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三位院士接續扛起兵團農業科技創新大旗

2024年07月25日17:21 | 來源:兵團日報
小字號

眼下,兵團第三師四十九團十八連職工陳洪的棗園裡,果實已挂滿枝頭。

今年,他的棗園有個新變化——以往每畝地全年要使用肥料100公斤左右,今年隻需用60公斤肥料。“這要感謝尹飛虎院士!”陳洪滿懷感激地說。

2023年,由中國工程院院士、新疆農墾科學院研究員尹飛虎牽頭發起的院士科研實驗基地項目落地四十九團十八連,在這裡進行水肥一體化暗管排鹽改造,採取棗園地下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將水肥精准輸送到棗樹根部,實現節水灌溉,提高農作物品質。

70年來,在一望無際的田野上、嘈雜轟鳴的車間內、羔羊滿圈的冬牧場,一代代兵團科研人員殫精竭慮、潛心研究,將論文寫在墾區大地上,“節水先鋒”尹飛虎、“農機院士”陳學庚、“中國細毛羊之父”劉守仁,這3位中國工程院院士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們相繼扛起兵團農業科技創新大旗,為兵團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力量。

“做科研要有家國情懷,國家發展的‘卡脖子’難題,就是我們科研的主攻方向……”時至今日,已故的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細毛羊之父”劉守仁的這句話,一直激勵著新疆農墾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全體同仁。

上世紀50年代初期,劉守仁從長江之濱來到天山腳下,白天手執羊鞭是牧羊人,晚上挑燈夜戰是研究員,隻為選育出屬於中國人自己的細毛羊。在夜以繼日的工作中,他創立了“血親級進育種”“品種品系齊育並進”等育種新方法,縮短了科研和育種周期,選育出“軍墾細毛羊”和“中國美利奴(軍墾型)細毛羊”,結束了我國沒有細毛羊的歷史。

“我出生在農村,是農民的兒子,無論去哪裡都不會丟掉這份情懷。”1972年,尹飛虎從湖南老家奔赴新疆。通過多年攻堅,他帶領團隊創建了主要作物水肥一體化高效利用技術體系及田間標准化生產管理模式,技術成果應用於全國13個省(區)10多種作物種植,累計推廣面積超過6700萬畝。

“我17歲時報考原奎屯農校,3個志願填的都是農業機械專業,就是想發揮自己的力量,讓大家從手握坎土曼的辛苦勞作中解脫出來。”

中國工程院院士、石河子大學機械電氣工程學院研究員陳學庚從事農業機械研究和推廣工作已經57年了,經刻苦攻關,他突破了地膜植棉機械化技術難關,攻克了膜下滴灌精量播種技術難題,研發出棉花生產全程機械化裝備,為新疆棉花生產機械化技術研究和大面積推廣應用作出了重大貢獻。

如今,年近八旬的陳學庚又轉向新型農田殘膜治理技術裝備研究,與團隊潛心研制殘膜回收新機具,提出農機、農藝、農膜結合應用的理念,力爭為全國地膜污染阻控與高效回收利用提供兵團方案。

院士們深知,優秀的科研團隊是兵團農業現代化的希望。多年來,他們毫無保留地將自己畢生所學和經驗傳授給年輕一代。在院士精神感召下,兵團農業科研人才隊伍矢志前行、俯身大地,扛起了新一代科研人員的使命擔當。(趙優)

(責編:陳新輝、韓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