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車友誼路墓群:科技考古揭開古代人群身份
龜茲魏晉古墓遺址博物館內的友誼路墓群磚室墓。資料圖
“通過對庫車友誼路墓群人群的基因組研究,我們可以看出在魏晉十六國時期,龜茲地區(今庫車一帶)生活著多種不同來源的人群,這從一方面反映了古代新疆地區人群多元一體形成的過程。”1月11日,吉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崔銀秋在2024年新疆考古工作匯報會上說。
庫車友誼路墓群位於庫車市中心城區,是200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截至2023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已完成對該墓群的4次發掘,共清理古代墓葬近2000座,墓葬年代從春秋戰國時期延續至元明時期。
發掘過程中,崔銀秋教授團隊以人類遺骸為主要研究對象,在現場提取了涵蓋春秋戰國、魏晉十六國、唐、宋元等時期的200余例遺骸樣品,提取其中考古學信息,並對樣品做測試分析。其中,魏晉十六國時期樣品呈現的信息和內涵最為豐富,這與此時期中國歷史上一次重要的民族大融合有關。
團隊通過單親遺傳標記和常染色體基因組分析發現,魏晉十六國時期人群顯示出較高的遺傳差異,不同墓葬形制對應遺傳結構不同的人群,其中包括歐亞草原人群、中亞南部農業人群、東亞及東北亞人群。由此可見龜茲地區古代人群擁有東西方各類人群混合的特征,這也是新疆呈現多元文化兼收並蓄的根本原因。
“這些人群中較早來到今天庫車一帶的,包含河西走廊的古代人群,可以看出他們是以家族為單位的遷居,而他們在隨后的歲月裡又與當地人群、其他新遷來人群進行著不斷的融合。”崔銀秋說,基因組數據最重要的功效就是呈現出隨著時間的推移,多種人群逐漸融合的過程。
團隊通過對樣品的基因組檢測發現,在友誼路墓群的同一座磚室墓裡埋葬的個體有較近的親緣關系,包括父子、父女等一級親緣,兄弟姐妹等二級親緣,所以判定它很大可能是家族墓地。不僅在單個墓葬,還有來自不同的磚室墓樣品之間,有的也存在親緣關系。結合磚室墓內埋葬人群下葬的早晚時間關系分析,晚期下葬人群與早期下葬人群存在親緣關系,但比早期人群之間更為疏遠。
“我們還通過人骨和動物骨骼的穩定同位素分析法,了解了龜茲地區人群的飲食結構及變化,從一定程度上還原了他們的某些生活模式。”崔銀秋說,生活在這裡的人吃小麥、大麥、粟、黍等,有混合型飲食的特征,而他們也會用這些食物來喂家畜,這表明當時的龜茲地區是農業與畜牧業結合的生計模式。
崔銀秋教授團隊多年來致力於用基因組技術助力田野考古成果研究,2021年他們發表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自然》上的文章《青銅時代塔裡木盆地古人類的基因組起源》對新疆若羌縣小河墓地早期人群(距今4000年至3800年前)的身份做了闡釋,是由古北亞和古東亞成分組成的人群,這個古老遺傳譜系極為珍貴,因為現代人群中它早已不再獨立存在。這一研究成果實証了新疆自古以來就是歐亞大陸上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並存之地。
新疆是崔銀秋自1999年起投注目光最多的地方,新疆考古發掘的多學科研究也是她的主要方向。“新疆特殊的自然地理環境保存下大量考古發現樣本,是我見過最好的樣本,接下來,我們將增加測試樣品量,以探索友誼路墓群不同使用時期人群間生物屬性的相似性和差異性為目標,整合各研究方向所獲共時性和歷時性兩個層面的信息,探究和重現古龜茲地區的社會面貌和人群變遷。”(銀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