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優化資源配置 提升服務效能——新疆公共資源交易領域改革觀察

2024年08月12日11:20 | 來源:新疆日報
小字號

2024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務服務和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積極融入統一大市場建設,公共資源交易服務效能進一步提升。上半年,自治區公共資源交易完成項目11282個,交易額1229.2億元。其中,建設工程項目6280個,交易額1013.11億元﹔政府採購3220個,交易額83.08億元﹔土地使用權和礦業權出讓項目405個,成交金額86.74億元﹔國有產權交易項目1377個,成交金額46.27億元。

目前,新疆加快公共資源市場化配置,助力當地增加收入促進經濟發展。各地創新服務提高效能,規范交易活動、加強輔助監管、深化改革,營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場環境,進一步實現資源配置效率最優化和效益最大化。

提質增量拓展交易

今年以來,新疆適合以市場化方式配置的公共資源,正越來越多進入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交易。

1月份,阿勒泰地區啟動農村產權流轉交易服務平台建設,完成一批項目流轉交易。在這些交易項目中,福海縣解特阿熱勒鎮阿勒瑪巴克村老果園22.94畝土地對外出租項目格外搶眼。

當時,通過阿勒泰地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全流程線上公開電子競價交易,起始價為每畝每年200元的村集體土地,經過26輪激烈競價,最終以每畝每年1150元成交,溢價率高達475%。

“這次競價公開透明,競爭充分,地塊價格遠超預期。像這樣的溢價交易項目,當地還有不少。”8月2日,親歷這一過程的阿勒泰地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建設工程交易中心主任楊鴻斌說,看到村集體土地能有這麼好收益,村委會很滿意。

這宗農村集體土地流轉只是阿勒泰地區眾多農村產權溢價交易的縮影。上半年,該地區阿勒泰市、布爾津縣、福海縣、富蘊縣共完成流轉土地、農村集體經營性資產交易103宗,成交金額4100萬元,土地流轉面積9.69萬畝,整體溢價率達32.75%。

阿勒泰地區農村集體土地流轉在平台上公開競價時,吐魯番市則與拍賣公司合作,完成了七泉湖鎮新域井田滅火工程殘煤公開拍賣、吐魯番市鑫隆礦業有限責任公司股權整體出讓、托克遜縣自然資源局罰沒礦產品公開拍賣。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全州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招拍挂交易統一納入公共資源交易平台,已受理發布國有土地使用權挂牌出讓項目75宗、成交金額1.65億元。

交易提質增量,同時項目應進必進、能進必進,自治區政務服務和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還積極拓展新業務范圍。在完成上半年工作目標基礎上,授權農村產權交易平台採用公開競價方式流轉農村集體土地。共完成2599宗、53.8萬畝農村集體土地產權交易,成交金額6.3億元,直接服務1696個交易主體,在線簽訂流轉合同(網簽)達5015個。

創新舉措提升效能

在自治區政務服務和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政府投資重點建設項目及地質災害防治等重點民生項目,可通過“綠色通道”實現項目招投標“加速跑”。

“項目可優先辦理進場登記、優先安排開評標場地,做到文不隔夜、事不過天。”自治區政務服務和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工程交易部負責人介紹,作為全國受地質災害影響較嚴重省份之一,自治區實施了一批地質災害防治項目。交易中心靠前服務、主動對接,旨在高效服務項目早開工、早落地,最大限度配合做好災害防治工作。

目前,自治區政務服務和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已有喀什市、莎車縣等5個縣市40個地質災害防治項目進場完成政府採購,來自全國各地的252家企業參與投標,40家疆內外企業單位中標,中標總金額1.71億元。

與此同時,各地為提升服務效能也紛紛採取創新舉措。塔城地區圍繞重點項目“雙向聯絡”,全程跟蹤、提前介入、精細服務,有效保証重點項目交易順利高效推進﹔克拉瑪依市構建“一窗受理”交易運行模式,讓交易服務標准化更便捷。

為了更好服務項目交易,今年自治區政務服務和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大力推動數字証書(CA)互認,有效降低主體交易成本。烏魯木齊市、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和田地區作為試點單位已實現互認,正在測試階段,自治區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互認互通也在積極推進。

自治區政務服務和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還協同行業主管部門優化全疆分類統一評標評審專家庫,自治區本級共有32類、288個專業、7198名專家,全疆近1.4萬人,極大助力全疆遠程異地評標全覆蓋、常態化。上半年,全疆開展遠程異地評標近170場次。

為了減輕交易主體資金壓力,各地持續推廣使用電子保函代替投標保証金制度。截至6月,全疆共出具電子保函59479筆,為企業釋放現金流140.72億元,大大助力了企業穩步發展。

規范交易保障公平

在昌吉回族自治州,369家招標代理機構、2128名從業人員均有實名認証二維碼電子証照,這是他們從業唯一“電子身份証”。根據《昌吉州公共資源交易大廳招標代理機構進場管理規范》,若其有不良行為將被記錄、管理、披露、懲戒和考核。今年當地有40多家機構被黃牌、紅牌警告及約談。

“進一步規范了專家評標行為,專家線上抽取,計算機自動通知,專家短信回復,專家名單密函打印,全程實現‘不見面’‘零接觸’。”昌吉州政務服務和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黨組書記馬鑫介紹。

今年自治區政務服務和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積極推進政府採購交易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審核採購文件249份,完成6224家供應商注冊和73.08萬條商品上架,同時審核定點服務協議5794條。各地也強化過程監督,所有進場交易項目音視頻均實現刻錄儲存,同時嚴肅處理了個別行為不規范代理機構,確保了交易主體合法權益。

“隻有規范交易活動、加強監管,營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場環境,才能進一步實現資源配置效率最優化和效益最大化。”自治區政務服務和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黨組成員、副主任趙琰指出。

趙琰表示,今后將加快實現全疆各級各類交易平台跨區域整合共享,主動對接國家公共資源交易制度規則、標准規范,扎實推進公共資源交易領域改革,以更高效能服務中國(新疆)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服務聚焦“八大產業集群”建設、構建具有新疆特色和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助力自治區經濟高質量發展。(趙悅)

(責編:陳新輝、楊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