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丨風雪戈壁,“疆電入渝”建設者堅守工地
1月30日,哈密市巴裡坤哈薩克自治縣三塘湖鎮茫茫戈壁一片銀白。風雪中,一列鐵塔從戈壁深處的哈密—重慶±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以下簡稱“疆電入渝”工程)巴裡坤換流站延伸,翻山越嶺,通往2000多公裡之外的重慶市。
換流站內,春節前批量進場的換流變壓器、換流閥、GIS設備等核心設備有序排列,廠房裡多個作業區域全面開啟設備安裝調試工作。
新疆送變電有限公司巴裡坤換流站電氣A包項目經理譚小剛正在指揮工人安裝電氣設備。這套設備作為氣體絕緣高壓開關,是特高壓輸電工程的核心主設備,也是換流站內規模最大、施工用時最長、標准工藝運用最多的電氣設備安裝工程。
“春節期間,參建單位很多職工都沒有回家。除夕夜,有的職工要堅守工地,一個視頻、一個電話,與家人互相問候之后,轉身又走上了工作崗位。”譚小剛說,在大家的努力下,巴裡坤換流站電氣設備安裝進展很順利,完成進度接近60%。安裝、檢測、值守……大家的工作勁頭很足,沒有一絲鬆懈。
“疆電入渝”工程是國家“十四五”規劃的102項重大工程之一,也是我國首批“沙戈荒”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電力外送工程之一,總投資286億元。工程起於巴裡坤換流站,止於重慶市渝北區渝北換流站,途經新疆、甘肅、陝西、四川、重慶五地,直流輸電線路全長2290千米,建成投產后,每年可向重慶輸送電量360億千瓦時以上。
巴裡坤換流站項目預定今年6月具備送電條件,於年底建成完工。該項目位於三塘湖鎮轄區戈壁上。這裡是新疆九大風區之一,日照強度大,年均可利用光伏發電時長3414小時,是發展風電、光伏新能源的理想之地,但同時存在風沙大、夏季酷熱、冬季嚴寒的問題。惡劣的環境對工程建設者是嚴峻的考驗。
雖然條件艱苦、環境惡劣,但工程自2023年8月開工以來,電力職工們年年在節假日裡堅守崗位,為確保工程按計劃推進默默奉獻。
“為保障節后工程的順利開展,我今年留在項目工地過年,主要負責設備的日常巡檢和測試。和我一樣堅守崗位的還有20多位同事。春節是喜慶的日子,我們准備了豐盛的年夜飯。”新疆送變電有限公司電氣A包項目副經理熊坤說。
入職不到一年的徐昊也選擇留下。來自重慶市巫溪縣的他談及參與這項重大工程的感受,很是自豪:“一參加工作就能參與這麼重要的工程,我覺得非常難得,在工作中我學到了很多知識。這個工程投運后能助力家鄉經濟發展,我特別高興。今年過年,我會和師傅熊坤一起,為工程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魏永貴)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