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在伊犁》:伊犁是我的第二故鄉
“謹以此書獻給伊犁的、新疆的鄉親父老,我永遠不能忘記你,我的第二故鄉——伊犁!”近日,《在伊犁》新書發布暨研討會在北京舉行。該書作者、“人民藝術家”王蒙回憶起在新疆的點點滴滴,直言書寫新疆於他而言是一種深情。
從1953年創作《青春萬歲》開始,王蒙先后發表作品2000多萬字,被譯成30余種文字。不久前,筆耕不輟七十載的王蒙迎來90歲生日,進入耄耋之年的他依然擁有充沛的創造力。近日,記者通過《在伊犁》出版方——作家出版社了解到了這本書創作背后的故事,見証一次用文學書寫時代的生動實踐。
記錄伊犁所見所聞
1965年,王蒙來到伊寧市巴彥岱鎮。他和農民兄弟同吃同住同勞動,同跳麥西熱甫……這6年的經歷,成為他后來創作“新疆敘事”系列作品的寶貴源泉。寫於1983年至1984年間的《在伊犁》系列作品,正是以他的這段經歷為背景的。
作家出版社社長鮑堅介紹,《在伊犁》1984年8月由作家出版社首次結集出版。此次重新出版的《在伊犁》,在重新編輯修訂的基礎上,特別恢復了后續版本沒有使用的代序——《故鄉行——重返巴彥岱》一文。這篇文章寫的是1981年王蒙再回新疆時的故事。在離開新疆近兩年后,他重新回到了巴彥岱,見到了那些熟悉的農民兄弟,他們擁抱、流淚、大笑,圍坐在葡萄架下,品著剛摘的果子,互訴別情。王蒙將對這片熱土的深情化成筆端流淌的文字,也給新時代讀者了解新疆、認知新疆打開了一扇窗。
王蒙在后記中寫道:《在伊犁》,收篇幅長短不一的小說8篇,記載在伊犁的所見所聞所經歷的人和事。另一篇小說《鷹谷》,盡管寫的不是在伊犁的生活經歷,但因為寫法、事件、情緒與上述8篇一致,也被收錄在這本書裡。
“1965年至1971年,我在伊犁生活6年,也許這在我的迄今為止的經歷中佔的比例並不算大,但這一段經歷確實難忘、奇特、珍貴。”王蒙寫道,談論在伊犁的生活,喚起並互相補充那些記憶,寄托對伊犁的鄉親、友人的思念之情,快要成為他和家人談話的永恆主題。不論什麼時候談起來,都那樣興高採烈、感慨萬千,不但歷久不衰,而且似乎時間過得愈久,空間距離愈遠,那時的生活反而愈加凸現和生動迷人。
后來,王蒙到伊犁調研,又一次回到這片他曾用汗水澆灌過的土地,故地的發展變化令他欣喜,“我和阿卜都熱合曼老爹、赫裡其汗老媽媽住過的小土房子已經拆掉,現在是居民區的一條通道。筆直的道路和水渠,整齊的、成塊的新居民點,有條有理,方便漂亮。巴彥岱的農民弟兄們,安定了,輕鬆了,富裕起來了。”在后記中,王蒙提筆寫下:新疆各族人民的生活像天山上的明月一樣光亮飽滿。
新疆人民對我恩重如山
一個多月前,首屆新疆全民閱讀大會暨2024新疆書展在烏魯木齊舉辦,王蒙如約而至。
記者眼前的他,依然頭腦活躍、求知欲旺盛。在他身上,似乎有一股鮮活的生命力,生動詮釋了什麼叫作“青春不老”。
王蒙與新疆之間,生長著綿長繁茂的根系。
1963年底,風華正茂的王蒙告別北京,舉家來到新疆。盡管要面對諸多不同,但他依然興奮不已:一個闊大雄渾、大不相同的地方就要到了。
在新疆的16年裡,王蒙先是成為自治區文聯的一名編輯,后來又走到鄉村,和鄉親們掄起坎土曼、挖過地窩子,手上的繭結了一層又一層﹔曾坐在鍋灶前,學著把金黃的包谷馕掰成小小的碎塊,泡在奶茶裡……在那段最困難的時光裡,巴彥岱的父老鄉親成了他的知己。王蒙堅信:作家深入生活,要與各族人民心連心,要與人民“戀愛”。
“話換話,心交心”,他像一塊海綿,盡情地吸收著新疆人民生活的汁液。於是,在他的書中,讀者看到了讓人哭笑不得的穆罕默德·阿麥德、野心勃勃的依斯麻爾、智慧老者穆敏老爹、熱烈淳朴的愛彌拉姑娘等眾多讓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形象。
