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魯木齊高新區(新市區)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持續賦能高質量發展
孟夏之日,萬物並秀。第八屆中國—亞歐博覽會將在烏魯木齊市舉行,本屆博覽會以“絲路新機遇 亞歐新活力”為主題,以合作共贏的態度擁抱四海賓朋,向世界展示自信開放、蓬勃發展的新疆形象,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再上新台階。
作為絲綢之路核心區的重要承載區,烏魯木齊高新區(新市區)向“新”前行,逐“新”而進,聚焦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持續提升產業鏈核心競爭力,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科技創新不斷賦能產業轉型,對外交往的“朋友圈”越來越大、匯聚的科創成果也日漸豐碩。
產業聚集,點燃聚力向新“強引擎”
從“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到“發展高科技,培育新產業”,今年以來,烏魯木齊高新區(新市區)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在持續發展現代服務業1個支柱產業和生物醫藥與大健康、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3個主導產業的基礎上,立足“4+22”功能區建設,加強產業空間規劃,全面推進重點產業布局、產業鏈建設、產業生態培育,厚植產業高質量發展根基。
新材料是國際競爭的重點領域之一,也是高端制造的關鍵因素。在大力發展新材料產業的背景下,一批打破國際壟斷,填補國內空白的新技術新產品應運而生,快速崛起。
在位於烏魯木齊高新區(新市區)北區工業園的德藍水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膜材料研發實驗室內,科研人員正在操作一台小型試驗裝置,通過壓力泵將廢水在1bar壓力下從中空纖維膜絲外部壓入膜絲內腔,污水經過過濾后,濁度由65NTU,下降至0.05NTU。
“我們正在進行的是過濾孔徑隻有0.03微米的超濾膜產品的實驗,起作用的就是這片膜材料,它可以完全去除水中的雜質細菌等有害物質,能達到如此精度的超濾膜產品,在西北地區屈指可數。”談及公司的產品,董事長曾凡付自信滿滿。與傳統的中空纖維膜相比,德藍水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最新研發的超濾膜產品——梯度孔中空纖維膜膜絲的抗污堵性能更強,使用壽命更高,實現了替代進口產品。
目前,德藍水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在研的膜材料新產品有6個系列,聚焦石油、石化、煤化工等產業的廢棄物處理、資源回收,企業聯合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發了聚四氟乙烯的疏水膜,目前正在進行科研攻關階段,這將是一個新的新材料技術,也是新的突破。
生物醫藥與大健康產業是烏魯木齊高新區(新市區)重點培養的特色優勢產業,這裡集聚了全疆70%以上的生物醫藥企業,通過“鏈主”企業和龍頭企業為主導,構建覆蓋藥材種植、藥品研發、加工生產和市場營銷等環節的全產業鏈條,全力打造百億級產業集群。
從源頭上提高中藥材質量,是打造生物醫藥全產業鏈的第一步。在新奇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來自南北疆的珍貴中藥材正在源源不斷地入庫。近年來,公司在全疆多地建立了藥材種植基地,30多種新疆特色藥材實現標准化種植。
該公司副總經理李柯翱表示,企業投資建設的中藥材科技產業園項目正在加緊施工,項目涵蓋藥材倉儲、藥材初加工、中藥飲片生產技術改造擴能等,建成后可實現年產中藥飲片5000噸。同時,公司還將建成高效配送的新疆中藥飲片中心質保倉、智慧中藥房和代煎中心,打通藥材從生產到配送的產業全鏈條。
一味好藥,從田間地頭進入到生產車間后,還需要進行“特殊處理”。在新疆金世康圓輻照技術有限公司輻照中心,一批批藥材正在傳送帶上“奔跑”。經高能電子束照射,可以達到殺虫、滅菌、延長保質期的效果。
作為全疆唯一的電子加速器綜合輻照系統項目,該輻照中心為醫藥、醫療衛生器械、食品等企業提供輻照滅菌服務,填補了新疆輻照加工領域空白,也為產業鏈補上重要一環。
科技創新,按下高質量發展“加速鍵”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依托科技創新、深挖資源潛力是烏魯木齊高新區(新市區)推動特色產業邁向高端的重要著力點。
近年來,烏魯木齊高新區(新市區)緊抓“一帶一路”核心區、烏昌石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中國(新疆)自由貿易試驗區發展機遇,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積極培育新興產業發展潛能。目前,轄區擁有各類國家級、自治區級創新平台110家,院士工作站4個、博士后工作站28個,培育高新技術企業261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59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4家,成立產業或行業的技術創新合作組織6個,吸引懷柔實驗室新疆基地、新疆實驗室—昆侖站、昆侖生物醫藥創新研究院等國內外領先的高端研發平台落地,高層次、廣領域的高端科創資源集聚,大大豐富了烏魯木齊高新區(新市區)在科技創新領域的綜合實力。
