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新疆:兩支民間樂隊合並后取名“石榴花”

2024年12月15日13:35 | 來源:新疆日報
小字號

冀國蘭調整好手中的橫笛,艾斯卡爾·吾甫爾調整好手中的口風琴,兩人默契地交換了一個“演奏開始”的眼神,其他不同樂器的演奏者也心領神會。於是,一首激情澎湃的《喜洋洋》傾瀉而出。

日前,記者走進新疆沙雅縣沙雅鎮團結社區居委會一樓大廳時,聽到樓上傳來陣陣絲竹管弦聲。團結社區黨支部書記張萬才說:“我們鎮的石榴花樂隊人員多才多藝,會的樂器種類多,可受老百姓歡迎了。這不,年底了,他們在排練節目呢。”

排練廳內,包括冀國蘭、艾斯卡爾在內的十來名中老年人一字排開,他們手中的彈撥爾、熱瓦普、二胡、板胡、笛子、手鼓、口風琴等樂器,合奏出一首首美妙的樂曲。

“我們這支樂隊以前是兩支樂隊,由於經常在一起切磋、演出,2021年7月合並到一起了。‘石榴花’這個名字,大家都非常喜歡。”沙雅鎮石榴花樂隊隊長艾斯卡爾說。他年輕時在沙雅縣文工團工作,退休后和幾名喜歡音樂的居民湊到一起,過起了“在音樂中重拾青春”的生活。

64歲的冀國蘭和艾斯卡爾一樣,有大把時間寄情音樂。他會演奏多種樂器,還懂樂譜、會唱戲。石榴花樂隊誕生之前,他牽頭組建了一支劇團性質的樂隊,以豫劇表演為主。艾斯卡爾帶的樂隊外出參加文藝比賽,請他去指導樂譜知識﹔他帶的樂隊下鄉演出,請艾斯卡爾出點子怎麼把節目演得讓各族人民都喜歡。漸漸地,兩支小樂隊變成了一支大樂隊。

石榴花樂隊成立之初隻有12名隊員,現在增加到了40名,最大的年逾七旬,最小的四十出頭。冀國蘭和艾斯卡爾均表示,大家湊到一起每天吹拉彈唱,原本為的是熱熱鬧鬧心裡高興,但融到一起互相學習,會的東西多了,碰撞出來的思想火花也多了。節目豐富又新穎,老百姓喜歡看,每周的演出排得滿滿當當。

“沙雅鎮有65個居民小區,我們一個小區一個小區送演出,再加上進農村、進單位、進企業、進學校、進茶館演出,一年能演100多場。這兩年,沙雅縣一些中小學校開設了戲曲班,請我們過去授課,我們的生活很充實、很快樂。”石榴花樂隊隊員王永峰說,3年前,作為專業豫劇演員的他被沙雅縣兩所小學聘為戲曲教師,領略到當地多元文化交融之美后,他決定不僅不回老家了,還把擅長打快板的妻子周維娥接到了沙雅。

石榴花樂隊裡,隊員們是居民眼中的“才藝明星”,也是“民族團結明星”。隊員麗薩汗·喀斯木以前跟著丈夫學唱豫劇,如今,她跟著周維娥學打快板。樂隊在演出中穿插了黨的政策、法律知識、文明新風宣講,麗薩汗利用自身熟練的國家通用語言和維吾爾語的優勢,參與到受群眾喜聞樂見的宣講課中。

在“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示范鄉鎮沙雅鎮,像石榴花樂隊這樣由多個民族組成、多元文化薈萃的文藝志願團體還有很多。沙雅鎮黨委書記楊劍介紹,近年來,全鎮在實施榜樣示范工程、文化引領工程、融情實踐工程、鑄魂凝心工程“四大工程”中,組建了“石榴籽”志願服務隊、“蒲公英”宣講隊等志願服務隊70余支,平均每個社區(村)都有十來支志願服務隊。這些志願服務隊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像蒲公英一樣遍地開花,促進了各族群眾共居、共學、共事、共樂。(張治立)

(責編:韓婷、楊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