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救死扶傷,從此他鄉亦家鄉

2024年10月18日09:31 | 來源:新疆日報
小字號

“來新疆14年了,新疆的醫療條件發生了很大變化,包括醫療設施、就醫便利性等方面,每一項改變都深刻而顯著。”10月12日中午,仇立春在忙碌的問診結束后接受採訪時說。

作為可克達拉市人民醫院副院長,他肩負的職責比初來乍到時更大。10余年間,仇立春6次主動申請延長援疆服務期限,並在可克達拉市安家,去年他將工作關系正式遷移到可克達拉市。“我們繼承老一代兵團人的光榮傳統,同時也受到新時代援疆干部楷模的激勵,我想留下來,為建設邊疆貢獻自己的力量。”他說。

仇立春雖在新疆度過十余載春秋,但他鄉音未改。“我來自蘇北革命老區鹽城,我親眼目睹貧困地區農村百姓面臨的求醫困境。”自成為一名醫生起,他就立志要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盡己所能,以合理的成本治愈疾病。2010年,仇立春響應號召赴疆工作,跨越千山萬水來到兵團四師醫院,擔任院長助理及骨外科副主任。在最初抵達的1年多時間裡,他憑借精湛的醫術,完成包括脊柱手術、脊柱微創手術、髖關節和膝關節置換手術以及創傷類手術在內的200多例復雜手術。

“新疆地域遼闊,許多患者因為居住偏遠,難以及時獲得必要的醫療服務。”仇立春說。他和同事常深入基層,將醫療服務直接送到那些最需要幫助的群眾身邊。在他們的巡診旅程中,遇到過一位102歲高齡的老人,她因股骨粗隆間粉碎性骨折而遭受著巨大的痛苦,因老人年事已高,手術風險極大,當地沒有醫生能完成這一手術。“老人的年齡大,身體機能也較差,髖關節置換手術的難度也相應增加,但不進行手術,老人的生命可能會受到威脅。”仇立春經過深思熟慮,決定為老人實施人工半髖關節置換術。

手術后的夜晚,仇立春沒有合眼,他頻繁地前往病房查看老人狀況,“當老人康復出院后,我們去她家回訪,她還顫顫巍巍地為我們切西瓜。那西瓜的甜味,我至今難忘,這是患者對我們工作的認可。”

近年來,仇立春還參與到“光明行動”公益項目中,並成功幫助超過50位白內障患者重獲視力。他與蘇州大學附屬理想眼科醫院建立緊密合作關系,還攜手“看見吳中”公益基金會,共同搭建起一座愛心橋梁,為33名患者免費實施眼角膜移植手術。仇立春說:“每當見証患者重見光明的那一刻,他們臉上綻放出由衷的笑容,那份喜悅與感激之情,也深深感染了我們每一個人。”

援疆期間,仇立春還牽線搭橋,促成江蘇鎮江市的14家醫院與可克達拉市的多家醫院建立結對共建關系,強化醫療合作網絡。同時他還倡議創立“小援疆”模式,自2018年起,每年精心選派10名鎮江市的醫療專家和骨干醫生,前往可克達拉市的醫院進行為期半年的對口支援。

可克達拉市人民醫院創傷外科主任鄭勇,便是醫療人才培養模式的受益者之一,“在仇老師的悉心指導下,我學到許多醫療實踐知識,如今我已能獨當一面。鎮江市的醫療援疆,讓我們在成為優秀醫生的道路上走得更遠。”

如今的可克達拉市發展欣欣向榮,仇立春已愛上這座充滿魅力的邊疆小城。“未來,我將繼續發揮我的專業所長,引進更多醫療人才來這裡工作,為邊疆醫療事業培養出一批批技術精湛、心懷大愛的醫療人才。”仇立春說。(宋海波)

(責編:陳新輝、楊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