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裕民縣:“共享兒女”讓社區老人不孤單

“閨女來啦!這幾天正盼著你呢。”2月5日18時許,家住新疆裕民縣哈拉布拉鎮加依勒瑪街社區山花小區的徐永靈,看到仝月霞進門,臉上立刻笑開了花,熱情地招呼著。
仝月霞趕忙握住老人的手,笑著回應:“我這不是惦記著您嘛,今天來陪您嘮嘮嗑!”這一來一往的對話,溫馨又自然,不知情的人,還以為這是一對母女呢。
仝月霞是加依勒瑪街社區工作人員,徐永靈老人是她負責照顧的對象。在這個社區,像這樣特殊的“親情”故事,每天都在上演。
加依勒瑪街社區居住著2700余戶居民,有13名特殊老人更需要格外的關懷。為了讓這些老人安享晚年,社區黨總支組織社區干部等,推出了“共享兒女”服務。20名志願者組成結對幫扶服務隊,與老人們形成“多對一”幫扶模式,從醫療到生活,再到情感,全方位解決老人們的難題。
徐永靈今年75歲,身子骨還算硬朗,可子女都在外地定居,一個人的日子難免孤單。“一個人在家,心裡空落落的,有時候想找個人說說話都難。”徐永靈回憶起以前的生活,眼神裡閃過一絲落寞。社區了解情況后,安排仝月霞照顧老人。起初,徐永靈心裡有些抵觸,覺得這些社區干部可能只是走走過場。
仝月霞隔三差五就往老人家裡跑。有一次,老人生病了,沒力氣做早餐。仝月霞知道后,一大早冒著寒風,給老人送去熱氣騰騰的包子和奶茶。“當時看到她送來吃的,我心裡別提多感動了,那一刻,我就覺得她真的把我當親人了。”徐永靈眼眶微微泛紅,滿是感激地說。從那以后,徐永靈就把仝月霞當成了親閨女,有什麼心事都願意和她分享。
社區裡像徐永靈這樣被溫暖著的老人還有很多。61歲的禾生木·奧什,獨居且常年被腰椎病困擾,行動十分不便。“共享兒女”們就經常幫他買菜、換煤氣。“這些娃娃對我特別好,天天想著給我買什麼菜,讓我能吃上熱乎飯,我打心眼裡感激她們。”禾生木豎起大拇指,不停地夸贊。
今年春節,社區干部們依然為老人們忙碌著。在山水華庭小區,“共享兒女”們忙著給居民送春聯、送祝福。
“春節到了,大家都要過節,我就自己去醫院復查,沒想到那天我剛准備出門,孩子們就來了。”社區居民孟紅軍說,孩子們一邊貼春聯,一邊叮囑他穿好外套,還把他送到了醫院,“這些孩子啊,太貼心了,我有啥事兒,一個電話他們就到,比親人還周到!”
還有住在平房的賈發洲,冬天屋裡保暖不好,用煤炭取暖又存在安全隱患。仝月霞得知后,將情況反映給社區,社區干部們積極幫老人申請新的樓房公租房。申請通過那天,“共享兒女”們忙前忙后,幫老人搬新家。“這房子又暖和又寬敞,社區的孩子們為我操了太多心,我這心裡啊,全是感激!”賈發洲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在社區工作的15年裡,仝月霞養成了寫日記的習慣。她把老人們的需求,從幫忙買菜、買藥,到換水龍頭這些瑣碎小事,都詳細地記在本子上。“這些都是老人們實實在在的需求,記下來,我心裡才踏實。”仝月霞認真地說。
“我們的服務有很多模式,一對一、一對多、多對一,就是希望每一個老人都能得到全身心的照顧,讓老人們不再孤單。”裕民縣哈拉布拉鎮加依勒瑪街社區黨總支書記、主任阿迪拉·買買提阿洪說。(熱依達)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