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風逐日看新疆 | 源網荷儲齊發力 且看吉木乃好“風光”
光伏板向陽而立,“大風車”御風舞動……如今,行走在天山南北,經常會看見風車與雪山相映成畫,光伏板在沙漠中鋪出“藍色海洋”,“追風逐日”正成為新疆的又一亮麗名片。
從新疆阿勒泰市乘車一路向西,大約3-4個小時,便來到吉木乃縣。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北通道的重要門戶,該縣全力譜寫清潔能源“綠電”新文章。
工作人員在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220千伏總降站檢查變壓器。人民網 李龍攝
日前,記者走進吉木乃縣邊境經濟合作區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風電場場區看到,一台台風電機組迎風旋轉,場面蔚為壯觀,昔日戈壁“搖身一變”成為風電基地。
在項目園區的另一端——變電站集控中心,工作人員正在大型電子屏幕前,監控當天風、光、儲等設備的運行情況。
作為國家第二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的風電光伏基地之一,阿勒泰地區吉木乃縣邊合區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被納入新疆第一批源網荷儲和多能互補項目清單。
該項目建設規模40萬千瓦,其中風電39萬千瓦、光伏1萬千瓦,新能源場址位於額爾齊斯風谷。
項目風電場。人民網 李龍攝
記者在現場了解到,每一台風機葉輪直徑191米,風機高度110米,當它們旋轉起來,就成了巨大的能源引擎。額定風速下,一台風機旋轉一圈就能產生約11度電,旋轉6圈,就能充滿一輛小型新能源車的電池。
而所謂的源網荷儲,是以“電源、電網、負荷、儲能”為整體規劃的新型電力運行模式。優化新能源供應和需求平衡,在新能源發電量超出所需時,將多余電能儲存在儲能系統中,當新能源發電量不足時,儲能系統將發揮大型“充電寶”的功能,滿足用電需求。
目前,該電站風光儲聯合運行已經成功調用。
中廣核新能源投資(深圳)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運維副總監胥勇解釋道:“電源指的就是新能源——風電和光伏,通過電網等設施送到負荷(用電設備和用戶)就地消納,儲是在風光資源不足的時候,再把儲能放出來,供用戶使用。”
“項目全容量投運后每年可提供清潔電能約12.6億千瓦時,與燃煤電廠相比,每年可節約標准煤38.5萬噸,可減少二氧化硫排放3.24萬噸、氮氧化合物排放3.14萬噸、二氧化碳排放106萬噸,經濟效益和生態環保效益顯著。”胥勇介紹說。
據了解,吉木乃縣風能開發有效利用面積1000平方公裡,年有效利用風時3000小時,風電技術可開發量1000萬千瓦以上﹔全年日照時數達1400小時,光伏技術可開發量2000萬千瓦以上,是新疆重要的清潔能源儲備地和待開發區。目前,全縣建成並投入運營風光電場7個、裝機容量114.45萬千瓦。
2023年,吉木乃縣建成並實現運行清潔能源總裝機達到114.45千瓦,較2021年底裝機實現了“翻兩番”的顯著成就,提前完成“十四五”百萬裝機的預期目標,清潔能源工作實現歷史性突破。
工作人員在大型電子屏幕前監控設備運行情況。人民網 李龍攝
阿勒泰地區發改委黨組成員、副主任王少杰表示:“下一步,集中力量推進准噶爾盆地大型光伏基地、東部和西部大型‘水風光儲多能互補’基地建設,重點聚焦‘發、輸、儲、用、造’等五個環節的協調互動,積極構建多能互補的清潔能源發展新格局,大幅提升系統運行效率和電源開發綜合效益,加快形成以清潔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
阿勒泰地區具有豐富太陽能、風能、水能資源,也是新疆重要的清潔能源儲備地和待開發區,清潔能源資源總量超過5.26億千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