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檢察公益訴訟助庫木吐喇石窟再續傳奇

2024年10月17日10:39 | 來源:新疆日報
小字號

今年4月,檢察官利用無人機巡查庫木吐喇石窟保護情況。石榴雲/新疆日報記者王晨攝

庫車市以西,渭干河東岸,卻勒塔格山崖壁之上,庫木吐喇石窟靜靜佇立。石窟中,絢麗多姿的壁畫、彩塑,不同文字的題記、題刻和榜題,靜靜訴說著歷史的厚重與人類文明的輝煌。

時光荏苒,滄海桑田。庫木吐喇石窟保護“朋友圈”裡,一抹檢察藍悄然融入,讓綿延一千多年的文化瑰寶再續傳奇。

石窟頻遭水患

金秋十月,陽光溫柔地洒落,庫木吐喇石窟煥發出別樣的神秘與美感,微風拂過其腳下的渭干河,水中的五連洞倒影隨波蕩漾,傳遞著歷史的記憶和曲折而深沉的故事。

清晨,自治區克孜爾石窟研究所庫木吐喇石窟工作站巡查員艾木都拉·阿山開始了一天的巡查工作,他認真檢查石窟及周圍環境,讀取水位監測數據。雖然日復一日干著同樣的工作,但每次走在石窟的角角落落,艾木都拉都仿佛置身藝術殿堂,會在心底稱贊,中華文化真了不起。

庫木吐喇石窟是一處佛教石窟群,現存有編號的洞窟122個,保存著2000多平方米的壁畫,1961年被列為全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中,第68號至72號洞窟在岩壁上並列開鑿,由走廊相連,形成庫木吐喇石窟的地標“五連洞”,其腳下不遠處便是涓涓流淌的渭干河。站在遠處瞭望庫木吐喇石窟,水映連洞的景觀堪稱一絕。

據了解,庫木吐喇石窟開鑿的時代從公元5世紀一直延續至公元14世紀,歷經歲月洗禮,留下的壁畫等珍寶雖飽經滄桑,筆墨賦色卻依然精美絕倫,令人陶醉。歷來研究庫木吐喇石窟的專家學者一致認為,其藝術、歷史、科學、文化價值,彌足珍貴。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庫木吐喇石窟附近建成渭干河攔河樞紐。“該攔河樞紐於1966年開始建設,1970年投入使用,兼具生態、防洪、灌溉、發電四大功能。”阿克蘇地區渭干河流域管理局副局長蔣慶華說。

發電需要蓄水,蓄水使得水電站前池水位升高和泥沙淤積,水漫石窟時有發生。“庫木吐喇石窟岩體是砂礫岩,特別脆弱,被河水沖刷后留下一道道溝壑,相關部門及時對岩體進行了加固,否則洞窟的穩定性就很差了。”自治區克孜爾石窟研究所副研究館員、庫木吐喇石窟工作站負責人周智波說。

打響“石窟保衛戰”

多年來,相關部門已投入大量資金用於庫木吐喇石窟保護,但由於歷史遺留問題,保護工作具有艱巨性、復雜性。

2020年5月,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向自治區人民檢察院移交庫木吐喇石窟受水害案件線索。從此,新疆三級檢察機關協同文物、水利、自然資源等多部門協同發力,打響“石窟保衛戰”。

自治區人民檢察院辦案團隊多次前往庫木吐喇石窟實地調查,發現石窟除了水害,還面臨工業污染的威脅。“旁邊的煤焦化企業距離石窟隻有1.5公裡,排放的廢氣飄進石窟,其中的二氧化硫接觸到壁畫,可能對壁畫造成損害。”周智波說。

危害疊加、牽涉面廣,自治區人民檢察院及阿克蘇地區分院、庫車市人民檢察院等三級檢察機關開展一體化辦案。

“辦案要用証據說話。”自治區人民檢察院公益訴訟檢察部主任買買提艾力·瑪合木提說,辦案團隊調用阿勒泰地區檢察機關技術骨干,借助衛星遙感、無人機等技術開展調查,發現由於頻遭水害,石窟多處地基塌陷,內部也有多處水流沖擊的痕跡。

