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同心之花綻放天山南北

2025年01月07日11:06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一系列藝術精品層出不窮,展示著新疆各族群眾積極向上的風貌﹔豐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產品百花齊放,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一個個中國故事、新疆故事傳播海內外,持續增強中華優秀文化的吸引力和影響力……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文化潤疆重大部署以來,新疆文化事業如同春日裡的杏花,競相綻放,展現出勃勃生機。各族群眾匯聚起團結一致的磅礡力量,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夯實長治久安思想根基,為賡續中華文脈持續貢獻智慧。

百花齊放,多彩文體活動構筑共有精神家園

撥動雙弦,冬不拉的悅耳音符流淌跳躍……在不久前舉行的首屆中國新疆民間藝術季成果展示活動上,隨著哈薩克族民歌《黑走馬》的旋律響起,現場觀眾仿佛置身於廣袤草原,看羊群歡騰、駿馬疾馳。

歡樂熱情的麥西熱甫、舒展飄逸的賽乃姆、高亢悠長的新疆花兒、激昂喧騰的打擊樂,在本屆藝術季上,這些富有民族風情的藝術形式,令全國各族人民領略到新疆民間藝術的璀璨魅力。

過去一年裡,各族民間音樂、舞蹈、曲藝紛紛登上藝術季這個“大舞台”。同時,全國民間藝術展演等配套活動輪番上演,讓人目不暇接。

全疆各地的文化大院、市集、廣場等搭建起群眾大舞台。從參觀者變身參與者,各族群眾不再滿足於台下觀看,而是登上舞台一同起舞。據統計,本屆藝術季期間,新疆搭設民間大舞台532個,動員民間藝術愛好者2萬余名,累計開展文藝活動1668場次,直接惠及群眾超200萬人次。

“民間藝術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延續,每一個節目都是對多元一體中華文化的生動詮釋,讓觀眾深刻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體會到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溫暖和凝聚力。”藝術季總導演石明表示。

2024年以來,第四屆中國新疆國際藝術雙年展、第二屆新疆文化藝術節、中國—亞歐博覽會“中外文化展示周”……一場場文化盛宴精彩連連,讓人直呼過癮。

在喀什地區莎車縣阿爾斯蘭巴格鄉,一場別開生面的“群眾村晚”吸引了眾多村民前來觀看。村裡文藝小分隊和文化能人接連登台,為大家帶來舞蹈、歌曲等精彩節目,引得台下掌聲連連、歡呼陣陣。

“節目接地氣,很精彩,我們非常喜歡!”村民穆耶賽爾·喀迪爾說,現在生活越來越好了,鄉裡還經常舉辦這樣的文體活動,日子過得越來越有滋味了。

“通過參與‘群眾村晚’,村裡的文藝小分隊越來越壯大,我們積極向大家展示村裡的新面貌和新氣象,節目受到大家的喜愛。”文藝小分隊隊員汗祖熱木·吐爾孫深有感觸地說。

春節將至,在全疆各地,一場場“群眾村晚”點燃了各族群眾歡度新春佳節的喜慶氛圍。村民自編自導自演,演的是身邊人、身邊事,展現的是新生活、新面貌。在一方方“村晚”舞台上,各族兒女合唱一首歌、共跳一支舞,在歡聲笑語中共敘中華民族一家親的深情厚誼。

天山南北,多姿多彩的文體活動,為各族群眾帶去歡樂喜慶氛圍,更展現出人們豐盈充沛的精神面貌——

“五星耀中華”“語潤天山”等一系列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活動,在各族群眾中掀起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及歷史文化知識的熱潮。

不久前在烏魯木齊正式拉開帷幕的“傳承文化溫潤心靈”項目,通過展覽、名家宣講、經典誦讀分享、研學互動等一系列形式多樣的活動,豐富了各族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充分展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和不朽魅力。

激動人心的“三大球”聯賽火熱開賽,歡呼和掌聲中,運動員們在賽場上揮洒汗水、綻放活力,點燃人們踴躍參與體育運動的激情之火。

…………

近年來,隨著文化潤疆工作的深入推進,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燃”動天山南北,各族人民在其樂融融的氛圍中增加交流、增強認知、增進情感,構筑起各族群眾的共有精神家園。

弦歌不輟,千年文化瑰寶見証文明交流互鑒

從悠揚的十二木卡姆到熱情歡騰的麥西熱甫,從廣袤的克亞克庫都克烽燧遺址到神秘的交河故城,在新疆,千年絲綢之路上的文化遺產見証了文明交流互鑒。

2024年8月,來自清華大學的師生,走進位於新疆吉木薩爾縣的北庭故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陶器、木器、瓷器、鐵器、開元通寶錢幣、蓮花紋方磚、瓦當、筒瓦……這些出土於北庭故城遺址及周邊的重要文物,再現了當年“使者相望於道,商旅不絕於途”的絲路繁華盛景,同時也還原了曾經駐守北庭的官員接受中央下達政令、戍邊將士抵御外敵的歷史場景。

