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電+算力”助油城乘“雲”而上

算力是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內容,綠色算力是推動算力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方向。8月29日,“追風逐日看新疆”全媒體報道團隊來到新疆最早布局雲計算產業的克拉瑪依市,走進克拉瑪依雲計算產業園區,看這裡如何布局智能算力基礎設施建設,打造“綠色算力+綠色電力”協同發展示范模板。
“目前絲路新雲綠色算力中心已實現PUE值低至1.08,遠低於目前國內平均值。”克拉瑪依市雲計算產業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李倩介紹,電能利用效率(PUE)比值是反映能源使用效率的重要指標,越接近於1說明能效水平越高。近日,國家四部門聯合印發《數據中心綠色低碳發展專項行動計劃》提出,到2025年底,全國數據中心平均電能利用效率降至1.5以下。
在剛完成改造的絲路新雲綠色算力中心一期工程,分布著160個單櫃35千瓦的高密大功率機櫃,規模是傳統機櫃3.5千瓦至8千瓦的數倍,這意味著服務器運行時產生的熱量成倍增加。而機櫃背面獨特的“濕膜”,利用溫度差在冷水蒸發過程中帶走熱量,再由強力新風系統經熱風通道排至室外。“就像放大版的家用冷風扇,在新疆干燥高溫的夏季尤為適合。”李倩解釋,相比純靠電力制冷的空調,新風加濕膜蒸發模式可大大降低用電能耗,達到顯著節能減排效果。
數據中心作為“用電大戶”,想從根源上減少碳排放,重點還要推動清潔能源與綠色算力耦合。今年3月,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聯合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印發《關於進一步發揮風光資源優勢 促進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政策措施的通知》,對新增算力給予新能源並網消納指標,推動綠色算力規模加速壯大。
“目前我們通過綠電交易,已實現中心的清潔電力比例超50%。”李倩介紹,絲路新雲綠色算力中心二期規模是一期的3倍,計劃今年底建成投用,兩期項目將形成萬卡級智算集群,構建高性能多元異構算力資源池。8月15日,克拉瑪依市雲投公司聯合華為、奧瑞德光電、實達集團等8家行業伙伴,共同啟動“絲路新雲AI智算聯盟”,打造面向全國的算力共享生態。
今年,自治區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編制“十張網”實施方案,其中之一是“綠色低碳高效的算力網”。3月14日,總投資5億多元的中國移動(克拉瑪依)雲計算智算中心在克拉瑪依雲計算產業園區啟用,至今年底,算力集群規模將達2023PFlops(1PFlops相當於每秒進行一千萬億次的浮點運算),成為疆內第一個運營的智算中心。
克拉瑪依雲計算產業園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葉團元介紹,以園區為載體搭建的絲路新雲算力平台,實現綠色算力跨區域調度和統一納管,預計年底園區智能算力將超過14000PFlops,推動克拉瑪依城市算力網成為自治區綠色低碳高效算力網的核心骨干節點,並推動自治區積極融入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服務國家“東數西算”工程。(康顥嚴)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