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克拉瑪依市:用“綠”替代“灰”與“藍”

20萬噸重油加氫項目落戶,可再生能源制“綠氫”推進石油企業“灰氫”替代,建設加氫站配套公交車替換氫燃料電池……一陣陣“氫”風吹過新疆克拉瑪依市,這座因油而興的城市,正傾力打造“中國西部氫都”新名片,推動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綠色低碳轉型。
8月27至28日,“追風逐日看新疆”全媒體報道團隊走進克拉瑪依市,這裡正徐徐展開一幅“風光制氫、石化用氫、氫電供能”產業鏈藍圖。
“氫能是克拉瑪依綠色發展的重要抓手,也是市委、市政府綠色轉型戰略布局的重點方向和推進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克拉瑪依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馬世龍說,氫能作為清潔、高效、應用場景多元的能量載體,是連接傳統化石能源與可再生能源的橋梁。克拉瑪依發展氫能產業有得天獨厚的基礎,石化領域既是氫氣的生產重要區域,也是氫氣消納的重點區域。當前克拉瑪依石化公司和獨山子石化公司全年耗氫達13萬噸以上,其中天然氣制造的“灰氫”佔比約40%,工業制造副產品的“藍氫”佔約60%。
“用零碳排放的可再生能源電解制‘綠氫’替代‘灰氫’‘藍氫’,是克拉瑪依市發展新能源產業的重要理念。”克拉瑪依市發改委產業發展科副科長韓義介紹,目前克拉瑪依市已陸續啟動建設多個標志性重大產業項目,均在有序推進中不斷增強“綠氫”替換能力。
在克拉瑪依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新疆氫能港”示范區,約488公頃的劃定用地分為用氫區、制氫區、儲氫區。依托重大產業項目,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紛紛落戶入駐。
“相比其他地區把氫能更多作為一種燃料,示范區更注重把氫作為材料進行布局。”克拉瑪依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葛本亮介紹,目前,示范區正積極引入生產燃料電池電堆、膜電極、雙極板等核心零部件制造企業,發展碳纖維、高分子材料、包覆瀝青等下游產業,為“綠氫”裝備關鍵部件提供材料,有望在全疆率先形成“制、儲、運、加、用”全產業鏈發展模式。
克拉瑪依市還在啟動“氫能”交通示范應用場景建設。韓義介紹,今年克拉瑪依市一條公交線路將全部替換為氫燃料電池汽車,並建設一座加氫站,預計至2026年建成4座加氫站為氫能交通做保障。
2023年,克拉瑪依市、烏魯木齊市、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哈密市被確定為新疆首批氫能產業發展示范區。克拉瑪依市印發《克拉瑪依市氫能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3—2025年)》和《克拉瑪依市支持氫能產業發展的有關扶持政策》,全面布局氫能產業。
“在自治區利好政策基礎上,進一步優化克拉瑪依市氫能發展政策,讓企業享受加碼利好與服務。”馬世龍說,2024年市政府對“綠氫”制取給予每噸3000元補貼,並將出台關於氫能交通的補貼政策,率先在疆內實現推出氫能車輛購車補貼,多項利好政策將更好地拉動氫能產業鏈示范項目在克拉瑪依市落地,加速向“綠”行。(康顥嚴)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