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新疆氫能應用“加速跑”

2024年07月02日11:24 | 來源:新疆日報
小字號

氫能是一種二次清潔能源,被譽為“21世紀終極能源”。

2022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的《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明確氫能是未來國家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並對當前和未來一段時間氫能產業做出系統部署。

搶抓產業發展制高點,2023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印發了《自治區氫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和《自治區支持氫能產業示范區建設的若干政策措施》,並將烏魯木齊市、克拉瑪依市、哈密市、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列為首批氫能產業示范區。

自此,新疆氫能產業發展走上快車道,已從工業領域走向商用和民用。“氫”裝已經上陣,氫能進入尋常百姓家的腳步也越來越近。

氫能重卡跑在運煤路上

“動力足,提速快。”6月25日21時,拉完最后一趟煤,准備收工回家的駕駛員馬軍,說起新開的氫能源車,贊不絕口。

馬軍是一名老司機,曾開過柴油重卡、LNG(液化天然氣)重卡、電動重卡,自2024年3月27日起,開上氫能重卡,從伊寧縣煤礦拉煤到附近電廠,來回一趟約190公裡,跑兩個來回到伊寧市蘇拉宮工業園區的加氫站加一次氫。

目前,這裡已建成制加氫測試站,首批共有10輛氫能源重卡“持証”上崗,每天沿著固定線路拉運煤炭到電廠。比起柴油重卡和LNG重卡,氫能源車最大優勢是環保,“柴油重卡和LNG重卡,車底下的排氣管直徑有10余厘米粗,排出來的廢氣像白色煙霧﹔氫能源車排水管很細,直徑五六厘米,且排出來的是水。”馬軍說。

伊寧市聯創城市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首批投入的10輛氫能源重卡由陝西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制造,核定載重30噸,每次可加30公斤氫。通過長期觀察,馬軍發現,30公斤氫燃燒后排出的水約為半瓶礦泉水的量。

事實上,今年不只是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的氫能源重卡上路了,包括石河子市、哈密市的氫能重卡也參與到了煤炭運輸。

1月12日,石河子市首個商用制加氫一體化站和氫能重卡投運,這些氫能重卡在當地運輸電煤。該項目制氫滿產后日產氫氣將達到8噸,可滿足約200輛氫能重卡運營。按照計劃,2025年6月前,石河子市將有200輛氫能重卡陸續投運,助力烏昌石區域大氣污染防治。

6月2日,廣匯能源綠電制氫及氫能一體化示范項目全流程貫通,風機和光伏發出來的綠電,全部用於電解水制氫,然后輸送到加氫站,加注到氫能重卡。目前,已有10輛氫能重卡投運到白石湖煤礦,用於煤炭運輸。

快遞物流也用起了氫能車

在新疆多地氫能重卡用於煤炭運輸時,烏魯木齊啟動了氫能輕卡快遞物流布局。

6月12日,開疆雲(新疆)能源有限公司在烏魯木齊市天山區布局的氫能快遞專用車發車儀式舉行,該企業布局的氫能快遞是天山區政府氫能消納示范項目,投放的首款插電式氫能數字遞送車,尺寸與電動三輪車一致。

“首期試點投放了5輛氫能快遞用車,預計年底將在天山區快遞站點投放700輛氫能快遞專用車。”開疆雲(新疆)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波說,目前烏魯木齊快遞車基本用的是私家車配送,存在人貨混裝問題,氫能快遞專用車投運后,可代替私家車配送快遞。

張波介紹,為氫能快遞專用車配備的是容量200克氫氣的氫瓶,氫瓶充滿氫氣后續航裡程可達60公裡至80公裡。目前首批投入的車輛正處於測試階段,要測試在一輛快遞專用車上配一個還是兩個氫瓶更劃算。屆時,氫能快遞車換裝的氫瓶會存入專門的機櫃,快遞小哥輸入密碼,取出氫瓶更換即可。到8月底,該公司還計劃投入氫能礦卡和氫能冷鏈物流車,氫能車輛更豐富。

開疆雲(新疆)能源有限公司依托烏魯木齊市隆盛達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充氫,目前,后者在烏魯木齊經濟技術開發區(頭屯河區)建設的綜合能源站正在申請驗收,制氫系統正在調試。該綜合能源站投用后,每日氫氣加注能力約1噸,可滿足100輛輕卡或30輛重卡用能需求。

推動氫能輕卡應用於城市物流快遞,烏魯木齊市隆盛達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從上海引進了首批氫能輕卡,今年5月16日首批3輛氫能輕卡已抵達該公司。“這些氫能輕卡將用於京東物流,做示范測試。”該公司董事長魏明說。

氫能從工業走向民用

聚焦氫能在工業領域應用,2022年中國石化集團新星石油有限責任公司在庫車開工建設庫車綠氫示范項目,這是中國首次規模化利用光伏發電直接制綠氫的項目。

2023年8月30日,該項目全面投產,氫氣通過管道輸送至中國石化塔河煉化有限責任公司,替代天然氣化石能源制氫,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碳48.5萬噸,開創綠氫煉化發展新路徑。

受此鼓舞,新疆多地氫能產業投資熱情高漲,克拉瑪依市舉行2023中國西部氫能大會,提出要“打造西部氫都”。此次大會上,代表著克拉瑪依市在綠氫化工、氫儲能領域的兩個重大項目——新疆油田風光氣儲氫一體化項目、源網荷儲新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氫儲能調峰電站新型儲能示范項目啟動。

記者從源網荷儲新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了解到,目前該項目正推進建設,預計今年年底前將投產,屆時光伏發出來的綠電,通過電解水制出綠氫,再通過綠氫燃料電池發電,可年產穩定綠電3.6億千瓦時,還可提供48萬吉焦的零碳熱源服務,實現零碳供暖48萬平方米。

新疆開始制造氫能客車,意味著氫能源從工業走向商用和民用。

5月14日,新疆中通客車有限公司制造的首台氫能源客車在烏魯木齊正式下線。這台氫能源客車充一次氫10分鐘左右,續航裡程600公裡以上,動力系統可承受40攝氏度以上和零下30攝氏度以下的氣溫。

“氫”享生活日益臨近

2022年,北京冬奧會上,氫燃料電池乘用車、中巴車、大巴車亮相,成為運輸主力。

乘坐氫能車,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新疆群眾也盼著氫能乘用車早日應用於生活。

對此,張波解釋,氫能乘用車的應用還需三個大的突破,制綠氫成本下降、運儲環節貫通、車輛價格下降。

盡管目前交通領域的氫能應用仍處於示范測試階段,但國內投資商依然看好新疆未來。相比國內其他省區市,新疆有著突出的綠氫制取和場景應用優勢。在2023西部氫能大會上,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萬鋼指出,新疆具有發展氫能特別是綠氫良好條件,要發揮資源優勢,推動氫能制、儲、運、加和燃料電池裝備全產業鏈跨區域協同發展,以適應長距離運載需求,探索中重型商用車氫能應用。

“氫能車更耐寒,比較適合新疆冬季的寒冷天氣。”伊寧市聯創城市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經營管理部副部長羅鳳祥認為,未來新疆城市氫能交通應用優勢明顯。

“氫”裝上陣,未來已來。將來隨著氫能和氫能車輛價格的下降、綠氫產業全鏈條的貫通,新疆氫能交通應用場景將越來越廣泛。《自治區氫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新疆將推動建立集綠氫制、儲、運、加、用為一體的供應鏈和產業體系,建設一批氫能產業示范區,可再生能源制氫能力達每年10萬噸,推廣氫燃料電池車1500輛。(於江艷)

(責編:陳新輝、楊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