在新疆生物醫藥創新創業園內,來自中科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的科研團隊正在緊張有序地開展各項工作。
多年來,新疆理化所以新疆乃至中亞地區特色藥用植物資源為研究對象,通過建立民族藥標准品規模化制備技術平台,形成了民族藥標准體系,實現了維藥標准樣品“零”的突破。
“有了大量的基礎研究和先進的技術平台,我們能准確找到植物有效成分,從而加速創新藥物開發。”新疆理化所資源化學研究室副主任吳濤介紹,由研究所自主研發的抗阿爾茨海默病中藥創新藥“棉花花總黃酮片”,多年前成功轉讓給新疆維吾爾藥業有限責任公司。目前,該藥已經進入臨床二期試驗階段,預計兩三年內可以上市。
為進一步加強產學研合作,助推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新疆理化所與烏魯木齊高新區(新市區)共同成立了新疆民族藥關鍵技術與工藝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10多年來,中心重點圍繞50多種新疆地產中藥、民族藥開展研究,4個自主研發、10個合作研發的創新藥先后獲得臨床批件。
鎖在“深閨”的科研院所理論成果怎樣才能走出“閨閣”,快速地嫁接到企業,這中間亟須搭建溝通橋梁。瞄准成果轉化的堵點瓶頸,烏魯木齊高新區(新市區)大步探索,又開啟新動作。
在不久前舉辦的2024國際絲路技術轉移大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火炬中心與烏魯木齊高新區(新市區)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協同共建絲路國際技術轉移中心。中心將在加強決策咨詢合作、共建科技服務人才培養體系、實施“一帶一路”技術轉移行動等多個方面,為烏魯木齊高新區(新市區)提供全方位的技術支持和資源支撐。
大會期間,新疆科技成果(技術)交易中心線上平台正式發布,通過線上+線下全鏈條的服務模式,為全疆乃至中亞地區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打造高質量的服務平台。
目前,新疆科技成果(技術)交易中心線上平台已收錄全疆14條產業鏈、51萬余家企業畫像,征集技術成果3萬余項、政策數據收錄1000余項。平台以產業高質量發展為目標,構建產業創新生態體系,全方位厘清產業供需布局、資源布局等,形成產業生態一張網,從產業創新的高度破解技術轉移、成果轉化難題。
前瞻布局,新質生產力加速“上新”
新質生產力是對傳統生產力的質態躍升,是生產力發展的新方向,發展新質生產力,產業創新是關鍵載體。科創和產業,恰是烏魯木齊高新區(新市區)的優勢所在。
創新型中小企業是指具有較高專業化水平、較強創新能力和發展潛力,在行業細分領域具有影響力的企業,是企業創新能力的“認証”標志。日前,自治區工信廳公布2024年度自治區創新型中小企業名單,烏魯木齊高新區(新市區)61家企業入選,數量超過烏魯木齊市的三分之一。新疆艾旗斯德檢測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家。
在新疆九鼎檢測技術有限公司的快速檢測實驗室,檢測人員正使用食品安全智能分析儀對當日九鼎農貿產品批發市場進場600多份果蔬樣品進行檢測。檢測項目全、檢測效率高、檢測更精准的安全智能分析儀是由新疆艾旗斯德檢測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生產。
新疆艾旗斯德檢測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9年,主要從事食品快速檢測、人工智能結合醫療大數據分析等。公司副總經理陳程說,企業創立時的5位核心成員都是博士生或大學教師,得益於此前在科研方面一些較為成熟的成果,公司成立之后較快地就將成果轉化並投入市場,去年公司通過了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的認定。
圍繞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烏魯木齊高新區(新市區)從政策、環境、服務等層面入手,不斷提升中小企業創新能力和專業化水平,多方幫助更多中小企業駛上發展“快車道”,以中小企業集群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
高新區(新市區)創業服務中心作為全疆成立最早的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和省部共建留學人員創業園,也是自治區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包括新疆艾旗斯德檢測科技有限公司在內,此次園區有10家企業入選自治區創新型中小企業名單,還有15家入選企業是園區孵化的企業。
“企業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主力軍,科技創新是產業創新的源頭活水,科技成果加速轉化為優質生產力,引領著產業發展方向。”烏魯木齊高新區(新市區)工業和信息化局(大數據發展局)黨組書記唐育新表示,立足轄區產業發展實際,烏魯木齊高新區(新市區)全力推動產業結構深度轉型、迭代升級,持續催生新質生產力。今后,還將進一步加大企業培育力度,引導和支持企業提升創新能力和專業化水平,指導企業對標培育標准結合實際情況找准工作重點,培育扶持更多企業成長為專精特新企業。
向新而行,向上攀登。科技與產業相互支撐、迭代升級,新質之力釋放出澎湃動能。當下的烏魯木齊高新區(新市區),正朝著正確的方向一步一個腳印,提檔加速、奮勇前行。(姬婷婷)
來源: 高新區(新市區)融媒體中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