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全國教書育人楷模王學利:“思政課要讓學生喜歡聽、聽得懂”

2024年09月08日12:26 | 來源:新疆日報
小字號

“在我職業生涯將結束的時候能獲此榮譽,是對我莫大的鼓勵,更是對思政課教學創新的肯定。”9月6日,2024年度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新疆農業職業技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總支書記、院長、教授王學利告訴記者,“我這輩子愛課如命。從第一次站到講台起,我就下定決心當一輩子老師。”

明年將滿60歲的王學利出生在天津市武清區,在新疆從事教師工作36年,先后當過中學政治課教師、黨校教員和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師。

1982年,王學利高考落榜后,家裡又發生了變故,為減輕家庭負擔,他不得已放棄了學業。因自小成績優異,兩年后王學利經初中班主任引薦,來到瑪納斯縣蘭州灣鎮的一所村中學代課。

第一次站在講台上的王學利毫不怯場,他精彩的講解得到同學們的一致好評。“怎麼這麼快就下課了?”看到同學們聽課時發亮的眼睛,下課后意猶未盡的問詢,這種被學生需要、喜愛的感覺,讓王學利找到了職業價值感和成就感,他知道自己天生就是當老師的料。

1986年,王學利考入昌吉師范專科學校(現昌吉學院)就讀政治教育專業。畢業后,他成為一名中學政治課教師。

說起給自己當過班主任的王學利,廈門大學教授吐鬆仍記憶猶新:“我自己能成為一名教師,是受對學生耐心啟蒙、精心培育的好老師影響,王老師就是其中之一。他像一位大哥哥一樣,陪伴我們度過了人生中重要的3年時光。”

2003年,王學利來到新疆農業職業技術學院(現新疆農業職業技術大學)負責思政課教學工作。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如何將思政課講得深入人心?如何讓學生學懂悟透深奧的哲理?王學利深入研究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點和規律,創新教學模式。

課堂上,王學利引導學生要把個人發展與國家民族的命運緊密結合起來,樹立與新時代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用身邊鮮活的事例串聯起知識點:“思政課要讓學生喜歡聽、聽得懂。”

一年又一年過去,王學利早已桃李滿天下。他和許多學生一直保持聯系,對他們的關心從未間斷。

“王老師的思政課特別生動有趣,講課時眼睛永遠在發光。”王學利曾經的學生、廣東海洋大學在讀博士陳菁說,無論是自己上學期間還是畢業后,王老師總會在她人生每個關鍵選擇時給出中肯意見,“感謝王老師一直為我領路,教會我用知識走得更遠,知道這個世界有更多的可能性。”

2016年,新疆農業職業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成立,王學利任馬克思主義學院黨總支副書記、院長。這是新疆高職院校中首個獨立設置的馬克思主義學院,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為了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讓思政教育走出課堂,走進學生生活中,在王學利的主持與推動下,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發出“壹網情深”自治區職業院校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移動學習平台。王學利在全國思政教學領域發揮了輻射及帶動作用,先后獲得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年度影響力人物、全國最美思政課教師等榮譽。

2019年,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王學利作為唯一的職業院校代表,向總書記匯報了高職思政課改革創新成果。王學利深深感受到我們黨對思政課建設的重視程度,以及新時代思政課的特殊地位。

近年來,王學利入選國家級教學名師,獲得全國高等學校優秀思政課教師二等獎教金、開發建設新疆獎章……“這些榮譽,是一堂又一堂的教學累積起來的。”王學利說,他是個上課“有癮”的老師,現在他甚至在按天計算,還能給同學們上多少節課。

今年,在自治區的大力推動下,王學利所在的學校順利升格為新疆農業職業技術大學,他更加感受到肩上的使命與責任,“面對實現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宏偉目標,面對職業本科的人才培養目標以及新的生源特點,我將不斷提高思政課的針對性和吸引力,為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而努力工作。”(余夢凡)

(責編:韓婷、楊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