此外,庫木吐喇石窟建設控制地帶邊緣,坐落著新和縣某煤焦化企業,每日排放大量工業廢氣,廢氣中的硫化物隨空氣進入石窟群,附著在壁畫表面,可能導致壁畫變色、褪色。

2021年至2022年間,新疆檢察機關組織文物、水利、自然資源等部門及相關企業磋商座談近10次,共同探尋庫木吐喇石窟保護治理最優解。

治理,需要最大化平衡經濟建設與文物保護之間的關系,談何容易。

石窟被淹,與發電站前池水位控制有關。然而渭干河攔河樞紐已經運行50余年,設備落后、功能不足,短期內又不可能拆除。如何將前池水位控制在合理范圍內,同時又不影響下游的灌溉,是個難題。另一方面,某煤焦化企業負責人王勇陷入疑惑,經營了十來年的企業,怎麼就傷害了石窟壁畫呢?

為解難題,自治區人民檢察院與自治區文旅廳磋商,確認有關單位應落實石窟保護措施,依法行使文物行政執法權。兩部門還邀請了地、縣(市)兩級多家行政機關、企業代表到庫木吐喇石窟參觀,由專家現場闡釋石窟風險隱患成因,就系統治理、綜合保護、責任落實等方面達成共識。

風險得到有效控制

2022年,關於庫木吐喇石窟保護的好消息不斷傳來。

在各方面努力下,相關部門對渭干河攔河樞紐進行了安全鑒定,計劃建設新的攔河樞紐,重建方案中不含水電站。過渡期內,克孜爾石窟研究所與渭干河流域管理局聯合確定安全水位線,在攔河樞紐閘口、五連洞前河道各設立1個水位監測點,分別由渭干河流域管理局、庫木吐喇石窟工作站聯動監測,制定定期會商、汛期水位控制、泄洪沖砂等方案措施並持續落實。

“通過這些措施,既保証了400多萬畝農田灌溉不受影響、渭干河安全度汛,又保証了石窟的安全。”蔣慶華說。

另外,某煤焦化企業與屬地文物部門,共同委托專業機構開展文物影響評估,評估建議企業搬遷。不久后,該企業產業升級獲批,啟動搬遷計劃,預計2026年完成整體搬遷。

“掙錢的事可以慢慢來,不能把文物弄沒了,企業的發展得到自治區和地區的大力支持,我們願意搬新址,徹底解決庫木吐喇石窟受廢氣污染的問題。”王勇說,整體搬遷之前,針對現有污染問題,企業停掉了一條生產線,引進了新型減污排污生產線,給煤堆加蓋防風抑塵網。

經檢測,如今該煤焦化企業二氧化硫排放量,已從每立方米50毫克降至5毫克,氫氧化物從每立方米500毫克降至70毫克,大氣污染物排放量降低80%以上。

買買提艾力說:“我們開展‘回頭看’,確認威脅庫木吐喇石窟安全的水害、污染等公益損害風險得到有效控制,於2023年12月作出終結案件決定。”

今年2月,自治區人民檢察院督促保護庫木吐喇石窟寺行政公益訴訟案,入選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的“高質效辦好每一個公益訴訟案件,更高水平守護人民群眾美好生活”典型案例。

案子結了,新疆檢察機關依法履職、真心真意守護文化和自然遺產的工作仍在持續。

買買提艾力表示,新疆檢察機關公益訴訟檢察部門將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文化建設作出的部署,高質效履行檢察職能,深化科技賦能,以個案辦理推動類案監督和系統治理,爭取行政部門、地方政府和企業的理解支持配合,共同守護好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和自然珍寶。(王娜)

(責編:陳新輝、韓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