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員通道丨趙莉:深入推進文化潤疆 助力龜茲文化走進尋常百姓家
新疆政協委員、克孜爾石窟研究所研究管員在委員通道回答人民網記者提問。人民網記者 楊睿攝
人民網烏魯木齊1月18日電 (記者陳新輝、楊睿)“龜茲石窟是絲綢之路文明交流互鑒的成果,實証著新疆歷來是多元文化薈萃、多種宗教並存的地區。保護好利用好龜茲石窟,對於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具有重要意義。”1月18日,新疆政協委員、克孜爾石窟研究所研究管員趙莉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的“委員通道”回答人民網記者提問時說。
這是新疆兩會首次設立委員通道,6位新疆政協委員圍繞各自領域的熱點話題,回應社會關切,講述新疆變化。
克孜爾石窟位於新疆阿克蘇地區拜城縣明屋依塔格山斷崖上,是龜茲石窟藝術的發祥地之一,它對中國石窟藝術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趙莉委員大學畢業就來到了克孜爾石窟,至今已是第34個年頭。她先后前往德國、美國、日本、法國、俄羅斯和韓等國家,在各大博物館調查流失海外的新疆文物,同時,利用數字化技術將流失海外的壁畫殘片復原至洞窟原位,使一個個洞窟得以“重生”。並出版了專著《克孜爾石窟壁畫復原研究》,為學術界研究克孜爾石窟提供了全面的圖像資料。
在長期的研究工作中,她深深體會到保護好、挖掘好、運用好以世界文化遺產克孜爾石窟為代表的龜茲石窟的價值。2024年,第八屆龜茲學年會召開,13個國家,港澳台地區的130余位專家學者齊聚庫車,深入交流探討龜茲地區的歷史、文化、宗教、藝術以及鳩摩羅什譯經對佛教中國化的重要貢獻。這場學術研討,將龜茲學研究推向了世界舞台,這是一場中華文化認同、文化自信與提升話語權的盛會。
而歷經千年風雨滄桑,龜茲石窟與新疆其他文化遺產一樣,面臨著諸多挑戰,岩體裂隙、滲水、風化,結構失穩等……採取數字化保護勢在必行。
“目前,克孜爾石窟的數字化保護進程正在加快。”趙莉委員說,“龜茲片區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利用三年行動規劃”已經出台,龜茲學年會“年年出新”,“龜茲石窟數字展示中心”項目已落地實施。同時,龜茲文化也走進了尋常百姓家,庫車市龜茲小巷煥發新生,龜茲壁畫臨摹作品展一次次游走於世界各地藝術場館。
“未來,我們將繼續發揮好龜茲學研究在深入推進文化潤疆方面的積極作用,助推中華文化視野下的龜茲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利用工作邁上新台階。”趙莉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