八屆中國—亞歐博覽會契機,擴大“朋友圈”,向國際社會展示兵團經濟社會發展活力﹔高質量做好權威信息發布,組織召開兵團農業、商務、文旅發展等系列新聞發布會……
山海不為遠,攜手向未來。2024年的兵團對外宣傳有聲有勢,形象自信展示,影響力不斷提升,走向世界、讓世界了解兵團的窗口越開越大。
春風化雨潤萬物,丹心妙筆著華章。一篇篇稿件、一段段影像、一次次活動,全面展示著新時代兵團,發展的力量不斷凝聚,追夢的激情正在迸發。
大力弘揚時代新風 共創共享美好生活
這一年,魏德友、馬軍武等100名兵團各個歷史時期的典型人物故事傳遍天南海北,系列視頻在4000多組列車、25萬台車載液晶電視、1000多個客運火車站、1萬多塊大屏上滾動播放,26部“兵團英雄榜”短視頻刷爆朋友圈,總瀏覽量超億次﹔
以全國道德模范、全國民族團結模范姜萬富的動人事跡為原型的電影《父親在遠方》在各大影院上映,收獲社會各界的無數好評……
聚焦立精神支柱、樹價值標杆、育時代新人,兵團持續提升公民道德水平和社會文明程度,激勵廣大干部職工群眾士氣鼓舞起來、精神振奮起來,朝著新時代新征程團結一心向前進。
匯聚向上向善強大力量——
扎根祖國西北邊陲的馬殿英、堅守牧區37年守護職工群眾健康的李琳、榮獲全國道德模范榮譽稱號的張忠敏……兵團涌現出4位“中國好人”、5位全國道德模范候選人、1位誠信之星,全年發布“兵團好人”36人(組),崇德向善的熱潮扑面而來,凡人微光點亮兵團精神坐標,綻放出新的時代光彩。
先進典型是有形的正能量,也是鮮活的價值觀,在青少年心中種下了一顆顆信仰的種子。
“戈壁母親金茂芳,是兵團第一代女拖拉機手……”作為新疆兵團軍墾博物館的一名“小小解說員”,新時代好少年、石河子第三小學學生妙雨馨的生動講解,給游客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深入推進青少年“筑基”工程,把立德樹人作為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的根本任務,兵團積極開展清明祭英烈、“國旗下成長”青少年升國旗暨愛國宣講等活動﹔“祖國情·中華行”活動讓兵團青少年走進北京、山東等地,經歷了一次難忘的學習之旅﹔81家博物館、紀念館、團史館積極對外開放,一系列紅色研學實踐活動創新開展,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情感在青少年心底扎根發芽。
紅色資源煥發出勃勃生機——
賡續紅色文化、傳承文明薪火,宣傳思想文化戰線使命如磐、重任在肩。
在歲月洗禮下,位於三師圖木舒克市城北的唐王城遺址顯得古朴而寧靜,但深埋於地下的歷史印記卻熠熠生輝。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南疆基地在三師圖木舒克市揭牌成立后,唐王城遺址考古發掘(第二期)工作順利進行,唐王城遺址考古研究和唐王城歷史文化研究利用邁入新的歷史階段。
加強文物保護和展示利用,新疆兵團軍墾博物館“‘花兒為什麼這樣紅——20世紀50年代初進疆女兵風採’文物圖片展”、三五九旅屯墾紀念館“軍墾名城 塔河明珠”展入選國家巡展項目,革命文物十八團大渠入選國家“共和國印記”見証物,陳列在各類展廳裡的文物鮮活起來,兵團文化底蘊更顯厚重。
在一師阿拉爾市中軸線上,三五九旅屯墾紀念館傲然屹立。作為全國紅色研學基地,三五九旅屯墾紀念館開設小兵專屬課堂,打造集VR、AI互動體驗為一體的教學研空間,一場場專屬思政課讓紅色文化可感可及。
新疆兵團軍墾博物館、二師渤海教導旅紀念館……兵團著力做好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管理和使用工作,廣泛運用數字孿生、三維虛擬感知交互、VR等新技術,使一批博物館、紀念館、陳列館展陳水平得到不斷提升,成為人們旅游打卡的熱門景點。
豐富活動建強實踐陣地——
兵團積極打造各級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音樂室、舞蹈室裡載歌載舞,書法室、剪紙室文化氛圍濃厚,“村晚”精彩紛呈,技能大比拼、家風評比活動持續開展……
圍繞建強文化陣地,兵團重點推進圖書館、文化館總(分)館和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不斷向基層延伸,支持223個師市和團場文化場館以及120個連隊文化站面向兵地職工群眾免費開放,兵團廣大職工群眾學技能、唱新歌、強素質,精神文化生活極大豐富,精神文明素養不斷提升。
新時代的兵團,凡人善舉、平民英雄頻頻涌現,向上向善的正能量在各墾區不斷匯聚、釋放,激勵著廣大職工群眾爭做文明風尚的培育者、美好生活的創造者。
堅定文化自信自強 勇擔新的文化使命
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