這裡曾是唐至元時期天山以北的政治、軍事和文化中心,眾多城址、佛寺、石窟寺、文書、碑刻等文物見証了歷代中央政權對西域的有效管理,也訴說著中華大家庭裡各民族不斷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動故事和多元文化匯聚、碰撞、互鑒、創新的動人篇章。

新疆作為多民族聚居、多元文化薈萃之地,在交流融合中凝結出資源豐富、形態多樣的文化遺產。

在這片熱土上,同樣匯聚了眾多見証中華文明綿延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近年來,這些印証了中華文化歷史性、民族性、藝術性、時代性的非遺項目在保護和傳承中愈發綻放出時代光彩——

由新疆作家創作、以史詩《江格爾》為藍本的長篇小說《本巴》獲得第十一屆茅盾文學獎﹔

以薩瑪瓦爾舞為元素創排的舞蹈《爺爺的薩瑪瓦爾》榮獲中國舞蹈“荷花獎”民族民間舞蹈獎﹔

民族樂器制作、桑皮紙制作、地毯織造等傳統技藝得到有效保護發展﹔

麥西熱甫、庫姆孜等各民族傳統文藝活動如火如荼地開展﹔

木卡姆藝術等多個民族特色項目,衍生出文創產品,吸引無數游客打卡……

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中華民族的寶貴文化遺產,早已成為新疆各族兒女的共識,同時也是各族藝術家創作的重要靈感來源。

“要加強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引導干部群眾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民族觀、歷史觀、宗教觀”“要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把各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發揚光大”……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在耳畔回響。

近年來,新疆大地遺存的眾多珍貴文物古跡和各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得到更好的傳承和保護,這些千年文化瑰寶喚起各族群眾的群體記憶和情感共鳴,滋養著人們的心靈。

熱潮涌動,天山南北風光奏響文旅和鳴新曲

初夏午后,阿爾泰山蒼翠欲滴,牛羊成群。伴隨著《我的阿勒泰》的火熱上映,新疆哈巴河縣齊巴爾鎮吉林新村人頭攢動。來自五湖四海的游客走進這部電視劇的拍攝地,尋找屬於自己的“詩與遠方”。

2024年的新疆文旅市場,可謂熱潮涌動——

在伊犁河谷,成千上萬的游客共赴“杏花節”這場當地文化盛事,欣賞漫山遍野的杏花﹔在塔城地區,人們騎馬穿越草原,體驗牧民生活,感受草原文化魅力﹔在克拉瑪依市烏爾禾區,低空飛行、無人區穿越、越野騎行等旅游項目驚險刺激﹔在喀什古城夜市,各種新疆特色小吃、手工藝品琳琅滿目,還有不少游客扮上精致的“古麗”妝,拍攝極具民族風情的旅行寫真……

新疆持續打造文旅新亮點,推動新疆文旅高質量發展,進一步夯實了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物質基礎。

夜幕降臨,燈光閃爍,在和田縣巴格其鎮約特干故城,游客們身邊突然“冒”出一群身著古老服飾的人,他們載歌載舞。古絲綢之路重鎮於闐的繁華盛景再現,令游客身臨其境。

這其實是約特干故城打造的行浸式演藝節目《萬方樂奏有於闐》,跟隨不同的演出場景,游客們行走在約特干故城之中,猶如置身於時間長河。

“太震撼了!我仿佛伸手就能觸摸到歷史,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的畫面一幕幕呈現在眼前。”來自北京的游客王先生看完演出后意猶未盡。

對當地百姓來說,家鄉文旅產業的發展,也帶來了更多的工作機會和豐厚的收入。“通過不斷排練和學習,我們努力將每個動作、每個表情都做到位,讓游客更好地沉浸其中,感受絲路文化的魅力。”參與約特干故城表演的演員木尼熱·阿不都熱克甫說,“每次看到游客被演出吸引,對我們豎起大拇指,我都為自己、為家鄉感到自豪!”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旅游是文化交流的橋梁、是繁榮文化的載體。

在新疆這片擁有璀璨文化、厚重歷史的土地上,旅游正成為各種燦爛文化資源的黏合劑,在為文旅融合發展提供無限可能的同時,也讓各族群眾親身參與到文化傳承事業中來,寓教於樂、潤物無聲,在享受文化、弘揚文化、創造文化中,推動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內化於心、外化於行。

巍巍天山,壯美昆侖。文化的力量如同天山融雪,滋養著這片熱土,讓新疆的明天更加美好!(李睿宸 趙明昊 靳昊 孫金行)

(責編:陳新輝、楊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