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師鐵門關市探索“一年兩熟”種植模式 麥香之后“番”更紅
7月,第二師焉耆墾區處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在第二師二十二團十三連職工李青字的40畝小麥地裡,金黃的麥浪隨風起伏,收割機來回穿梭,一簇簇麥穗被卷入機倉,收割、剝殼、脫粒等工序一氣呵成,顆顆飽滿的麥粒被收入“囊”中。
“今年小麥單產有690公斤,相比去年增加了100多公斤,真是大豐收。接下來,我要積極搶抓農時,在收獲后的小麥地內移栽番茄苗,為下一份豐收繼續努力。”李青字滿臉笑容地說。
今年師市立足各墾區資源優勢,積極探索“冬小麥+加工番茄”等種植模式,提高職工群眾種植積極性和土地利用率,實現增產增收。
二師農科所技術人員陳魏濤說:“我們在焉耆墾區、庫爾勒墾區積極探索‘一年兩熟’新模式,攻關復種番茄關鍵技術,確保對職工群眾的技術指導服務到位。”
在二十九團十連職工張偉種植的55畝番茄地裡,部分藤蔓已經結出果實。“我第一次嘗試‘一地兩種’,對豐產豐收充滿期望。”張偉說。
張偉在6月15日收完小麥后,立即整地,於6月19日完成番茄苗移栽,在二師農科所專業技術人員的指導下,精心做好水肥管理,目前番茄長勢喜人。
“庫爾勒墾區小麥收得早,番茄移栽也早,光照充足,預計9月中下旬就可以採收。”二師農業技術推廣站工作人員石玉華說。
據悉,今年師市計劃在1000畝冬小麥地復種加工番茄,通過從疆內外引進早熟、高產加工番茄品種開展比較試驗,篩選出適宜在師市不同氣候生態區域種植的加工番茄品種,實行冬麥復種加工番茄優質高產栽培技術,為農業增效、職工增收提供技術保障。
“下一步,我們將指導職工群眾做好番茄各項田間管理,安排連隊專業技術人員定時定點開展田間調查,每周向技術指導組匯報番茄生長數據,通過分析數據,查找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科學運用水肥調控、中耕、化調等方式調整番茄生長態勢,確保番茄在初霜前順利完成機械採收。”二師農業技術推廣站副站長宋文說。(李嘉成 魏承億 楊澤輝)
來源:第二師鐵門關市融媒體中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