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熱雪新疆”中外媒體採訪報道活動走進吐魯番

一天邂逅兩個世界遺產

2024年12月15日13:40 | 來源:新疆日報
小字號

12月14日,冬日暖陽為吐魯番交河故城的土黃色城牆鍍上了一層“美拉德”濾鏡。“熱雪新疆”中外媒體採訪報道活動走進吐魯番,漫步在交河故城的院落、官署、高台、佛塔的斷壁殘垣中,吉爾吉斯斯坦卡巴爾通訊社記者瑪瑪塔孜莫夫·庫特曼別克架起手機,面對鏡頭,講述著吉爾吉斯斯坦與中國新疆的申遺故事。

10年前,在卡塔爾多哈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由中國、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三國聯合申報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交河故城作為遺址點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那次是世界上第一個以多國聯合的形式,成功申報《世界遺產名錄》的絲綢之路項目,我看過很多當年三國一起申遺的介紹,對形狀像一隻小船的交河故城印象深刻。”瑪瑪塔孜莫夫·庫特曼別克說。

形似“一葉扁舟”的交河故城曾作為絲綢之路上的文化名城,活躍上千年之久,“擺渡”著眾多絲綢之路上的商賈和文化交往。“中國把這裡保護得很好,聽說每年都有很多游客前來,能讓更多人了解和關注這些寶貴的世界文化遺產,真的很厲害。”瑪瑪塔孜莫夫·庫特曼別克說。

“沒有測量工具,他們怎麼能確定地下水的流向?”來到吐魯番坎兒井樂園,土耳其光明報記者依布拉黑姆·奧爾叢·古圖爾克追著景區講解員吐爾遜娜依·胡吉艾合買提問。“有經驗的匠人用犁、鋤、锨一點點挖掘豎井觀察流向,一鋤頭下去,隻能掉下核桃大小的石塊,就這樣挖到十余米甚至幾十米深的地下,結合地形條件然后確定水流的坡度和方向。”吐爾遜娜依回答。

“挖出一條坎兒井要多長時間?”依布拉黑姆·奧爾叢·古圖爾克問。“挖通一條坎兒井,少則需要幾年,多則幾十年,有的甚至是父親沒挖完,兒子接著挖,兒子沒挖完,孫子繼續挖,祖祖輩輩堅持下去,讓坎兒井源源不斷滋養著我們。”吐爾遜娜依動情地回答。

今年,吐魯番坎兒井成功入選2024年(第十一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入選名錄后,吐魯番組織了很多與坎兒井相關的旅游活動。依布拉黑姆·奧爾叢·古圖爾克贊不絕口,“挖掘坎兒井是古人的智慧,如今你們把這個聰明才智延續了下來,用更多巧妙想法讓坎兒井煥發新生命。”

“吐魯番比想象中更讓人驚喜。一天走過了兩個世界級的人類遺產,今天收獲滿滿。”馬來西亞詩華日報記者溫祥彬說,他拍攝了很多圖片和視頻,希望通過全媒體的方式,向馬來西亞民眾介紹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的中國新疆吐魯番。(王晶晶)

(責編:韓婷、楊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