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會客廳|“找礦行動”再突破 為中國式現代化新疆實踐作出自然資源貢獻
——人民網專訪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自然資源廳黨組書記、副廳長孫繼洲
編者按:今年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70周年,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開局之年,也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新疆深入實施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建立找礦激勵機制,加快推動戰略性礦產資源勘探開發,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積蓄新動能。
日前,人民網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自然資源廳黨組書記、副廳長孫繼洲進行專訪。他表示,2025年將在新一輪“找礦行動”中實現再突破,為中國式現代化新疆實踐作出自然資源工作的貢獻,也為國家礦產資源能源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人民網:孫繼洲書記,您好!眾所周知,新疆是世界能源和金屬礦產重要富集區,請您介紹一下2024年新疆在“找礦行動”實施上都取得哪些成果?如何助推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孫繼洲:感謝人民網對新疆自然資源工作的關注。找礦工作事關國家能源資源安全大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圍繞國家所需、新疆所能,將礦產資源作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實現新疆戰略定位的重要抓手,全力推進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服務新疆“十大產業集群”建設,努力打造全國能源資源戰略保障基地。2024年,我們成立了黨、政、軍、兵團組成的戰略性礦產資源委員會,並設立風險勘探投資基金,自治區財政地勘項目資金由1.5億元增至今年的8.5億元,找礦取得新突破。
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能源礦產勘查取得新進展。在區內外地勘單位、油氣企業的不懈努力下,部分油氣勘探項目取得了一批較好成果。塔裡木盆地、准噶爾盆地以及吐哈盆地油氣項目取得重要突破,展現出優質的資源開發前景。烏魯木齊市柴窩堡凹陷新增天然氣1000億方,且末縣江尕勒薩依新增頁岩氣1053億方,阿克蘇市新蘇地2井壓裂試氣項目預測天然氣資源量超600億立方米。二是重要礦產資源量大幅增加。鐵、銅、金、鋰等戰略性礦產資源量大幅增長,部分礦種已超額完成自然資源部下達“十四五”新增資源量任務。其中,大紅柳灘南、龍門山等礦區新增鋰資源量171.12萬噸,蓋吉克礦區新增螢石資源量200萬噸,闊克吉勒嘎—克孜捷克礦區儲量規模進一步擴大,新增金資源量15噸。三是大型資源基地建設穩步推進。在2023年形成和鞏固的12處大型資源基地的基礎上,2024年又新形成6處大型資源基地,青河金格勒—福海闊克銅大型資源基地已初見雛形。
2025年,我們將在新一輪“找礦行動”中實現再突破,為中國式現代化新疆實踐作出自然資源工作的貢獻,也為我們國家礦產資源能源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2024年新疆礦業權出讓項目推介會現場展示的礦石。人民網記者 韓婷攝
人民網:2024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自然資源廳在和田、伊犁和天津分別舉辦了三場“新疆礦業權出讓項目推介會”備受關注,請您介紹一下整體成果和各方評價。
