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國行丨新疆美術館:年畫展裡喜慶感滿滿
舞龍舞獅的熱鬧鄉村文化廣場、豐收季節葡萄架下歡快的麥西熱甫、總台春晚中的喀什熱舞、映紅了姑娘臉龐的大紅石榴……接地氣的百姓生活場景、高飽和度的色彩、粗獷中透著細膩情感的線條。春節期間,新疆美術館推出《“迎新春·展鄉情”——2025年畫、農民畫優秀作品展》,傳遞著滿滿的節日儀式感。
展覽展出的100余幅作品,主要是新疆作者創作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年畫農民畫作品,還有部分天津楊柳青、蘇州桃花塢、山東臨朐、四川綿竹的優秀年畫作品,以及來自農民畫鄉的優秀作品,這些作品形象生動地展示了中華民俗的精華。
年畫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以形象化的表達、貼近生活的內容被稱為“中國民間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漫步展廳,年畫作者筆下生花,每一幅畫作都像是在講故事,畫裡畫外展現的都是各族人民幸福生活和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
這些作品在取材、構圖和手法上大膽新穎、各具風格,在來自哈密市伊州區的司坎旦爾·阿不裡米提的作品《春蠶》中,大媽坐在寬敞、舒適的農家小院看著春蠶,那種都快飄出畫面的喜悅,很有一種寫實主義的感覺﹔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蘇布哈提·蘇丹帶來的《豐收》則有種抽象派繪畫的味道,通過幾何變形展現豐收場景。
“新疆年畫不僅體現了中國民間藝術的傳承,也融入了新疆的文化底蘊和風土人情,形成了具有鮮明特點的藝術形式。”新疆文化館美術攝影部主任馬琳說。
近年來,新疆連續舉辦新疆年畫農民畫展、藝術骨干培訓班等,讓年畫農民畫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活力,吸引更多人來欣賞年畫、喜愛農民畫,讓民間藝術走進千家萬戶。
喀什地區麥蓋提縣的米那瓦爾·木台力甫的《豐收麥西熱甫》也入選了這次作品展,“畫這幅畫,隻想表達自己對現在的生活非常滿意的心情。”
新疆大學附屬中學的納伊力江·艾尼在展廳看了很久,“因為功課緊張,平時去鄉村的機會不多,在展廳看了一圈,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現在鄉村和城裡的生活一樣好。”67歲的烏魯木齊市民王紅霞說:“這個展覽年味很濃,喜慶感、幸福感滿滿。”(瑪依古麗·艾依提哈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