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文明:28年堅守隻為一件事——種棉花
一年四季,重復往返於單調的試驗田,隻做一件事——種棉花,一干就是28年。
他就是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農業科學研究所黨委副書記、副所長練文明。日前,記者在農業科學研究所見到了練文明,黝黑的膚色、朴素的衣著,很難看出是棉花育種專家。
“今年,我們在試驗田播種了大大小小不同代數的棉花育種材料一萬多份。”練文明說,農忙關鍵期在實驗地一待就是一整天,特別是年底進行纖維品質測試工作時,更要投入全部精力。
棉花育種專家練文明。人民網 李龍攝
1996年,練文明從塔裡木農墾大學(現塔裡木大學)畢業后,來到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農業科學研究所棉花研究室,成為一名棉花育種人,從此徜徉在“種子的世界”。
多年來,練文明參與了享譽疆內外的棉種——新陸中系列棉種的繁育工作。“全國90%的優質棉在新疆,全疆90%的棉種與新陸中系列有血緣關系。”練文明言語中流露出滿滿的自豪感。
雖然現在棉花從種植到採收基本實現了機械化,但是在棉花育種工作中,還有很多工作需要人工操作。從春播棉種、夏管棉田、秋收棉籽到冬考棉種,練文明堅守在每一個環節。一年中,他有200多天都在棉田裡。
“每天帶著一瓶水、幾個馕就去棉田了,有時候一干就是一天,進到地裡就出不來了。”練文明說。
為了記錄好育種材料的生長情況,他和團隊人員每個人手裡都有一冊棉花田間生長記錄本,要對各個育種材料的生育期、生長過程中極端天氣的影響情況,病虫害發病期材料表現情況以及材料的株型特征進行詳細記錄,為后期的品種申報提供更精確的數據。
練文明(中)在棉田裡為大家講解技術要領。人民網 李龍攝
每年三伏天進入棉花花期,這也是開展育種雜交工作的關鍵時期。
為了育種結果更精准,練文明選擇在17時左右到試驗田,這是一天中最熱的時候。“此時花苞將開未開,摘除雄蕊時不會沾染其它親本材料的花粉,然后再對摘去雄蕊的花苞套袋,防止其它材料花粉干擾。”練文明說。
憑著刻苦鑽研的干勁,28年來,練文明參與培育的棉花品種有11個,其中海島棉品種7個,早中熟陸地棉品種4個。培育的“新海21號、37號、41號”“阿農海1號”和“新陸中48號、60號、85號”等品種,都具有纖維品質優良、豐產性好、抗病性強的特點。
練文明每天都到地裡查看生長情況。人民網 李龍攝
其中,“新海21號”已在南疆棉區累計推廣種植面積1600萬余畝,“新海37號、41號”的選育與推廣應用獲得兵團科技進步三等獎。
為加快棉花育種進程,練文明和科研團隊充分利用海南優越的自然條件,每年的年底在第一師阿拉爾市收了試驗田的棉花收取種子后,就拿到海南在冬季去再種一季,這叫做“南繁加代”。
次年春耕時期,再把“南繁”的棉種帶回來播種,年年重復進行,直到培育出最好的種子。
“一年收種兩季棉花,我們在田間2年就要干出棉農4年的活。”練文明笑著說,我就是個棉農,但我我喜歡這份工作。
“培育一顆良種需要一代代育種人的接續努力,我會繼續前行,將棉花育種事業傳承下去。”練文明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