1979年,王蒙帶著不舍離開新疆,30多位各族朋友到火車站送別他時,他落了淚。他當時堅信,還會頻繁回來,這是終生的緣分,是刻骨銘心的愛。
回到北京后,王蒙以噴薄之勢再次開啟文學和人生的新篇章,新疆遼闊大地上色彩豐盛的生活,早已融為他積極樂觀、幽默自信的生命底色,更成為他廣饒多姿的文學創作資源。
2015年,王蒙創作的《這邊風景》獲得第九屆茅盾文學獎。一位評論家說,這本書是展示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伊犁各族百姓生活的“清明上河圖”。書中,不僅能看到新疆獨特的壯麗景色、風土人情,大到衣食住行、婚喪嫁娶,小到如何打馕、做抓飯,還有普通人善良美好、真誠熱情的故事。跨民族的友誼,如同春風化雨般滋潤著作家的心田。
王蒙常常說新疆人民對他恩重如山。過往,他曾在多個場合提到一個小故事:1971年,因為工作調動,王蒙離開巴彥岱前往烏魯木齊,分別時,一位名叫阿西穆·玉素甫的老支書拉著他的手說,“不要有什麼顧慮。放心大膽地去吧!如果他們不需要你,我們需要你。如果他們不了解你,我們了解你。你隨時可以帶著全家回來,我這裡時刻為你准備著。”
離開40多年來,王蒙回新疆近40次,這讓他覺得新疆並未變得遙遠。當重新審視自己寫新疆的作品和在新疆的16年時,他多次感嘆:“即使在我們的生活變得沉重的年月,生活仍然是那樣強大、豐富、充滿希望和勃勃生氣。真是令人驚異,令人禁不住高呼:太值得了,生活!到人民裡邊去,到廣闊而堅實的地面上去!”
民族團結的生動見証
有人說,《在伊犁》這部作品能夠時隔40年再版卻力量不減,究其原因,是作家對一方土地和人民的真情實感,是一次文學援鄉的深情書寫。
中國作協黨組成員、副主席吳義勤評價,《在伊犁》的藝術魅力來自生活和人民,書中那些栩栩如生、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都是作者堅守人民立場,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通過獨特的藝術構思和寫作手法創造出來的典型,他們身上傳遞出的勤勞、善良、堅毅,他們對生活保有的樂觀和熱愛,激勵一代又一代讀者發現生命之真、人性之善、生活之美。
“閱讀這部書之后,最大的感受就是,隻要你用文學的眼睛去看世界、用文學的情懷去寫世界,所有的經歷其實都是財富。伊犁或者整個新疆,對王蒙而言正是如此。”中國作協副主席閻晶明表示,《在伊犁》是新疆民族團結的生動見証,作品所寫的雖然是過去的歲月,但在今天看來,仍然具有很強的啟發性和現實意義。
作家出版社多年來出版了王蒙的《加拿大的月亮》《蘇聯祭》《青狐》《笑的風》《從前的初戀》等20多部作品,《在伊犁》便是其中之一。“我國有著極為豐富的文學資源,多民族語言文學構成了豐富的圖景。期待更多作家和文學愛好者,為這個偉大時代奉獻更多的精品力作。”鮑堅說。
新時代以來,王蒙、劉亮程、李娟等作家和文學工作者,把手中的筆和新疆這片沃土的脈搏心跳緊緊貼合在一起,為人民抒寫、為人民抒情、為人民抒懷,創作出一部部優秀題材文學作品,極大豐富了中國當代文學版圖,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貢獻來自文學的力量。
王蒙在《在伊犁》新書發布暨研討會上分享了這樣一段話:“在寫作這些小說的過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我們是民族共同體,我們是命運共同體、價值共同體、歷史共同體、文化共同體,是生活的共同體,也是文學的共同體……這種共同體的深情,也許是40年后再出《在伊犁》的意義所在。”(劉萌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