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候選人王德雲:幫職業學校學子實現“人生逆襲”
“現在,社會經濟發展很快,技能技術迭代更新的速度也越來越快。”9月6日,2024年度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候選人王德雲說,面對日新月異的技能更新,作為中職教師的他,必須對自己提出更高要求,“隻有教師的專業化水平不斷提高,才能滿足學生學習專業技能的需要。”
今年52歲的王德雲是奇台中等職業技術學校高級講師,從事教育工作29年來,先后擔任奇台縣老奇台鎮中心學校化學老師、奇台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化工專業教師、奇台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化工系主任和學校教研室副主任。
1995年,王德雲從新疆師范大學畢業后,回到家鄉奇台縣,成為一名初中老師,承擔物理和化學教學工作。那時,他給自己定的目標就是,一定要做一名好老師。這個目標,他銘記至今。
2008年,奇台中等職業技術學校開設了煤炭綜合利用技術專業,由於師資緊缺,王德雲被調入該學校。和基礎教育相比較,中等職業教育更注重學生的技能操作。當時,學校購買了7台實訓設備,廠家技術員來學校安裝時,王德雲一直跟著觀察、學習並一起安裝。一個月后,設備安裝完畢,他也對化工實訓有了基本了解。
作為當時學校唯一的化工專業教師,在沒有可借鑒的條件下,王德雲查找資料、多方調研,和老師交流,制定了煤炭綜合利用技術專業“366”人才培養方案,並在教學實踐中逐步完善,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2013年,昌吉回族自治州政府授牌成立了首個職業院校技能大師工作室——王德雲煤化工生產技術技能大師工作室,為學校化工專業教學團隊發揮“傳幫帶”作用提供了平台。
為了提高職業技能,王德雲緊盯實訓基地建設,建成了煤化工特色實訓基地,幾乎涵蓋了區域所有企業化工工作崗位技能學習的需要。他還積極研究國家職業技能標准和企業崗位職業標准,倡導按照不同崗位需求的技能不同,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讓所有學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技能崗位。
如何理解工匠精神?王德雲給出的答案是“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要刻苦鑽研、精益求精”。在日常工作中,他注重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他指導學生參加國家、自治區、州級技能比賽,成績頗豐。
出生在溫泉縣的陳家偉,家庭情況比較特殊,從小性格內向、缺乏自信。“我入校以來,王老師一直鼓勵我,給我傳授專業技能,陪我在實訓車間訓練。”陳家偉說。
在王德雲的悉心培養下,陳家偉嶄露鋒芒。2019年,他獲得全國職業院校安全應急暨第三屆化工安全生產技術技能競賽團體三等獎,獲得中等職業教育國家獎學金6000元,並被選為獲獎學生優秀代表。
2021年,陳家偉在奇台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化工專業畢業后選擇繼續深造,就讀於克拉瑪依職業技術學院,今年6月畢業后,他在克拉瑪依一家油田服務公司上班。“感謝王老師向我伸出援手,改變了我的人生。”陳家偉說,正是因為王老師一直為他們這些中職學生領路,教會了大家用知識走得更遠。
如今,王德雲的學生一批批地成長為企業骨干,一批批地走入大學深造。“看到職業學校的學子實現‘人生逆襲’,找到了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我就感到特別自豪和欣慰。”說到這裡時,王德雲眼中有光。
校企融合是職業教育發展的根本,王德雲帶領他的團隊在企業成立教師工作站,為企業解決技術難題,與多家企業合作探索推廣訂單班、冠名班、學徒制班等人才培養模式,培養了大批技能人才。
因為工作業績突出,王德雲先后獲得教育部現代學徒制入庫專家、黃炎培職業教育杰出教師、全國職業院校技能競賽優秀裁判、全國石油和化工教育教學名師、自治區職業教育教學能手、自治區課程思政教學名師、自治區“天山英才”教育領軍人才等多項榮譽。
從教29年,王德雲依舊保持著學習的心態。“我想用愛和智慧點亮職校學子的人生夢想,讓每一個孩子因接受職業教育而精彩,讓每一個家庭因選擇職業教育而幸福。”說起未來,王德雲語氣堅定。(張冬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