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格達之子”樂隊點燃天山腳下的音樂夢
“天山腳下我的家鄉,空氣清新鳥語花香。生活無憂身體健康,幸福歌聲處處唱響……”11月7日,烏魯木齊市達坂城區阿克蘇鄉文化站內,悠揚的旋律響起,幾名身著傳統民族服飾,手持冬不拉、庫布孜、吉他等樂器的農牧民正放聲歌唱——這是一支由各族農牧民組成的樂隊,名叫“博格達之子”,他們用音樂講述著家鄉的故事,成為當地家喻戶曉的明星。
49歲的葉爾波力·哈裡旦是阿克蘇鄉文化站站長,也是“博格達之子”樂隊隊長。在他心中,家鄉達坂城是孕育音樂的沃土,“西北民歌之父”王洛賓的經典之作《達坂城的姑娘》早已將這片土地的美麗傳唱至國內外。2011年,在鄉政府的積極倡導與支持下,葉爾波力滿腔熱情地籌備樂隊。他穿梭於各個鄉村間,邀請熱愛音樂的村民加入,“剛開始村民們挺羞澀,擔心自己的歌不足以登上舞台,我便耐心地與他們溝通,鼓勵他們。”
葉爾波力的真誠與熱情感染了大家,他們最終組建了一支十余人的隊伍,其中既有演唱經驗豐富的老人,也有初出茅廬的年輕人,不同民族、不同年齡段的音樂愛好者,因為共同的音樂追求凝聚在一起。“樂隊名為‘博格達之子’,是因為家鄉背靠博格達峰,我們對這座大山有著深厚的情感。”葉爾波力解釋道。
葉爾波力深知,音樂不僅是娛樂與放鬆的方式,也是一種傳遞情感與信息的重要媒介。所以,樂隊成立后,唱什麼內容的歌,成為他們常討論的話題。
阿克蘇鄉的牧民經常在山中放牧,參加文藝活動機會較少。葉爾波力看到了這一點,於是希望通過音樂將黨的政策、家鄉的發展變化以及溫暖人心的故事,傳遞給每一位牧民。“我們樂隊首次登台獻唱的是哈薩克族經典民歌《可愛的一朵玫瑰花》。我將部分歌詞改編,將黨的最新政策和重要會議精神融入其中,既保留原有的民族風情,又增添鮮明的時代色彩。”葉爾波力說,他們改編的歌詞貼近牧民生活,用阿肯彈唱或者流行音樂的方式演唱,再結合舞蹈表演,讓演出易於被觀眾喜愛。
經過多場演出,“博格達之子”樂隊逐漸被村民熟知。“我們積極動員村民加入樂隊,通過組織農牧民學習樂器、演唱技巧等方式,先后有50余名村民參加了培訓,農閑之余,誰有時間就加入樂隊演出。”葉爾波力說,靈活的人員調配方式,為樂隊持續注入新鮮血液,也激發了村民們的參與熱情。
55歲的牧民阿德力江·哈布力哈就是樂隊一員。他在學習過程中,逐漸掌握了電子琴的演奏技巧。“為他人帶去歡樂,也讓我感到無比快樂。在樂隊中,我還能不斷學到新知識,結識新朋友。樂隊就像是我的第二個家。”他說。
“如今,我們樂隊每年演出20余場,年齡最小的成員僅6歲,最大的65歲。”葉爾波力說,今年阿克蘇鄉還組建了“博格達之子”舞蹈隊,吸引村民參與,極大地豐富村民們的業余生活,“明年,我們希望能登上更大的舞台,比如參加央視的《星光大道》節目,讓更多人見証我們的鄉村文化魅力。”(宋海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