孫繼洲:好的。2024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和政府立足國家所需、新疆所能,圍繞打造國家能源資源戰略保障基地,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開展礦業權出讓,大力推進能源資源開發和礦業產業集群建設。6月首場推介會在和田舉辦,9月第二場推介會在伊犁舉辦,10月中國國際礦業大會新疆專場推介會成功舉辦,3場推介會規模之大、區塊之多、熱度之高屬歷史首次,標志著新疆礦產資源開發步入新的快速發展階段。
一是新疆礦產資源名片愈發亮眼。從南疆到北疆,再到出疆走向全國大舞台,全方位展示了新疆雄厚的資源稟賦、堅實的產業基礎和獨有的區位優勢。全面宣介了新疆優質的礦業項目、優惠的投資政策和廣闊的開發前景。極大激發了全國礦業企業熱情,各地龍頭企業、強企優企紛紛來疆咨詢、競買區塊,掀起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熱潮。據統計,累計吸引了900多家企業現場參加,線上參與人數超千萬人次,新疆礦產資源知名度顯著提升。二是新疆礦業產業集群日益壯大。能源資源是新疆最顯著的優勢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依托。2024年,我們不僅率先加大出讓力度,還率先通過拓展區塊來源、出讓流程再造、健全交易規則、壓縮審批時限等進行全面改革。全年出讓部省兩級探礦權208宗,累計收益256.73億元,同比增長25.2%,礦業權出讓數量、出讓收益均創歷史新高。大量礦業權的公開出讓、宣傳推廣,搭建了政府與企業、資源與產業之間交流合作平台,為企業提供了更多的投資機會,也有效提升了新疆礦業產業延鏈補鏈強鏈能力,為新疆礦業和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三是國家能源資源安全更加放心。2024年出讓的208宗探礦權中,戰略性礦產有185宗,佔比約89%,主要礦種為油氣、煤、金、鋰、鐵、螢石。成功出讓富蘊縣蘊都卡拉金銅鈷多金屬礦(中型)、和田縣大紅柳灘外圍龍門山鋰礦(大型)、巴裡坤哈薩克自治縣三塘湖礦區七號勘查區(大型)、若羌縣亞干布陽螢石礦(超大型)等一批戰略性優質區塊,全區能源資源保障能力持續提升,鞏固國家能源資源戰略保障基地。四是礦業企業投資新疆彰顯信心。“新疆成礦條件得天獨厚,礦業發展大有可為”“投資新疆,就是投資未來”,在礦業領域科研圈、學術圈和商業圈得到認可、廣為流傳。中國鋁業集團有限公司、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家能源集團、信發集團有限公司等一批礦業龍頭企業將不斷加大在疆投資力度,持續加快優勢礦產資源向社會經濟效益優勢轉化,助力新疆構建以“十大產業集群”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2024年新疆礦業權出讓項目推介會(北疆)現場。人民網記者 韓婷攝
人民網:請您介紹下新疆礦產資源的儲量和分布情況如何,有哪些優勢和特點,接下來在加大礦業權出讓力度等方面將有哪些舉措?
孫繼洲:眾所周知,新疆成礦條件優越,能源資源優勢突出,有以下優勢特點:一是礦產資源種類齊全。全疆累計發現礦產153種,佔全國88%,已查明資源儲量礦產103種,佔全國63%,全國36種戰略性礦產資源中,新疆查明資源量的有30種,佔比83%﹔二是查明儲量大。新疆石油、鈉硝石等10種礦產資源量居全國首位,煤炭、鎳等15種居全國第二,天然氣、鋅、鉀鹽等11種居全國第三,銅、鉛、鋅等52種居全國前五﹔三是分布廣。新疆礦產資源整體呈現“盆地裡都是能源,山上都是金屬”的特點,具體呈“兩環八帶”分布,能源礦產主要環准噶爾、塔裡木兩個盆地,金屬礦產主要圍繞阿爾泰山、東西天山、東西昆侖-阿爾金等八個區域分布﹔四是找礦前景廣闊。全區發現礦點礦產地6000余處,其中大型超大型531處。預測石油資源量230億噸、佔全國22%,天然氣17.5萬億立方米、佔全國28%,煤2.19萬億噸、佔全國40%,資源潛力巨大。
下一步,我們在加大礦業權出讓力度等方面將加大對接宣傳力度。一是適時召開煤炭行業企業座談會,打通資源端與產業端信息交流渠道,推動資源高效配置,促進產業融合發展﹔二是優質區塊通過線下“點對點”上門對接重點企業、發動地(州、市)力量招商引資,以及線上多渠道、多平台、多形式廣泛宣傳,擴大知曉率,提交成交率,增加溢價率﹔三是會同自治區各相關部門、各地政府及援疆指揮部,舉辦大型礦業權出讓項目推介會,集中推出一批區塊,吸引更多企業參與競買。
企業代表在2024年新疆礦業權出讓項目推介會現場了解礦產資源。人民網記者 韓婷攝
人民網:耕地是糧食安全的核心要素,新疆在守牢耕地保護紅線上採取哪些舉措,取得哪些成果?