回眸2024年,兵團扎實推動文化繁榮發展,更好滿足職工群眾精神文化需求,文旅活動有聲有色、文藝精品競相涌現、文化惠民多姿多彩,一幅幅激揚文化自信的壯麗畫卷,在新時代徐徐展開。
兵團成立70周年慶祝活動有聲有色——
七十載春秋,兵團人開發建設邊疆,書寫壯麗詩篇﹔七十年奮斗,兵團人守護神聖國土,履行光榮使命。
2024年10月6日晚,烏魯木齊文化中心大劇院燈火輝煌,慶祝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成立70周年文藝晚會《光榮使命》傾情上演。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中央代表團團長何立峰與各族各界群眾一起觀看演出,並頻頻報以熱烈的鼓掌。場外同步播放的短視頻成為“爆款”,在朋友圈裡廣泛“刷屏”。
過去一年裡,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5周年、兵團成立70周年,一場場精彩紛呈的演出、展覽、主題創作等系列文化活動火熱開展,主題宣傳片、活動標志、宣傳海報、標語等“破圈傳播”,兵地各族群眾共慶兵團節日、共享兵團榮光。
“繁花競放”“向祖國匯報”慶祝新中國成立75周年兵團曲藝專場演出在北京舉辦,光影變幻間,兵團成立70年來的鏗鏘歲月接連上演﹔
音樂MV《邊疆》《天山醉明月》和詩歌MV《西去列車的窗口》面向全國發布,音符跳動間,流露出兵團精神的時代內涵﹔
“兵團偉業 時代華章”慶祝兵團成立70周年大型美術主題創作作品展展出,筆墨變換間,新時代兵團發展新成就競相呈現。
文藝精品創作百花齊放——
過去一年裡,廣大文藝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聚焦兵團歷史和現實、講述兵團故事,創作出長篇小說《阿娜河畔》《邊魂》、報告文學《此處有青山》《大漠學府》等一批精品力作﹔
紀錄片《兵團故事》《青春兵團》、電影《守護者》在央視播出,兵團70年來的發展變遷,通過鏡頭展現在全國觀眾面前﹔
2024年春節聯歡晚會新疆喀什分會場驚艷亮相,兵團文藝工作者參演的舞曲《舞樂新疆》、雜技《青春舞曲》、聯排戲曲《梨園頌》高頻出鏡、亮點紛呈﹔
《為了大地的豐收》《活界碑》等劇目,把宏大主題轉化為一場場內涵豐富的敘事,以事敘情讓職工群眾從小故事裡感受大時代﹔
“新歌唱兵團”原創音樂專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七十年紀事”主題文學叢書、“兵團偉業”連環畫叢書等一批展現兵團精神、反映時代氣象的文藝作品,引發社會各界熱烈反響,實現廣泛傳播。
從春天啟航,在四季放歌,兵團文化事業百花爭艷。
文化惠民扮靚多彩生活——
2024年,國內各大劇院、兵團各級各類文藝團體持續推進文化惠民活動向基層延伸覆蓋,將高品質的文藝演出和文藝精品送到田間地頭、送到兵地職工群眾身邊。
中國交響樂團、中國歌劇舞劇院、中國兒童藝術劇院、文化和旅游部老藝術家志願服務隊用高水平演出潤澤兵團兒女心田,將藝術大餐送到職工群眾家門口﹔
農業農村部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火熱開展,將黨的聲音傳到鄉村院落、科普知識送到田間地頭﹔
兵團1200余場文藝演出在偏遠團場、基層一線輪番開演,文化活動浸潤田間地頭、車間學校、社區庭院……
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
中國新疆民間藝術季、“書法進校園入萬家”等一批文化潤疆重點項目有效實施,職工群眾在參與文化活動中厚植文化自信,不斷激發文化創新創造活力。
回首2024年,我們腳踏實地、進取拼搏、豪情滿懷﹔展望2025年,我們篤行實干、善作善成、信心百倍。
凱歌而行,不以山海為遠﹔乘勢而上,不以日月為限。新征程上,兵團宣傳思想文化戰線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以守正創新的正氣和銳氣更好肩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堅定不移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不斷開創新局面、創造新業績,在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和建設美麗新疆、實現新疆工作總目標中發揮更大作用,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兵團篇章提供堅強思想保証、強大精神動力、有利文化條件。(王素凡 徐敏 姜蒙)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