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獅少年”舞動喀什噶爾——龍獅文化為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注入新動能
2024年喀什地區首屆龍獅競賽在伽師縣舉行,參賽選手在表演舞龍(攝於10月20日)。張多慶攝
“什麼是舞獅?”
“我們的祖先害怕年獸,所以套上威風凜凜的獅頭,驅趕年獸,也順帶驅散了我們心中的恐懼。”
這是動畫電影《雄獅少年》裡的一句台詞。也是12歲的阿布都拉·木薩江每次舞獅,戴上獅頭時會想到的話。“那時候,我覺得自己就是一隻勇敢的獅子。”他說。
龍獅運動,是我國優秀的民間傳統藝術,融合了舞蹈、音樂、武術等元素。舞龍舞獅象征著興旺和吉祥,富有濃厚的民族色彩和獨特的傳統藝術性,是中華民族璀璨文化的精華。凡有節慶活動,必有舞獅助興。2018年開始,在廣東省對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揮部牽線搭橋下,龍獅運動這一興盛於祖國南方的文化瑰寶來到喀什,舞出了一支支本土隊伍,為各民族間交往交流交融注入了文化新動能。
南疆少年愛上舞龍獅
“看,那個小獅頭,是我兒子。”10月20日,伽師縣英買裡鎮英買裡村村民木薩江·肉孜指著舞台上跳躍、舞動的阿布都拉一臉驕傲。
這一天,2024年喀什地區首屆龍獅競賽在伽師縣舉行,來自喀什市、伽師縣、疏附縣、葉城縣及圖木舒克市的50支參賽隊競逐“獅王”。阿布都拉所在的伽師縣第四中學代表隊獲得青年乙組(16歲以下選手)冠軍。
得知兒子要比賽,木薩江夫妻從英買裡村趕來給他加油打氣。阿布都拉結束表演后,木薩江拍著他的肩膀說:“兒子,你太棒了!”
父親的贊賞,讓少年的嘴角不自覺上揚。
2023年,來到伽師縣第四中學讀書的阿布都拉,在學校舉辦的一場運動會上看到學長們的龍獅表演,被深深吸引。“他們充滿力量感、節奏感,又有藝術的美感,我太喜歡了。”阿布都拉說。
阿布都拉主動找到在學校負責龍獅運動的教練王杰,提出自己想當獅頭的想法。王杰是甘肅人,2017年大學畢業后來到伽師縣第四中學工作。2018年,伽師縣開始在部分學校試點推廣龍獅運動,上大學時學習武術專業的王杰成為伽師縣第一批龍獅運動教練。
“每年報名參加龍獅隊的孩子很多,我們會進行嚴格選拔。”王杰說。最終,阿布都拉因良好的靈敏度、體能以及對龍獅動作的悟性,如願成為學校龍獅隊一員。每天一節的訓練課,是他和隊員們最高興的時候。
鼓手阿布都卡迪爾·西爾艾力從小學四年級開始接觸舞獅,由衷地熱愛這項運動。每一次訓練,他幾乎是第一個到達場地,不厭其煩地練習鼓點。“鑼镲跟著鼓點,鼓點跟著獅頭,不能亂。”阿布都卡迪爾說。
最近,獅頭阿布都拉開始練習上肩,這對獅尾伊拉力努爾·艾力的體能要求變高。“我得站穩,不讓他掉下來。”伊拉力努爾說。
打鑼的女孩開德爾牙·庫爾班、打镲的男孩羅家成……他們在舞獅中學會了團結協作,增強了體魄,提升了自信。在廣東援疆的推動下,伽師縣、疏附縣和圖木舒克市幾乎每個學校都有龍獅隊,他們對這項運動的熱愛純粹而熱烈。
2024年喀什地區首屆龍獅競賽在伽師縣舉行,來自喀什市、伽師縣、疏附縣、葉城縣以及圖木舒克市的50支參賽隊競逐“獅王”(攝於10月20日)。張多慶攝
粵新龍獅隊伍交流密切
“腳步要穩,節奏要准。”10月28日,疏附縣第一中學舞獅隊教練麥麥提艾力·吐拉克帶著孩子們進行日常訓練。
疏附縣第一中學代表隊也參加了在伽師縣舉行的比賽,獲得了青年甲組(16歲以上選手)冠軍。麥麥提艾力說,孩子們每日勤學苦練,曾獲得“麓湖山杯”中國民族民間南獅公開賽“全國少數民族最佳表演獎”等十幾個獎項。現在,這支龍獅隊是全縣基本功扎實、能完成高難度動作的隊伍。
這些成果得益於廣東援疆的傾情投入。2018年以來,廣東省對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揮部和廣東省體育局統籌協調,多次選派專業舞獅教練到喀什地區開展培訓工作。2023年4月,第十批廣東援疆干部人才進疆以來,通過舉辦龍獅賽事、開展培訓等方式推動粵新兩地龍獅隊伍的交流。
今年是廣東省佛山市南海黃飛鴻中聯電纜武術龍獅協會教練黃志均到伽師縣進行龍獅培訓的第四年。時間最長的一次,他在伽師縣住了3個月,對這裡的學校、企事業單位、農村龍獅愛好者進行培訓。
“舞龍舞獅在廣東司空見慣,但在南疆還是很新鮮,學員們學習積極性很高,今年我發現他們的技術越來越好了,平時肯定沒少練。”黃志均說。
除了請進來,廣東援疆也組織喀什地區的教師、學生走出去,到廣州市、佛山市等地參觀、參加比賽,近距離感受傳承和發展中的龍獅運動的魅力。
今年夏天,王杰帶著伽師縣8名學生到佛山市參觀學習。在走訪了五六所學校后,他感慨地說:“太羨慕那裡舞龍舞獅的氛圍了,從幼兒園開始畫龍畫獅子,到大學表演龍獅,培養體系非常健全,我們還有非常大的進步空間。”
“接下來,廣東援疆會持續發力,以龍獅文化為‘小切口’推動文化潤疆實現‘大變化’,讓以舞龍舞獅為代表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喀什扎根,以精彩的演出打動各族群眾,浸潤人心。同時,以舞龍舞獅為載體,推動粵新兩地加強文化交流交融,增進民族團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廣東省對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揮部副總指揮林錫江說。
文化春雨浸潤各族群眾心田
伽師縣夏普吐勒鎮的周五巴扎日相較於其他巴扎日有一個亮點,那就是舞龍舞獅表演。
