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榮兵團·新時代新征程丨新疆圖木舒克:黃沙裡種出“金豆豆”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三師圖木舒克市五十四團興安鎮,一個鑲嵌在沙漠裡的新興小鎮,8年前,還是一片寸草不生的沙漠。如今,這裡已成為全國單體面積最大的油莎豆種植基地。
航拍五十四團油莎豆種植基地。賀躍攝
被塔克拉瑪干沙漠和布古裡沙漠包圍,沒有沙進人退,唯有和風沙搶生存。在不斷的嘗試與挫敗中,五十四團形成了“草方格、防風林、特色經濟作物、特色林果”為一體的防風固沙體系。
“種活一棵樹比養一個孩子還難”,當地人用這句話形容植樹的難度。在好不容易才開墾出來的耕地上,種活經濟作物,五十四團屢受打擊。
“眼看著長到膝蓋的玉米,一場大風沙過去,地裡隻剩下滿天飛舞的滴灌帶,欲哭無淚。”五十四團經濟發展辦公室主任譚志發說,“歷經玉米、小麥等多種農作物試播后,油莎豆防風固沙的效果最明顯,既保住了耕地,也改善了環境。”
2017年,油莎豆在興安鎮“安家”,一幅人進沙退的畫卷徐徐展開。
油莎豆,又稱油莎草、虎堅果等,禾木目莎草科莎草屬,原產非洲和地中海沿岸,是一種適應性極好,適宜在沙質土壤種植集油、糧、牧、飼、觀賞一體的多用新型作物。
種植戶李鬆英正在地裡查看油莎豆長勢。人民網記者 楊睿攝
記者一行來到五十四團三連油莎豆種植示范基地,滿目翠綠,與遠處的沙丘形成鮮明對比。種植戶李鬆英正在地裡查看長勢,拔出一株油莎豆,臉上露出笑意。
“從種植到採收,基本都是機械操作,60畝油莎豆我和丈夫就能種完。此外,我還種了100畝蘋果樹。”李鬆英說,“現在一年家裡有50萬收入,買了兩輛拖拉機、住進了新房,可不敢小瞧了這小小的‘豆子’。”
生長旺盛的油莎豆。人民網記者 楊睿攝
通過種植油莎豆,當地成功地將4.6萬畝沙漠變成了良田,向沙漠腹地推進了7公裡。“以前,8級以上大風一年有很多次,現在明顯減少了,既改善了生態,又富了職工。”三連連長蘭紅光表示。
五十四團油莎豆產業研究院名譽院長王群介紹,油莎豆是目前已知唯一在塊莖器官中積累大量油脂的特色油料作物,有“地下核桃”之稱,是未來減少大豆進口的最具競爭力的特色油料作物,可作為大豆的替代品在干旱區種植與推廣。
榨油車間。人民網記者 楊睿攝
在新疆三禮糧油有限公司生產車間,油莎豆經過脫皮、打粉、低溫冷榨等程序,便可得到醇香且富含維生素E、葉黃素的保健食用油。
“目前,我們開發出油、面粉、豆奶等系列產品,已在部分城市開始銷售,復購率能達到60%左右,今年銷售額預計能達到4000萬元。接下來,我們將根據種植情況逐漸擴大產能。”該公司總經理戴福宏說。
不僅如此,五十四團還在油莎豆產業鏈上進行了延伸,通過招商引資建設了肉牛養殖基地和啤酒生產企業,進一步挖掘油莎豆的經濟效益,拓寬了種植戶的增收渠道。
當地通過直播拓展銷售渠道。人民網記者 楊睿攝
2023年全國油莎豆種植面積約10萬畝,54團現有油莎豆種植面積約2萬畝,是全國單體種植面積最大的油莎豆種植地。“總體來看,我們的規模還是太小,眼下最重要的是穩步增加種植面積,擴大產業規模。”譚志發表示。
今年,五十四團在鄰近的莎車縣流轉6萬畝土地,用於油莎豆種植。未來,將在南疆各師市及周邊地區形成種植面積100萬畝,支撐油莎豆綠色優質高效油飼產業集群建設。
在此之前,五十四團已與中國農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江南大學、新疆大學、石河子大學等多家科研單位、大學、企業達成合作意向,共建油莎豆產業園,向科技創新要生產力,讓“金豆豆”真正發揮黃金價值。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