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新疆農作物“上新” 援疆力量讓它們扎根天山南北

2024年07月23日11:28 | 來源:新疆日報
小字號

6月26日,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四師225團小麥育種基地,大型收割機在麥田裡收割。阿卜杜合力力·多來提攝

6月26日,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四師225團小麥育種基地迎來首個豐收季,由北京市農林科學院培育的“京優1號”小麥新品種經測產驗收平均畝產達775.32公斤,刷新和田小麥高產紀錄。

7月6日,沙雅縣古勒巴格鎮西瓜種植基地的平湖天露西瓜喜獲豐收,在嘉興市援疆指揮部“萬畝億元”項目扶持下引進種植的新品種西瓜,畝產達2500公斤至2700公斤。

……

驕陽似火的七月,新疆各地農作物陸續成熟。海水稻、豌豆芽、瓜蔞、遼單311玉米、“綠園7號”黃瓜……19個援疆省市的力量讓這些作物在天山南北頻頻亮相、安家扎根,它們適應了新疆的土壤、氣候,為當地農民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也為新疆現代農業發展之路增磚添瓦。

新品種來到新疆

眼下,地處塔克拉瑪干沙漠南緣的兵團第十四師225團3連干部艾山·阿不都克力木仍沉浸在豐收的喜悅中。

喜悅源自在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揮部項目與資金支持下打造的小麥育種基地。

“以前,老百姓都不願意種小麥,買農資投資不少,產量也不高。”艾山說,現在不一樣了,我們有了新品種,還有北京來的專家全程手把手教技術,老百姓都豐收了。

小麥育種田屬典型沙土鹽鹼地,有機質含量低、土壤養分缺乏、風蝕沙化嚴重、保水保肥能力差。北京市援疆干部、225團經濟發展辦公室副主任高健剛介紹,2023年,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揮部聯合225團改良鹽鹼地,從630份新品種新材料中篩選出“京優1號”試種,並集成配套精細播種、淺埋滴灌、水肥一體、綠色飛防等關鍵技術,實現良種良法配套。

“新品種+新技術”讓昔日鹽鹼地變良田。6月26日,新疆農業科學院、兵團第十四師農業科學研究所等單位專家組成驗收組,對小麥育種基地展示示范的小麥新品種進行測產驗收。經現場機收、稱重、折算等環節,“京優1號”脫穎而出,取得畝產775.32公斤的好成績。

廣袤的新疆大地,各地援疆力量因地制宜,引進一個個農作物“新成員”,豐富新疆農業產業鏈供應鏈,讓農民增收更有依靠。

在喀什市帕哈太克裡鄉,跨越4000多公裡的水稻種子,創造了荒漠區的農業奇跡,更成為當地群眾的“寶貝疙瘩”。

2018年,在深圳市對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揮部的協助下,來自深圳的海水稻種子在帕哈太克裡鄉落戶安家,創造了荒漠區的農業奇跡。6年來,帕哈太克裡鄉鹽鹼地上試種了14個引進的海水稻新品種,篩選出4個適合當地推廣的優良品種,種植面積也由當年200畝試驗田擴大到現在的1.3萬畝。

新產業帶動明顯

7月10日,在位於皮山縣藏桂鄉新疆徽岳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瓜蔞產業種植基地內,一排排一人多高的架子上爬滿了瓜蔞藤蔓,工人穿梭其間,清除旁枝、引苗上架。

瓜蔞產業是安徽重點援疆項目,於2023年9月落戶皮山縣藏桂鄉。該項目總投資15億元,分三期建設集種植、採摘、加工、銷售於一體的全產業鏈,規劃瓜蔞種植基地10萬畝。

皮山縣藏桂鄉黨委書記楊遠告訴記者:“目前,該項目一期已完成1.3萬畝瓜蔞基地建設,炒貨生產區、釀酒生產區、中藥材(天花粉)生產區、配套有機肥生產區等廠房共佔地410畝,購置1000余台堅果炒制生產線、瓜瓤釀酒生產線、有機肥生產線及其他設備。一期項目年產值約2.5億元,帶動就業1400余人。

瓜蔞渾身都是寶,是一味中藥材。新疆徽岳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廣來說,起初,他們抱著試一試的心態選了3個瓜蔞品種試種,沒想到這些品種非常適合皮山的氣候,產品質量都要優於安徽本土。

“三期項目建成達產后,將實現年產瓜蔞籽2萬噸,瓜蔞鮮根15萬噸,瓜蔞皮2萬噸,全瓜蔞5000噸,年總產值不低於20億元,屆時將帶動萬余人實現穩定就業。”對瓜蔞產業未來的發展,李廣來充滿信心。

援疆,因地制宜是關鍵。如今,19個援疆省市聚焦受援地所需,引進農作物新品種,尤其是通過引進龍頭企業進駐各園區各鄉鎮,一個個帶動作用明顯的新產業呼之欲出。

濟寧市對口支援新疆工作指揮部圍繞英吉沙縣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引進龍頭企業——新疆百譽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打造出集研發、育苗、種植、加工、倉儲、配送為一體的設施產業鏈,培育壯大花卉產業。如今,200多座智能日光溫室大棚讓昔日戈壁熠熠生輝,大棚內玫瑰、郁金香、蝴蝶蘭等花卉,讓戈壁灘變成大花園。

新農人收獲滿滿

因援疆力量引進的外地作物不僅在新疆安家扎根,還改變了受援地群眾的種植習慣,增加了收入。有了新收獲的群眾生活大變樣。

眼下,喀什市帕哈太克裡鄉稻香泉村海水稻種植基地,成片的稻田整齊排列,一眼望去頗為壯觀。該基地是在深圳市對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揮部推動下,由新疆中農海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於2018年建設的。6年來,公司已選出適應喀什氣候及土壤的4個海水稻品種進行大面積推廣,如今喀什市海水稻年產量達6700噸。海水稻產量逐年穩步增長,也讓帕哈太克裡鄉不少農民獲得實實在在的收益。

帕哈太克裡鄉尤喀克帕哈太克裡村村民穆沙江·阿布都卡德爾,掌握了海水稻種植技術,海水稻產量逐年增加。“我承包了350畝地種植海水稻,還成立農機合作社,一年下來收入不錯。”穆沙江說,如今夢寐以求的新生活是之前想都不敢想的。

塔城地區在遼寧省對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揮部幫扶下,針對塔城地區主導產業和特色產業,組建了遼寧省農業科學院塔城分院。目前,塔城分院規劃建設了1000余畝遼塔農業科技示范基地,引進玉米、棉花、果樹、蔬菜、食用菌等新品種58個,篩選出17個適宜塔城地區種植的優良品種並予以推廣。

塔城分院不僅為當地培養了林果學科帶頭人及技術骨干,還培訓和指導農民2600余人次,幫帶培養鄉土技術人才200余人。塔城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高級農藝師尼薩古力·阿布拉就是受益人之一。

“在遼寧省農業援疆專家的幫助下,我在果樹病虫害防治業務上精進了不少,特別是針對塔城比較難防治的蘋果黑星病、蘋果蠹蛾等病虫害,我學會了通過綠色無公害藥劑配比進行防治。”尼薩古力說。(拍熱扎提·阿不都)

(責編:陳新輝、楊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