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疆展演聚百花 踏歌起舞宴天山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10月27日晚,隨著江蘇省演藝集團在烏魯木齊文化中心演出經典舞劇《記憶深處》,為期一個多月的2024年度新疆與援疆省市舞台藝術作品交流展演畫上圓滿句號。
為什麼要引進這麼多優秀劇目?為什麼要加快新疆文藝“走出去”的步伐?答案在劇場內的熱烈掌聲中,在藝術家們的精彩表演中,在以藝為媒的交往交流交融中。
以文化人,更能凝結心靈。來自湖北、河南、河北、浙江、江蘇、江西等地的11部優秀舞台作品相聚在新疆,用舞台藝術之美展現中華文化之美,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以藝通心,更易溝通世界。大型音舞詩畫《掀起你的蓋頭來——新疆是個好地方》第二輪全國巡演,歷時45天、跨越7省、精彩奉獻10余場演出,將“歌舞之鄉”這張名片擦拭得更加閃亮。
佳作匯聚
加快“引進來”“走出去”
“許多年過去了,這座城市從來沒有忘記那些為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而犧牲的英烈……”一段滿腔熱忱的旁白,將觀眾的思緒拉回到解放前夕的上海。9月20日晚,雜技劇《戰上海》亮相2024援疆省市精品劇目展演的舞台,引起人們對家國情懷的深切共鳴。
“《戰上海》帶給我的不僅是感動,更是思考,不論上海戰役還是抗日戰爭,無數革命先輩在極端艱苦的條件下,歷盡苦難,淬火成鋼,靠的是堅定的理想信念。”觀眾瑪麗亞·吐爾迪說,有段台詞讓她印象深刻——“他們的理想不滅,他們的信仰不變,他們是人民心中永遠的豐碑。”
自8月31日起,來自援疆省市藝術院團的11部精品舞台劇目、22場演出,在天山南北掀起了一波波文藝浪潮,各族觀眾在一場場展演中,感受時代巨變中所承載的中華民族精神血脈。
“洛神活了”“大國底蘊”“這才是國寶的正確打開方式,是歷史遺存時尚表達的示范”……由鄭州歌舞劇院打造的舞劇《水月洛神》在哈密上演后引發關注,熱評背后是新疆各族觀眾對中國傳統文化的高度認同。
“好的作品觀眾看了會受觸動,會口口相傳。”鄭州歌舞劇院副院長婁冰冰說,正如一位新疆觀眾所說,《水月洛神》觸動了每一位國人內心對於傳統文化、歷史傳說、藝術審美的鐘情與厚愛,也有文化自信的身影。
“2024年度新疆與援疆省市舞台藝術作品交流展演,是自治區重點打造的文化交流品牌項目,舉辦規格高、涉及范圍廣、作品質量高、影響力大,既推動新疆文藝的實踐與發展,繁榮了新疆文藝的百花園,也豐富了祖國的文化寶庫,還增進了文化認同、促進了心靈契合。”自治區黨委宣傳部文藝處工作人員介紹,該項目計劃用兩年時間,邀請一批援疆省市優秀舞台藝術作品來疆演出,同時組織新疆優秀舞台藝術作品赴援疆省市演出,請得進來,走得出去。
7月15日,由新疆藝術劇院等院團百余人組成的演出團隊,從烏魯木齊出發,拉開了音舞詩畫《掀起你的蓋頭來——新疆是個好地方》奔赴7個援疆省市全國巡演的序幕,歷時45天、精彩奉獻10余場演出,所到之處,這場音納眾樂、舞展精魂、詩訴千年的視聽盛宴,贏得了現場觀眾和觀看直播網友的熱烈反響、熱情點贊。
在一次次“走出去”中,新疆文藝工作者開闊了視野,汲取了各地優秀的經驗。“這次全國巡演對我們來說也是一次文化探親之旅。演出之余,大家參觀了各省的博物館、美術館等,收獲豐厚。作為中華民族大家庭的一員,要互相了解彼此的文化特點,才能增強自身的藝術修養,開闊藝術創作的眼界,在文化交流交融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新疆藝術劇院歌舞團黨委書記黃適遠說。
