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新疆:寫春聯送福字 翰墨飄香年味濃

2025年01月29日09:33 | 來源:新疆日報
小字號

春節,家家戶戶少不了挂春聯、貼福字。春節前夕,新疆各地接連舉辦迎春送福活動,在各級文化館、美術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文化站、農家書屋裡,書法家和書法愛好者們揮毫潑墨,一字一句寫下新年的祝福,為家家戶戶送去滿滿的福氣。

喀什市“祥蛇納福 聯韻寄情”寫春聯送春聯活動在全市安排了30多個點位,書法家書寫的春聯福字,被相繼送往社區、景區景點、社會福利機構以及在春節期間堅守工作崗位的單位。

“近幾年,喀什市文化館持續組織新春送福活動,受到各族群眾的關注和喜愛,有的書法愛好者還會專門到活動現場來觀看、學習,在書法家的指導下給自己家寫春聯福字。”喀什市文化館工作人員阿依提拉·艾散說,街道社區的居民在“接福接春聯”中感受到了春節年俗的新活力。

春聯是包含多重內涵和元素的中華文化民間文學形式,一副春聯由漢字、詩詞、書法共同構成,漢字的寓意豐富、詩詞的對仗工整、書法的群鴻戲海,成就了春聯在春節中的重要作用,它的內容雖然靈活多變,但始終寄托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春聯是楹聯習俗的一支,與它並列的還有賀聯、贈聯、自勉聯和行業聯。

1月24日,新疆書法家協會理事肖龍參加了在新疆日報社(集團)舉辦的“一紙融光 萬福迎春”春聯送福活動,開年以來,他已經參加了10多場送春聯活動。“戶戶門庭歌聲溢 歲月平安笑語甜”“紅梅獻瑞祝新歲 瑞雪擁祥賀啟門”“春意盈門吉祥宅 福照闔家萬事興”……這些情意濃濃、祝福滿滿的春聯詞被肖龍收集在手機裡,它們大多是基層群眾自己創作的。

“經過多年基層迎新文化活動的涵育,各族群眾對過年的儀式感需求愈發強烈,每次活動上,都會有群眾帶著自己專門為家庭、單位或者朋友准備好的春聯詞請我們寫,字裡行間透著用心和講究,讓我感覺到大家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自內心的重視和認同。”肖龍說。

踏著新春將至的腳步,和田市伊裡其鄉依蓋爾其村迎來了幾位書法家,他們給村民寫下真誠的祝福,貼上火紅的期許。“年年到基層寫春聯送春聯,我發現群眾對春聯福字的寓意認知和審美情趣都在提升。”書法家李韜說,在活動現場,部分書法愛好者會主動提出想要什麼字體的春聯,除了常見的行書、楷書之外,隸書也非常受歡迎,大家都希望自家門上貼的春聯與眾不同。

書法家們不僅寫得精彩,對漢字和書法形式的講述也很生動通俗,讓大家了解其意和由來,才是推廣和傳承最好的方式。

“這是商代甲骨文的‘福’,由手、酒、示三部分組成,大家看,就像是一雙手捧著酒杯祈福的樣子”“家,這個字從甲骨文、金文、小篆、楷書,再到今天的樣貌,雖然有變化,但構架始終是‘有屋頂的居所’”……

依蓋爾其村返鄉大學生艾則提古麗·麥提托合提說:“這次書法家寫了很多甲骨文、金文、篆書的福字,很多字都是我第一次見,中華書法藝術太值得我們去學習和深入了解了。”

目前,“新疆是個好地方——第十二屆天山南北賀新春非物質文化遺產年俗展”正在全疆各地舉行,在這場持續至3月的活動中,春聯和福字是營造節日氛圍、滿足基層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內容。(銀璐)

(責編:陳新輝、楊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