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藏身地毯裡的“獅文化”

2025年01月02日11:25 | 來源:新疆日報
小字號

威武的獅頭圖案、幾何形狀的爪子……現藏於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物館內的獅紋地毯格外引人注目,這曾是漢晉時期絲綢之路上的商品。該地毯採用栽絨工藝制成,體現了當時高超的織毯技藝,其紋樣設計理念更是令人稱奇,即便在今天看來,也絲毫不過時。

該地毯於1989年在尉犁縣營盤墓地出土,為國家一級文物,長260厘米。獅紋地毯邊框紋樣包括條形外框和菱形內框,中央紋樣以一頭獅子圖案為核心。獅頭上的鬃毛、眼、鼻、口,都是運用的直線、折線精心勾勒而成。左上角展現的尾部呈折曲狀,且有一個佛教“卍”字符號,右下方和左下方分別是前爪和腿部,二者均呈現出變形幾何狀,增添了圖案紋樣的藝術性。

獅紋地毯由栽絨工藝制成,其織法是先將經線和緯線織成平紋組織,然后再用絨緯於經線上拴結小型毛扣。新疆博物館研究館員阿迪力·阿布力孜介紹,《新疆圖志·實業志》中載:“其絨植若秧,名曰:栽絨。”因為這種制作地毯的方法形似栽秧,故通常稱為“栽絨毯”。

此外,該地毯上下邊緣的經線呈現被剪斷折縫的狀態,從這一細節能夠推斷出,這塊地毯是從更大幅面的地毯上裁剪而來。在其生產過程中,所使用的織毯框架幅寬至少達到了260厘米,待生產完畢后,再裁出小塊用於售賣,如此制造地毯的模式,已然屬於商品化的生產方式。阿迪力說:“獅紋地毯生動地反映漢晉時期絲綢之路上,東西方文化相互交流、彼此融合的繁榮景象,是極具代表性的商品之一。”

相較獅紋地毯的設計與工藝,觀眾更關注的是獅紋圖案為何會出現在新疆?阿迪力介紹,“獅文化”在中國歷經各個時期而逐漸被人所熟知。中國境內最早有關獅子的文獻記載見於《漢書·西域傳》。東漢時,大月氏聯合漢王朝擊退車師后,為表感謝向漢朝進獻奇珍,獅子就在其中。班超出使西域后,獅子作為貢物,經絲綢之路不斷來到中原。獅紋地毯是絲綢之路通道孕育的產物,工匠巧妙地將獅子的威嚴形象融入細膩繁復的織造工藝中,展示古人對自然生靈的敬畏與崇拜。

獅子在傳統文化中也是一種瑞獸,並與佛教文化緊密相連。佛教中,獅子被視為百獸之王,象征著法力和威嚴,釋迦牟尼被稱為“人中獅子”,而文殊菩薩的坐騎也是獅子,使得獅子成為神聖和吉祥的代表。

“獅文化”不僅體現在文物與文化上,還體現在生活中。《新唐書·音樂志》記載:“龜茲伎有彈箏……設五方獅子……畫衣拂,首加紅抹,謂之獅子郎。”可見,獅子舞在當時便已流傳開來。而在尉犁縣流傳至今的獅子舞同樣展現出“獅文化”的影響,其舞蹈由單人表演,表演者能把獸中之王的每個動作刻畫得栩栩如生。表演時,舞者面部表情豐富,既呈現出猛獸的震撼感,又凸顯獅子特有的抓、扑、撓、騰、躍的習性特征。

“獅文化”歷經長期發展,已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一部分。在其諸多表現形式中,舞獅最為人所熟知,熱鬧歡快的舞獅表演承載著人們祈求吉祥、消除災害的美好願望。(宋海波)

(責編:陳新輝、韓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