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烏魯木齊:這群科技“菜農”有狠活

2025年02月04日11:00 | 來源:新疆日報
小字號

 春節前,宋羽和幾位同事驅車來到烏魯木齊南郊的水西溝鎮。下車后,宋羽徑直走進新疆蔬菜產業技術體系番茄越冬試驗溫室,操作卷帘機升起篷布,放進陽光,叫醒了“睡懶覺”的番茄。

宋羽是新疆蔬菜產業技術體系副首席專家,對溫室種菜已駕輕就熟。但最近他有些忐忑,越冬茬番茄即將迎來首次豐收,他恨不得住在試驗溫室裡,時刻盯著這些寶貝。

試驗溫室裡種植的是有名的普羅旺斯番茄,小部分已經成熟,吃起來酸甜可口,皮薄汁多。

“前年第一次試種時,番茄得了病害,產量不理想。”宋羽說,去年種植前,體系內專家認真總結經驗,優化了技術方案,目前番茄越冬順利,預計畝產可達10噸。

越臨近收獲,越不能大意。宋羽到試驗溫室后逐行檢查番茄。不經意間,一株番茄果蒂部位一片不起眼的灰色“絨毛”引起了他的注意。

“這是灰霉,試驗溫室夜間溫度可能有點低了。”很快,宋羽作出了診斷,隨即拿過一個塑料袋套在病枝上,將其剪斷后扎嚴袋口,防止病菌擴散,傳染給健康的番茄。

這時,宋羽的同行自治區農業科學院農機所正高級工程師鄒平走到空調系統前,對數據進行了調整。“有了這個空調,溫室溫度可控,還節能。”鄒平說。

印象中,冬季溫室主要靠“捂”,厚重的棉被鋪在棚膜上,棚內悶熱潮濕,經常不是溫度太高就是濕度太大。然而這座試驗溫室裡,空氣清爽,溫度適宜,如果不穿外套,會感到一絲涼意。

“不用擔心,番茄不會受凍。”鄒平介紹,試驗溫室內安裝的空調系統,可以將白天空氣中的熱量通過氣體交換儲存在地下管道中,晚上再放出來用於保暖。在積溫條件更好的南疆冬季種植番茄時,使用這套設備幾乎不用額外取暖,可顯著降低能耗。

普通番茄溫室越冬需要環境氣溫不低於12攝氏度,但在這個試驗溫室,8攝氏度就可以。這是為什麼?原來溫室裡種植的每一株番茄都嫁接在托魯巴姆上。托魯巴姆是一種野生茄子類砧木,借助其強大的根系,番茄能在低溫環境下吸收足夠的水分和養分,增加耐寒能力,實現順利越冬。

“節能,高產,種植一茬番茄的純收入能有3萬元以上了,太棒了!”在一旁學習的村民郝保健伸出了大拇指。

■記者感言

科技“菜農”越多越好

科研人員放下身段,甘當科技“菜農”,深入一線攻克農業生產“卡脖子”難題,帶來的變化令人驚喜。

當前,新疆農業技術產業體系已完成布局,多學科協同促進的科研優勢顯現,未來會有更多農業領域甚至是非農業領域的專家加入研究團隊。

在感嘆科研人員創造的“不可思議”之余,希望能更注重技術的推廣擴散,培養更多的“土專家”和“田秀才”,實現產學研一體化發展。讓實驗室數據變成農業實打實的產量,讓生產一線的農民掌握更多先進技術,為各族群眾的“菜籃子”提供更豐富優質的產品。(劉毅)

(責編:李龍、楊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