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孜萬古麗·沙吾提:真心實意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
——記烏魯木齊經濟技術開發區(頭屯河區)鋼城片區柯坪路北社區黨委書記

“看似瑣碎小事,都是每家每戶的大事。面對面溝通、心貼心交流,和群眾之間的感情橋梁才會越筑越牢,民族團結之花才會常開長盛!”7月11日,烏魯木齊經濟技術開發區(頭屯河區)鋼城片區柯坪路北社區黨委書記熱孜萬古麗·沙吾提接受採訪時,回首20年社區工作,道出最真切的體會。
如何把柯坪路北社區各族群眾團結凝聚在一起?熱孜萬古麗說,隻要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團結服務好各族群眾作為社區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引導各族群眾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就能一磚一瓦夯實團結穩定的根基。
李泰康肢體殘疾,此前一直居住在疆外。他回到轄區后,因受戶籍限制,享受不了有關政策,且無房居住,隻能在弟弟家暫住。熱孜萬古麗得知情況后,主動聯系李泰康,幫助他辦理殘疾証、申請最低生活保障金,多次和相關部門溝通協調,在去年底為他申請到臨時濟困救助房。
搬家那天,熱孜萬古麗和社區干部們早早來到李泰康的新家,一起幫忙打掃衛生、擺放家具。“終於有自己的家了!”李泰康握著熱孜萬古麗的手一個勁地搖,千言萬語化作一句話,“感謝你們!”
熱孜萬古麗在入戶走訪時了解到,獨居老人尹珠香患有嚴重風濕病,基本喪失行動能力,情緒十分低落,一度有輕生念頭。熱孜萬古麗主動與尹珠香結對認親,不僅把平常買藥、送飯等瑣事攬了下來,還時常與老人聊天、耐心開導。漸漸地,尹珠香的精神狀態明顯轉好,逢人便說:“我有個維吾爾族好妹妹。”
人們常說遠親不如近鄰,其實社區就是一個大家庭,各族居民也應該做到互幫互助。作為一名基層干部,熱孜萬古麗充分發揮好帶頭作用,努力解決轄區各族群眾養老、醫療、就業等方面的實際困難。2022年,熱孜萬古麗光榮當選黨的二十大代表,她認真履行代表職責,協調各方妥善解決了轄區群眾反映強烈的老年公交卡辦理不及時、周邊道路亂停車、路燈安裝不到位等問題。
在工作和生活中,熱孜萬古麗與轄區各族群眾建立了深厚的友誼。“走在社區,當一張張熟悉的面孔沖你微笑、向你問好、和你打招呼時﹔當居民有了凝聚力,通知一件事可以一傳十、十傳百時……覺得一切付出都值得。”熱孜萬古麗感慨地說。
鄰裡守望、與鄰為善,柯坪路北社區的“連心橋”實現了雙向奔赴。在熱孜萬古麗的影響帶動下,轄區各族群眾爭做民族團結的踐行者。目前,轄區內已有300多名干部職工與700余戶居民結成了親戚,大家守望相助,和諧共處,暖心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
每到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社區還會組織居民歡聚一堂、載歌載舞,同抒愛國情懷,共話民族團結,親如一家、其樂融融。社區還常態化開展“民族團結一家親”聯誼活動,通過組織觀看愛國主義影片、宣講法律知識、舉辦民族團結趣味運動會和知識競賽等活動,進一步豐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有力促進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事成於和睦,力生於團結。“我將始終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聚焦群眾所思所想所盼,真心實意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讓各族群眾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的信念更加堅定。”熱孜萬古麗說。(劉翔)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