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新疆:社火鬧新春 非遺年味濃

2025年02月03日10:17 | 來源:新疆日報
小字號

2月2日,在阿瓦提縣刀郎部落景區,演員們跳起歡快的麥西熱甫。春節期間,該景區舉辦了社火表演、民俗活動等,讓游客近距離感受非遺魅力。 包良廷攝

2月1日晚,市民和游客觀賞伊犁河燈會。春節期間,第二屆伊犁河燈會暨第39屆中國·秦淮燈會伊犁分會場展出了40余組各具特色的燈彩,為觀眾帶來了一場視覺盛宴。鄒懿攝

2月1日,大年初四,庫爾勒市會展中心“廟趣橫生·尋味中國年”廟會現場熱鬧非凡,天山街道的社火表演吸引了許多市民和游客圍觀。舞龍隊隊員們穿著色彩艷麗的服飾,手中的“巨龍”在空中上下翻騰、氣勢磅礡,現場氣氛瞬間被點燃。

2025年蛇年春節,是中國春節申遺成功后的第一個春節。天山南北豐富多彩的節慶活動,讓這個春節的年味非同以往。各地一場場盛大的新春社火表演,將傳統與現代巧妙融合,激昂的嗩吶、震撼的鑼鼓、時尚的街舞、熱鬧的舞龍舞獅……共同編織了一幅熱氣騰騰的新春畫卷。

社火表演在新疆由來已久,各族群眾以多樣的表演內容豐富著這項群眾文化活動,其中不乏黑走馬、薩吾爾登、新疆花兒、新疆曲子、賽乃姆等非遺項目。2021年,新疆社火被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1月29日12時,和田地區洛浦縣新春大型社火表演開啟,從北京路到文化路再到杭桂路,街道兩旁擠滿了人。春節的社火表演,是洛浦縣一年中最重要、最大規模的群眾文化活動,來自全縣各鄉鎮(街道)、各單位機構組織的數十支社火隊,將麥西熱甫、秧歌、舞龍舞獅、安塞腰鼓、扇子舞、踩高蹺、劃旱船等匯聚在一起,讓各族群眾共享新春歡樂時光。

同日,在與洛浦縣相距400多公裡的喀什地區麥蓋提縣,一場社火巡演正在同步進行。腰鼓、秧歌彩綢、京劇戲服、扇子、龍獅……處處洋溢著新春的喜慶。

“除了我們扇子舞隊,腰鼓隊、傳統服裝表演隊也用紅色剪紙做了演出服,大家都拿出了最好的創意,讓表演紅紅火火。”麥蓋提縣社火巡演活動扇子舞隊成員買日吾力·阿布拉說,她和扇子舞隊的姐妹們已經連續4年參加春節社火巡演,表演的內容越來越豐富。

1月30日,鞏留縣開展了“社火鬧春 福滿鞏留”春節社火民俗游街展演活動。12時,伴隨著陣陣鑼鼓聲,活動正式開始,來自鞏留鎮和牛場片區的社火表演隊依次登場,隊員們精神抖擻、神採飛揚,踏著歡快的鼓點載歌載舞。舞龍舞獅、腰鼓、旱船、秧歌、踩高蹺等年味十足的民俗表演紛紛亮相。

牛場片區管委會副主任李建國說:“希望通過社火表演,讓各族群眾真切感受到民俗文化的獨特魅力,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入各族群眾心靈深處。”

“打起手鼓 舞起龍”烏魯木齊社火迎新春活動決賽暨巡游展演活動將在今年元宵節舉行,從初賽開始,全市100支參賽隊伍就成了網絡平台關注的焦點。“十二生肖變裝秀”“《西游記》人物模仿秀”“汗血寶馬表演”……這些充滿創意的社火表演,讓觀眾大開眼界。

“揮臂要穩,擊鼓要狠,太平鼓講的就是整齊和氣勢。”春節前,從蘭州來烏市水磨溝區石人子溝街道社火隊排練太平鼓的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魏萬濤,一邊示范,一邊向隊員們講解。

“這支剛組建的社火隊精神頭很足,雖然都是第一次接觸太平鼓,但隊員們練得特別用心。他們的認真讓我覺得這次來新疆推廣蘭州太平鼓很有意義。”魏萬濤說,期待新疆社火隊伍裡有更多打太平鼓的身影。

在各支隊伍中,還出現了廣東英歌舞、安徽黃梅戲、川劇變臉、山西打鐵花、江蘇錢杆舞等,讓新疆社火不斷呈現出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近年來,新疆不斷促進優質文化資源向基層傾斜延伸,各地群眾文化活動參與者數量持續增加。“群眾村晚”、“群星耀天山”群眾才藝大賽等活動的持續舉辦,為舉辦春節社火巡演等大規模群眾文化活動儲備了人才。截至2023年,全區共有群眾文藝團隊2746支,成員超過5.6萬人,他們來自各機關單位、社區、企業、學校、鄉村,成為傳承民間藝術的重要力量。

在各地的社火表演隊伍裡,返鄉大學生是表演骨干之一,尤其是藝術、體育、教育專業的大學生,他們充分利用假期幫助社火隊編導、排練並參與演出。“寒假排練社火,能為家鄉做點事,我特別高興,這幾年我也學了很多表演技能,在學校是文藝達人。”烏什縣返鄉大學生阿迪拉·托乎提的假期被社火排練安排得滿滿當當,她覺得這是一次充實的社會實踐。

洛浦縣文化館館長阿曼古麗·斯拉吉說:“一場社火凝聚了上千人的齊心協力,彰顯著新時代新疆各族群眾團結和諧、攜手奮進的精神面貌。”(記者銀璐,通訊員特力木吉、買麗坎木)

(責編:李龍、楊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