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喜看田野新蝶變——來自兵團第六師共青團農場的一線見聞

2024年05月04日10:47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60多年前,13名青年團員趕著兩駕馬車,挺進准噶爾盆地南緣的戈壁荒灘,拉動了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共青團農場屯墾戍邊的第一犁。從鹽鹼戈壁到生態宜居,這塊熱土見証著兵團團場的蝶變。

近10年來,共青團農場全體干部職工不斷深入推進團場體制改革,持續提升農業機械化水平、加快構筑現代農業體系、高水平建設宜居宜業鄉鎮,交出了一張張出色的成績單。

拖拉機、翻犁機、播種機、採棉機……幾十種、400多台套各式農機,在銀豐農機裝備有限公司院內停放得滿滿當當。“與10年前相比,這些農機全部都是‘升級版’,小馬力變成大馬力,粗放型變成精細型。”公司總經理張玉斌介紹。

更大的變化在於採棉機。10年前,機械採棉在兵團剛剛起步,採棉機幾乎是清一色的進口貨,五六百萬元的身價讓不少棉農望而卻步。到了2023年,共青團農場棉花機採率達100%。

“我這院子裡,就有4個品牌的國產採棉機,作業效率、採淨率跟進口採棉機不相上下,但價格便宜一大截。”張玉斌介紹,國產採棉機的快速普及,讓職工們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共青團農場農業發展服務中心主任周國柱將記者帶到一塊800畝的試驗田。在2023年完成高標准良田改造后,這塊田裡裝上了112個電磁閥,借助雲遙感技術,職工輕點手機便可完成澆水、施肥,實現“手機種田”。如今,共青團農場已有11萬畝耕地完成了高標准良田改造。

步入共青團農場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園區溫室漁業養殖棚內,池中追逐覓食的魚群映入眼帘。

“我們嘗試高密度室內養殖本地冷水魚,獲得了成功,出產的河鱸口感與野生魚相差無幾,在市場上供不應求。”新疆新途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薛新偉介紹,河鱸肉質細嫩,在新疆頗受喜歡,企業經過不斷開展技術研發,破解了一道道馴養難題。

在攻克“五道黑”(河鱸)的基礎上,企業聯合華中農業大學、兵團六師農科所,瞄准“九道黑”(梭鱸魚)的繁殖、馴化展開科研攻關。“這是兵團‘揭榜挂帥’重大科技項目,主要是破解梭鱸繁殖技術不成熟、苗種供應量不足難題,通過對梭鱸親本培育、人工繁殖等關鍵技術的研究,建立成熟的飼料喂養體系,提高養殖效益。”華中農業大學水產學院研究生楊逸臣介紹。

佔地近800畝,擁有3座連棟溫室大棚、120余座蔬菜瓜果大棚的設施農業示范園,成為兵團六師的“現代農谷”。4種顏色的草莓、10多個品種的西紅柿,在這裡培育后,在種植戶中推廣開來。示范園年出產成品魚80余噸,出產各類蔬菜瓜果近2000噸,年銷售額超千萬元,走出了一條新路子。

10年前,文晨霞剛大學畢業,是一名西部計劃大學生志願者。如今,她已成長為農場業務骨干,也見証了團場近些年特別是團場體制改革帶來日新月異的變化。

文晨霞記得,自2017年6月吹響團場體制改革號角后,農場就“大招不斷”:土地確權入戶,讓職工吃下“定心丸”﹔種子、農藥可以自主購買,種出的作物賣給誰自己說了算﹔連隊干部取消“終身制”,打破“鐵飯碗”,職工成為連隊的主人和主角。

“體制機制活了,人氣旺了,職工積極性足了。”文晨霞說,職工紛紛回流,越來越多的人在這片熱土上安下心、扑下身、扎下根,投身到新時代兵團事業中。(記者 尚杰 趙明昊 通訊員 王夢琳)

(責編:韓婷、楊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