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兵團二師鐵門關市“沉睡”鹽鹼地變身“新糧倉”

2024年11月12日11:38 | 來源:兵團日報
小字號

鹽鹼地上,水稻金黃。伴隨著轟隆隆的機車聲,收割機開足馬力穿梭在稻田裡,脫粒后的稻谷從收割機傳送管中傾瀉而下……日前,兵團二師二二三團1700余畝海水稻迎來豐收,經新疆農墾科學院等單位組成的專家組對其中120畝示范田進行測產,平均畝產達505.1公斤!這是二師鐵門關市重度鹽鹼地水稻畝產首次突破千斤大關。

“大家看,這株水稻穗粒數在80粒以上。從每畝有效穗數、每穗總粒數、每畝結實率、稻谷千粒重等指標來看,這塊稻田收成非常好,重度鹽鹼地能達到這個產量實屬不易,具有重要的示范推廣意義。”新疆農墾科學院研究員徐紅軍手拿一株稻穗,對現場的專家和職工群眾說。

二二三團位於天山南坡沖積平原向陽坡,降水量少、蒸發量大、土地鹽鹼化程度高。自2022年起,二師鐵門關市與袁隆平青島海水稻團隊合作,將海水稻種植引入團場,運用該團隊鹽鹼地稻作改良技術,發揮耐鹽鹼水稻品種優勢,進行鹽鹼地綜合開發利用試驗。

據了解,海水稻具有抗旱、抗澇、抗倒伏、抗病虫害、耐鹽鹼的特性,相比傳統耐鹽鹼品種水稻,能在土壤鹽分3‰至12‰、土壤pH值8以上的中重度鹽鹼地生長。

“我們依托‘四維改良法’,將物聯網系統、土壤定向調節劑、植物生長調節劑及抗逆性水稻四大要素進行組合配套,針對目標土壤量身定制出最優解決方案。”袁隆平青島海水稻團隊技術總監蘇全曉告訴記者,種植海水稻3年后,二二三團重度鹽鹼地土壤鹽分從24‰降到3‰,得到了有效改良。

記者了解到,新疆超過三分之一的耕地存在不同程度的鹽鹼化,鹽鹼荒地面積約佔全國的三分之一,僅二師鐵門關市就有鹽鹼地47萬余畝。在新疆開展鹽鹼地治理,向鹽鹼地要糧食、要潛能,意義重大。

“通過海水稻示范種植,將廢棄的鹽鹼地和鹽鹼水利用起來,實現了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我們將進一步總結經驗,持續擴大海水稻種植面積,讓更多‘沉睡’的鹽鹼地變身‘新糧倉’。”二師鐵門關市農業發展服務中心高級農藝師王映山表示。(陳瓊、李嘉成)

(責編:陳新輝、楊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