繁花綻放
促進文化交流互鑒
新疆大地,因為這場藝術盛宴,優質文化資源有了直達基層的渠道和載體。
人聲鼎沸的阿圖什市足球公園裡,來自江西歌舞劇院的藝術家們通過舞蹈《趕魚》與《鶴舞》,分別勾畫出鄱陽湖群魚嬉戲、漁者歌樂和曼妙鶴舞的景象﹔由山東演藝集團、濟南市兒童藝術劇院聯合出品的兒童劇《我的麥哲倫海峽》在喀什大學(新泉校區)劇場精彩上演,受到當地師生的熱烈歡迎……展演期間,除了烏魯木齊各大劇場,多家藝術院團又前往南北疆的鄉村和社區巡演,讓文藝之光照亮基層每一個角落。
阿圖什市民吐尼亞孜·達吾提用“拍紅了巴掌,喊啞了嗓子”來形容看演出的興奮,他說:“我看了江西藝術家的表演,被當地的風土人情、文化地標深深感染,美得無與倫比。”
“我好幾個舞蹈群裡的朋友很關注這次展演活動,不僅能看到傳統文化與現代時尚交融貫通的藝術精品,還能領略到國內一流的舞台效果,讓人耳目一新。”新疆舞蹈家協會會員甫爾哈提·巴哈德爾說,《水月洛神》曾榮獲中國舞蹈“荷花獎”,《屈原》曾入選文旅部2023年新時代舞台藝術優秀劇目展演項目……這些“大名鼎鼎”的劇目,平時隻在電視上、視頻裡看過片段,現在,在家門口就能看到。
“特別忙!”烏魯木齊京劇院負責人郭永紅這樣描述展演期間的工作狀態。今年9月以來,烏魯木齊京劇院的演出達20余場,“剛剛送走雜技劇《江湖》的兩場演出,就要迎接經典黃梅戲劇目《女駙馬》的上演。”郭永紅說,演出市場的活躍,更能激發文化創新活力,讓創作團隊不斷推陳出新,促進新疆演出市場繁榮發展。
江西風情歌舞《贛風》以絢麗的江西風景、雄偉的滕王閣、古色古韻的景德鎮瓷器為依托﹔河北雜技劇《江湖》以吳橋雜技歷史為背景,再現了吳橋雜技藝人闖蕩江湖、行俠仗義的人生百態……文藝精品繁花競放,讓新疆各族觀眾對“中華文化博大包容”產生具象化的認知。
藝術的深沉力量涌動在各族群眾心中,這種力量形成人心凝聚、團結奮進的強大精神紐帶,成為滋養中華民族精神家園的重要源泉。
立體宣傳
打造文化交流品牌
旋轉舞台上,建筑學家梁思成、著名詩人徐志摩、哲學家金岳霖共同品讀著上世紀30年代冰心創作的小說《太太的客廳》,拉開了話劇《再見徽因》線上的演出序幕。“這部劇讓我重新認識了民國傳奇才女林徽因,尤其是演出后半段,她不顧重病與艱辛,與梁思成考察古建筑,提出北京城市建筑保護和改造方案,讓我看到了時代背景下,一代知識分子的精神風骨。”一位網友線上觀演后評價。
浙江演藝集團副總經理、浙江話劇團總經理余斌介紹,由該團帶來的兩部話劇《思凡·陸小曼》《再見徽因》線上直播備受矚目,吸引了45萬人次在線觀看,“‘雲觀看’突破演出場所、時間、空間的限制,讓更多觀眾享受觀演樂趣。”
數據顯示:展演以來,各劇目累計觀演群眾達2.4萬人次,上座率達98%,其中話劇《屈原》、舞劇《水月洛神》、雜技劇《戰上海》更是出現了“一票難求”的現象。
本次展演運用“大屏小屏”“線上線下”立體式傳播形式,在烏魯木齊市110余塊戶外大屏、3800余個公交和地鐵移動電視、1.3萬個出租車頂燈和公交車尾屏,以及抖音、快手、小紅書等網絡平台,同步刊播演出海報、視頻、信息等宣傳內容,新華網、天山網等媒體刊發宣傳稿件30余篇,閱讀量562萬人次。部分劇目開展線上展播,眾多觀眾、網友參與討論。
新疆評論家協會會員楊恰說,2024年度新疆與援疆省市舞台藝術作品交流展演是文化潤疆、服務人民的重要舉措,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成功實踐,對新疆文藝創作特別是用舞台藝術作品講述新疆故事、抒發人們情感、展現“歌舞之鄉”魅力提供更多創作思路和方案,促進了新疆文藝事業和文化產業的繁榮發展。(劉萌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