10月18日,鑼鼓聲中,兩隻醒獅時而高高躍起,時而翻滾扑地﹔金色與紅色長龍蜿蜒盤旋、翻騰起舞。
“這些表演者身手矯健,一點也不像業余愛好者。”看著夏普吐勒鎮托什坎拉村龍獅表演隊的精彩演繹,前來逛巴扎的伽師縣居民張宛如說。
托什坎拉村龍獅表演隊於2021年成立。在廣東援疆資金的支持下,當地組織免費的舞龍舞獅技藝培訓,吸引了很多村民加入,多次參加喀什地區和伽師縣的表演活動。
“隊伍一開始隻有10名成員、1條龍,現在有32名成員、3條龍、25隻獅子,表演技巧和形式也在不斷創新。”托什坎拉村龍獅表演隊隊長帕提古麗·阿布力米提說。
今年初,廣東援疆故事微電影《有夢可成獅》上線。電影講述了疏附縣一群少年,在廣州援疆教師魏開源悉心指導下,勇敢追逐舞獅夢的故事,展現了粵新兩地以熱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紐帶,締結深厚情誼的努力。
舞龍舞獅文化像春雨,浸潤了喀什地區各族人民心田,也讓廣州與喀什兩地人民在共同的文化熱愛中增進了解與親近,進一步加深情誼,促進文化交流與融合。
“第一次看到南疆的孩子表演舞獅,我被他們的精氣神震撼了。”伽師縣教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歐雲開回憶2023年剛從佛山市來援疆時,看到伽師縣學生表演舞獅的感受。此后,她在調研過程中,更加感受到了當地青少年對龍獅運動的熱愛。
如今,龍獅運動在南疆大地方興未艾。
廣東援助的伽師縣和疏附縣接觸舞龍舞獅早,水平已經走在喀什地區前列。雖然外出交流后他們深感差距,但他們依然是喀什地區其他縣市仰慕的對象。
“伽師縣和疏附縣的隊伍表演得太好了,我們的隊員都很后悔沒有早一點進行訓練。”參加了2024年喀什地區首屆龍獅競賽后,葉城縣文化館館長馬剛說,“我們已經把舞龍舞獅列入冬季培訓班課程,要讓更多人了解和喜歡上這項運動。”
【編輯手記】文化交流 浸潤心田
12歲的舞獅少年阿布都拉·木薩江,戴上獅頭時會覺得自己就是一隻勇敢的獅子。事實上,在他這種感性認識深處,他心裡早已種下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種子,正在不斷茁壯生長。
在廣袤的中華大地上,廣東和新疆雖相隔萬裡,但都承載著中華民族豐富的歷史文化和獨特的地域風情。加強廣東與新疆的文化交流,對於促進兩地的共同發展、進一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廣東與新疆的文化交流,也是全國各兄弟省區市廣泛開展文化交流的一個縮影。
加強各兄弟省區市的文化交流,能夠促進兩地人民的相互了解和認同。通過文化交流活動,如文藝演出、民俗展示等,兩地人民可以增進彼此之間的情感聯系。這種相互了解和認同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基礎,能夠讓兩地人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我們都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一員,共同創造著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
加強各兄弟省區市的文化交流,對於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具有重要意義。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的根和魂,是中華民族團結奮進的精神紐帶。全國各地具有地方特色的優秀傳統文化,都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加強交流,可以促進各地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共同挖掘和保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瑰寶,讓這些寶貴的文化遺產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文化交流還有助於推動各地之間的經濟發展。一些地方在經濟發展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技術,而一些地方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特色產業。通過文化交流,可以促進兩地在經濟領域的合作與交流。這種經濟上的合作不僅能夠實現互利共贏,還能夠為兩地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進一步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文化交流是促進民族團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有力舉措。“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讓我們攜手共進,凝心聚力推動中華優秀文化繁榮發展,共同譜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篇章。(加孜拉·泥斯拜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