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烏魯木齊市第113中學蘇州路校區落成交接 九月將迎來首批新生

2024年07月18日17:17 |
小字號

7月17日,位於烏魯木齊高新區(新市區)天津路南延、蘇州路以南的烏魯木齊市第113中學蘇州路校區正式落成交接,將於今年9月迎來首批新生。

烏魯木齊市第113中學蘇州路校區正式落成交接。

高新區(新市區)教育局黨組副書記、局長朱景明與廣匯置業服務(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建剛共同為烏魯木齊市第113中學蘇州路校區揭牌。

當天,高新區(新市區)教育局黨組副書記、局長朱景明與廣匯置業服務(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建剛共同為烏魯木齊市第113中學蘇州路校區揭牌。該校為九年一貫制學校,佔地約30畝,總建筑面積 2.1萬平方米,由廣匯置業服務(集團)有限公司全資捐建,學校按照48個教學班標准招生,可提供2200個學位。

烏魯木齊市第113中學蘇州路校區作為烏魯木齊市第113中學教育集團的重要成員校,著力打造管理團隊優質、師資隊伍優質、教學質量優質的三個標准,按照教育集團統一教學標准管理,採用“一校一特色”的模式,培養孩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新校區將以“探未來”為主題,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科學探索體驗。

烏魯木齊市第113中學副校長孫娟說,學校堅持資源共享、協同發展,將暢通總校和成員校的師資配置渠道,努力實現教育質量的持續提升,同時進一步發揮學校科技教育特色,持續強化科學教育屬性,新校區將以“探未來”為主題,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科學探索體驗,支持學生在更好的教學環境下全面發展,著力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

在學校建設方面,烏魯木齊市第113中學蘇州路校區除了初中、小學教學樓,室內體育館等主體建筑,還配建了室內體育館、風雨操場、圖書室、羽毛球館、大禮堂以及獨立的舞蹈、音樂、美術、心理輔導等專用教室,為學校師生提供更舒適便捷的環境,同時充分發揮系統化設施的技術優越性,助力學校進一步發揮科技教育特色。

“校區的多項建設標准均按照行業最高標准建設,還創新性地融合了體育館和禮堂的構造空間,讓孩子們在課間有足夠的空間在室內活動。”廣匯置業服務(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建剛說,除了標准化的工程設施,校區在建設中採用了多項集約化設計,以學院派磚紅色作為校園的基調色,典雅的學院風格與現代簡潔風格相結合,教學樓裡採用內廊式結構,減少樓體數量,增大了教學空間面積。

著力滿足各族群眾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讓更多適齡兒童在家門口上好學。

市民萬曉坤說,他去年購買了廣匯美居·大都會的房子,很高興孩子秋季就能就近在烏魯木齊市第113中學蘇州路校區上學。新校區環境設施很好,他更看重的是學校教學質量高,還注重學生科學素養和創新創造力培養。

近年來,高新區(新市區)積極構建高質量教育體系,把教育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先手棋”,先后與北京育英中學、天津南開中學等9所名校簽訂“手拉手”協議,建立教育專家顧問團、於會祥名校長工作室等教育研訓基地,努力集聚優質教育資源。

高新區(新市區)教育局副局長秦彬表示,高新區(新市區)始終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以“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宗旨,持續推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著力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推動從教育大區向教育強區轉變。目前,轄區擁有42所區屬學校,其中小學20所,中學22所,烏市第113中學蘇州路校區的投入使用,將發揮優質學校的輻射帶動作用,通過集團化辦學經驗,推廣“名校+名師”教育模式,創建優質教育品牌,著力滿足各族群眾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讓更多適齡兒童在家門口有學上、上好學,進一步提升高新區(新市區)的教育競爭力。

高新區(新市區)委主要領導,區委分管領導,高新區(新市區)教育局、烏魯木齊市第113中學教育集團負責人,廣匯置業服務(集團)有限公司領導等參加了交接儀式。( 姬婷婷)

來源:高新區(新市區)融媒體中心

(責編:陳新輝、韓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