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我的阿勒泰》台前幕后: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阿勒泰

2024年05月09日11:04 | 來源:新疆日報
小字號

在遙遠的山區,李娟跟著母親做裁縫、賣小百貨謀生。

沒有網絡,沒有社交,毛氈房的布帘掀開就是一望無垠的草原,和晝長夜短的漫長時光。

李娟和她的文字,就生活在這裡。

迷你劇《我的阿勒泰》也發生在這裡。5月7日晚,該劇在央視綜合頻道和愛奇藝平台首播。播出前夕,記者多次採訪劇組主創團隊,了解他們心中的“阿勒泰故事”。

拍“阿勒泰”是一場商業冒險

愛奇藝燦然工作室總經理、《我的阿勒泰》總制片人齊康說:“拍‘阿勒泰’是一場商業冒險,幸運的是,我們堅持下來了,並且成績還不錯。”

在齊康看來,《我的阿勒泰》和去年入圍柏林國際電影節的迷你劇《平原上的摩西》一樣,與觀眾認知的劇集作品略有不同。6—8集的迷你劇,藝術水准高、風格化強,意味著面臨改編難度和商業風險雙重挑戰。“有很多人問為什麼我甘願冒險?其實這些作品有很多共識和共情的東西,《我的阿勒泰》是對理想主義的向往和未知世界的憧憬,都是在成長過程中不同階段的個人感受。”

“路過的一個三岔路口非常熱鬧,有好幾家商店和飯館湊在那裡。其中一家看起來最闊氣的店面是賣摩托車的,店外貼了一張蓋住了整面牆的摩托車廣告的噴繪招貼,劉德華板著臉站在那裡,旁邊一頭牛正在津津有味地舔他的臉。”在《我的阿勒泰》原作中,作家李娟這樣描寫了她在可可托海附近一個村庄看到的場景。為了復原這個場景,劇組花了很長時間和劉德華協調肖像授權,雖然最后鏡頭只是一閃而過。由此可見,劇組團隊對這部劇的執著:要做精品。

導演、編劇滕叢叢說:“想做‘阿勒泰’的初衷是因為我覺得廣袤的中國土地上有各式各樣的故事發生,有很多精彩的題材可以去開發。這是創作者應有的責任和擔當,如果再去講一些老生常談的故事,其實很乏味。一直以來,我希望帶觀眾去找到新的看世界的角度。”

和李娟、阿勒泰相遇,滕叢叢眼前一亮。“李娟是一位非常獨特的創作者,她看待世界有獨特的視角和價值觀,以及對生活的感知力。”滕叢叢說,她的作品呈現出“生活的肌理和質感”,有著獨特的幽默感,“我們沒有人可以像李娟一樣在阿勒泰生活那麼久,即使有,也不一定能和李娟一樣從生活中獲得這些。”

接下來,就是去新疆,去阿勒泰,看看李娟筆下的故事。“我去阿勒泰採風兩次,《我的阿勒泰》成稿於2000年左右,我採風是在2020年,信息時代和文明時代讓年輕一代的牧民發生了改變,這種碰撞與融合,非常吸引我。”在阿勒泰的那段日子,滕叢叢和當地人深入交流,融入他們,“我發現當地人非常熱情,基本上認識一個人就可以認識一群人,他們在遼闊天地間隨季節游轉,身上有種朴素堅毅的精神。”就那麼一瞬間,滕叢叢有了方向。

在阿勒泰像做了一場美夢

採風回來后,滕叢叢和另一位編劇彭奕寧有了對故事的基本構架,主要人物是張鳳俠和李文秀以及巴太一家的故事。他們拎出原著中鮮活的人物——主角母女,“去理出一條主線,然后建造配角的人物關系”,加上“一點技術”,即做劇本、做主線、做沖突。

在社交網站上,李娟的作品被評價得最多的一句話是:治愈了我的精神內耗。《我的阿勒泰》拍攝期間,這種治愈力也和演員們達成內心世界的強烈呼應。

飾演母親張鳳俠的演員馬伊琍回憶,在阿勒泰的兩個多月像做了一場美夢,“任何設備都無法記錄那裡的美,因為它的美是跟空氣、呼吸、濕度還有當地的草、牛、羊、馬、人結合在一起的。”

進組前,飾演哈薩克族少年巴太的於適特意找來李娟的作品細讀,他在字裡行間讀出明快、清新,書中勾畫出的阿勒泰令人心馳神往。來到新疆后,他心中的阿勒泰漸漸勾勒出清晰的模樣。

在阿勒泰的幾個月裡,於適下了戲就騎馬、趕羊,和當地人打成一片。他會幫著牧民爺爺趕羊,還受邀去做客。“和爺爺奶奶聊天過程中,我發現盡管牧民的居住條件艱苦,但這不妨礙他們對自身生命體驗的自信。臨別時,奶奶把奶豆腐塞滿了我的口袋,說:‘我的孩子,把這裡當成自己的家,你拍戲累了,路過就來喝茶,奶奶給你做好吃的。’”於適說,那些話擊中了他,他恍惚覺得,情感已經翻越了語言的隔閡,他成了一個真正的阿勒泰孩子。

一副眼鏡架在清秀的臉上,飾演李文秀的青年演員周依然遠遠望去和作家李娟有點相像,在阿勒泰拍攝的日子,她走進書中,感受著作家筆下的山川風物、風土人情。“李文秀有一個作家夢,她在城裡打工,卻四處碰壁。回到家鄉阿勒泰后,再次打量和審視這片土地時,她的眼光是獨特的,從而發現看待這個世界的不同角度。在阿勒泰的這段生活裡,她逐步治愈了自己也深深治愈了我。”周依然說。

輾轉多地展現新疆風貌

直入雲端的雪山、茂密的森林、成群結隊的羊、肆意奔跑的駿馬……透過鏡頭,一幀幀大美新疆的壯麗航拍圖徐徐展現在人們眼前。

新疆阿丑視界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負責劇中航拍鏡頭。航拍攝影師張澤歡介紹,為了展現新疆各地豐富多元的自然文化景觀和生機勃勃的時代氣象,劇組輾轉烏魯木齊市、哈巴河縣、布爾津縣等地進行拍攝,“新疆廣闊大地上,冰川雪嶺與戈壁瀚海共生,太適合航拍了。”

為了真實呈現阿勒泰的自然風光和真實風貌,劇組採用4K超高清拍攝、HDR(高動態范圍成像)監看控制畫面曝光與色彩、杜比全景聲音效設計,成為業內首部打通“原生HDR”拍攝制作流程的迷你劇。

作曲高小陽是土生土長的新疆人,《我的阿勒泰》中旋律優美、豐富多元的音樂元素是他獻給家鄉的禮物,“比如第二集使用的音樂,採用了時序分別,主題前半部分是典型的電影音樂旋律,給聽者溫暖堅定的感覺。后半部分則是回旋式旋律,這是對民族音樂元素融入影像的一種嘗試。”

開篇已足夠精彩、扎實,滕叢叢表示,后續內容更加值得期待,“從第四集開始,會涉及轉場、盛大的彈唱會等,生動展現牧民在西北邊地豐富又深遠的生存景觀。”(劉萌萌)

(責編:李龍、韓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