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史詩+搖滾”,這樣的《瑪納斯》引爆咪豆音樂節

2024年10月16日10:31 | 來源:新疆日報
小字號

庫姆孜的悠揚,陶笛的純淨,口弦的古朴,架子鼓的躍動,電吉他的震撼……這是什麼樣的編創組合?國慶假期,一支來自“萬山之州”的搖滾電聲樂隊亮相“水韻江蘇”的潮流舞台,在南京市舉辦的咪豆音樂節上,為現場5萬多名觀眾帶來了一場讓人耳目一新的演出。

一場傳統與現代交織的視聽盛宴

“很久以前,這裡出了個英雄瑪納斯,保家為民、前赴后繼,他的故事流傳到今天……”音樂節當天,這支由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歌舞團專業編導和演員組建的克州瑪納斯組合搖滾電聲樂隊一登台,就吸引了全場觀眾的目光。他們身著柯爾克孜族傳統服飾,演奏著庫姆孜、口弦、陶笛等傳統民族樂器,同時融合了架子鼓、電吉他、電子琴等現代樂器表演,為觀眾帶來了一場傳統與現代交織的視聽盛宴,人浪跟隨著音樂的節奏搖擺、歡呼。

這不僅是一場音樂的表演,更是一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與交流。

今年春節期間,該樂隊搖滾版《瑪納斯》史詩序篇說唱歷經54天精心打磨,與蒙古族、藏族演藝團體聯袂演出的中華民族三大史詩《永恆的詩篇》,登上中央廣播電視總台2024年春晚北京主會場舞台,讓全國乃至全世界觀眾聽到了英雄史詩《瑪納斯》的聲音。

從春晚之后,他們的身影相繼出現在喀什“帕米爾之聲”民族音樂節、“5·19中國旅游日”新疆主會場活動、第十屆瑪納斯國際文化旅游節、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成立70周年慶祝大會、中國文聯文藝志願服務團克州慰問演出活動等重要舞台上,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

2022年7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新疆視察期間來到新疆博物館,觀看了民族史詩《瑪納斯》說唱展示,並同《瑪納斯》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親切交談。時至今日,大家心裡一直牢記總書記的囑托:年輕一代要很好培養,更好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把各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得以傳承發展,呈現永久魅力和時代風採,是我們組建這支樂隊的初衷,總台春晚演出引發的反響帶給我們很多思考。”克州歌舞團黨支部書記楊花明說,搖滾版《瑪納斯》是大家此前沒想過的表現形式,春晚導演組的創新建議給了他們一個突破的窗口。

用更多面孔呈現《瑪納斯》

近年來,克州歌舞團一直堅持在《瑪納斯》的多樣化傳承表演方式上進行探索,帶領骨干力量接連創演了《瑪納斯》的歌劇、歌舞劇、音樂劇、小型說唱等多個版本,並赴疆內外巡演,在推廣《瑪納斯》的同時也積累了大量的創作經驗,聽取了很多業界建言。

“春晚的突破性表演不是偶然的,是大家長久以來積累能力的一次釋放和展示,因為它,大家更加堅信了《瑪納斯》可以用更多面孔呈現。”克州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和旅游局黨組書記馬中陽說。

2009年,《瑪納斯》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一代代年輕受眾群體對它的認識、關注、喜愛,是最有效最長遠的傳承和保護。“不一定人人都愛它,但一定要努力讓人人都知道它,知道在那些遠去的歲月裡,曾有過多少精彩。”楊花明認為,《瑪納斯》應該成為一張幫助外界讀懂新疆的文化名片。

9個月過去了,這支樂隊在對《瑪納斯》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上漸入佳境。“這是很有成就感的一年,做音樂編導、演唱、器樂演奏,讓我看到了更全面的自己。”樂隊成員買買提吐爾干·艾色克說,樂隊組建時歌舞團對成員的選擇是有較高要求的,要會演唱和彈奏多種樂器,會音樂編創、和聲,非常考驗綜合能力。

曾經瑪納斯奇們吟唱的史詩是悠遠、沉靜、激昂的,而搖滾電聲樂隊帶來的是輕快、奔放、酣暢的。庫姆孜、口弦、陶笛、木勺響板、艾捷克、鼓等民族樂器的演奏不是難點,難在要把它們和長笛、架子鼓、電吉他、電子琴“融合”在一起,演奏者要辨析音律、研究配器、找到樂器之間的共通點和潛在聯系,以達到最好的效果。

“總台春晚上我擔任笛子演奏,現在擔任架子鼓演奏,一靜一動,一個吹奏一個打擊,區別大,但收獲也大。”架子鼓演奏師艾山吐爾·庫爾班那裡說,加入樂隊是拓展自我認知的過程。

探索演藝新路徑產生更大效益

在這次咪豆音樂節上,除了搖滾版《瑪納斯》,樂隊還帶來了《我的百靈鳥》《湖畔姑娘》《黑眼睛》,這些作品由《瑪納斯》中諸多柯爾克孜族民歌改編和重新創作而來。“這部史詩是一個民間藝術寶庫,其中對人們尋常生活、親情愛情、思想觀念的細致書寫,為今天現代音樂的創作提供了豐富的資源。”買買提吐爾干認為,史詩中對美好、善良、自由、堅韌這些正向理念的呈現歷久彌新。

“總算看到了書本上《瑪納斯》的真實樣貌”“這個音樂拉近了我心中與祖國西極的距離”“讓人心潮涌動的旋律,民族音樂的精彩展現得淋漓盡致”……這是咪豆音樂節上來自觀眾的評價,也是樂隊未來走入市場的底氣。

克州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和旅游局副局長卞大亮坦言:“從打造這支樂隊到參加咪豆音樂節,是我們探索專業院團演藝產品走市場化、商業化道路的一次嘗試,目標就是要拓展民族音樂創作空間,吸引年輕消費群體,把《瑪納斯》做出音樂品牌,產生更大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引進和培養年輕人不能停,和國內同類型樂隊的學習交流不能停,因為現代氣息、現代意識是這支樂隊的生命。”在楊花明的計劃裡,還要借助更多的途徑讓樂隊走出去。(銀璐)

(責編:陳新輝、韓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