孫繼洲:好的。耕地是我國最為寶貴的資源,全疆各級自然資源部門牢牢把握糧食安全這一“國之大者”,高度重視耕地保護,全面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堅決扛起耕地保護責任,嚴守耕地保護紅線,嚴格落實耕地保護“硬措施”,為有效保護耕地、保障糧食安全奠定基石。
一是持續壓緊壓實各級黨委、政府耕地保護責任。《全國國土空間規劃綱要(2021—2035年)》下達新疆7900.2萬畝耕地和6315.83萬畝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目標任務。我們分解落實耕地保護目標任務,層層簽訂責任書,壓實各地主體責任,穩住耕地總量。全區劃定耕地保有量7901.04萬畝、永久基本農田6318.26萬畝,分別較國家下達指標多出0.84萬畝和2.43萬畝,為全國九個超額完成耕地保護任務的省份之一,為嚴守十八億畝耕地紅線、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貢獻了新疆力量。
二是嚴格執行耕地保護政策規定,從嚴控制建設佔用耕地。堅持先規劃,后建設,強化國土空間規劃的剛性約束,將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任務足額帶位置分解下達各地(州、市),作為各類用地審批的基本依據和規劃期內不得突破的底線紅線。嚴格審批各類非農建設項目佔用耕地,嚴格管控耕地轉為其他農用地,經批准佔用的耕地均落實了耕地佔補平衡,切實履行了先補后佔,佔一補一,佔優補優的佔補平衡要求。
三是積極建立和完善耕地保護相關機制。持續完善耕地保護制度體系,全面推進耕地保護網格化監管,形成“自治區統籌、地(州、市)監管、縣(市、區)主責、鄉鎮主抓、村級落實”五級抓耕保有效合力。出台自治區耕地開墾費征收管理辦法,進一步加強和規范耕地開墾費征收管理﹔制定違法違規佔用耕地先行凍結補充耕地指標管理辦法,堅決遏制新增違法佔耕行為,不斷提升監督效能,為夯實耕地保護工作奠定基礎。
四是強化耕地動態監管,加強執法工作效能。綜合運用衛星遙感影像和信息化技術、資料審核、實地核查等手段,加強對耕地的動態監測監管。落實“長牙齒”硬措施工作機制,對違法佔用耕地始終保持高壓態勢“零容忍”。建立自然資源領域行政審判與行政執法溝通聯絡、聯動協同機制。自治區自然資源廳、檢察院、高級人民法院、公安廳聯合印發《關於加強檢察公益訴訟與自然資源依法行政規范執法銜接工作的意見》,出台《自然資源領域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辦法》。
新疆昭蘇縣八萬余畝油菜花競相綻放(資料圖)。巴特那生攝
2024年我們也取得一些成果,新疆糧食種植面積增量位居全國前列。新疆耕地面積穩中有增,為新疆糧食持續增產增收夯實核心要素保障。此外,通過建立健全耕地保護和執法工作相關制度,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耕地“非糧化”工作得到一定成效,2024年以來,未出現被國家自然資源督察機構通報和挂牌督辦的問題。
人民網: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上,有不少網友反映不動產“登記難”等問題,請問咱們新疆自然資源部門近年來是如何積極化解不動產歷史遺留問題,守好民生底線?
孫繼洲:感謝您的提問。不動產登記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因歷史遺留問題導致“辦証難”,成為了群眾的“煩心事”“揪心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自然資源廳黨組堅決貫徹落實自治區黨委、政府有關要求,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始終把化解不動產登記歷史遺留問題作為一項政治任務,更作為一項民心工程,落實牽頭部門責任,聚焦“整治不動產登記難問題”,上下聯動、多措並舉、扎實推進,切實維護群眾合法權益,提升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
2024年4月,不動產“登記難”集中整治工作啟動后,在前期化解網民留言和自查摸排遺留問題的基礎上,我們經過各地上下聯動、部門協同、合力攻堅,全疆化解“登記難”項目小區482個,解決10.2萬余戶群眾“辦証難”問題。
其中,持續加強與新疆住建、稅務部門溝通對接,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提升不動產登記便利度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的通知》《關於進一步加強部門協同深入推進化解不動產登記歷史遺留問題的通知》,明確部門職責,健全化解機制。會同駐廳紀檢監察組及住建、稅務部門召開4次部門協同推進座談會,及時推送問題清單,逐項目分析遺留問題難點堵點,聯合深入實地調研指導。
此外,我們創新舉措、分類施策,對具備辦理不動產轉移登記條件的項目小區,指導各地在所在小區張貼公告、電話或網上發布等方式告知購房群眾。屬地不動產登記機構設立“綠色服務窗口”,實行“即來即審即辦”。維護了群眾不動產合法權益,有效提升了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人民網:非常感謝孫繼洲書記接受我們的專訪。
孫繼洲:謝謝人民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