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烏魯木齊高新區(新市區):產業“鏈”動春潮涌 發力奮進正當時

2024年04月16日19:25 |
小字號

春已至,萬物生,前路風新日暖。談到優勢產業,就必談“八大產業集群”,這既是新疆推動新型工業化、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部署,也是全疆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新機遇、新作為、新前景。

今年,烏魯木齊高新區(新市區)圍繞自治區“八大產業集群”和烏魯木齊市產業發展規劃,瞄准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發展方向,推動短板產業補鏈、優勢產業延鏈、傳統產業升鏈、新興產業建鏈,全面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一場經濟蝶變正在徐徐展開。

科技攻“尖”,形成支撐

2月26日,自治區推進新型工業化暨高質量建設“八大產業集群”大會召開,自治區“八大產業集群”建設“1+8+36+1”政策體系正式亮相,一季度全區重大項目調度會同日舉行,較往年提前,這展現出全疆凝聚起發展“八大產業集群”的強大共識。

近年來,烏魯木齊高新區(新市區)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出台系列政策措施幫助企業發展,不斷激發科技型企業的科技創新活力,企業取得多項新型發明專利,市場前景可期。

在位於高新區(新市區)北區工業園的新奇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研發中心,研發團隊正開展西帕依固齦液的中藥改良型新藥開發。

在位於北區工業園的新奇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的研發中心,企業研發團隊正開展西帕依固齦液的中藥改良型新藥開發。西帕依固齦液去年以2.8億元的銷售額,成為公司民族藥的第一大品牌,今年銷售有望突破4億元。

牢牢扭住自主創新這個“牛鼻子”,以創新力撬動生產力,如今已成為烏魯木齊高新區(新市區)企業的共識,成為引領企業發展的第一動力。新奇康藥業不斷增強創新這個第一動力,以科技創新力的再突破、再攀高,支撐企業發展的再升級、再躍遷。

新奇康藥業擁有近百人的研發團隊,建有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自治區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研究院、自治區重點實驗室、自治區制造業創新中心、自治區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科技創新平台,2023年在科研創新方面取得不俗的成績。

“依靠科技創新平台,我們去年有兩項1.1類中藥創新藥獲得了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臨床試驗默示許可。”新奇康藥業研發總監馬璇說,同時,公司正進行兩款新藥的研究,一款用於治療反流性食管炎,一款用於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目前這兩款新藥都進入最后的沖刺階段,有望在上半年獲得臨床試驗默示許可。

研發團隊正開展西帕依固齦液的中藥改良型新藥開發。

此外,新奇康藥業也不斷引進疆內外頂尖專家,去年公司柔性引進了6位疆外專家,並加強和高校以及科研院所的合作,通過橫向課題以及共同申報政府項目來加強合作。

“創新和研發對於醫藥企業十分關鍵。”馬璇說,新奇康藥業始終堅持把科技創新擺在首要位置,公司以“內生+外延”發展方式打造知名品牌,同時提升創新實力人才的引進和科研創新能力平台的建設,使得企業在這兩三年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今年,企業將繼續深耕中藥的改良型新藥開發,不斷填補國內適應症治療空白,進一步提升民族藥的品牌效益。

產業向“新”,增強動能

以“新”提“質”,以“質”催“新”。今年全國兩會上,“新質生產力”被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成為代表委員討論的熱詞,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更被列為2024年十大工作任務的首位。

面對發展新質生產力這場“競速賽”,烏魯木齊高新區(新市區)同樣時不我待、加緊布局。

今年,烏魯木齊高新區(新市區)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加快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在持續發展“1+3”產業的基礎上,立足“4+22”功能區建設,加強產業空間規劃,全面推進重點產業布局、產業鏈建設、產業生態培育,厚植產業高質量發展根基,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鏈主”企業、龍頭企業是產業發展的主引擎,在聚合帶動產業上中下游協同發展的同時,形成了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在推進工業高質量發展中,烏魯木齊高新區(新市區)盯鏈主抓龍頭,形成以中藥民族藥為主導的生物醫藥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鏈主企業的集聚效應持續凸顯,進一步推動產業建圈強鏈。

科研人員在中國-烏茲別克斯坦新藥“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做實驗。

中國-烏茲別克斯坦新藥“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是由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上海藥物研究所與烏茲別克斯坦科學院生物有機化學研究所、植物化學研究所等單位共建,為聚焦中亞特色藥用資源,全面開展新藥研發全鏈條的互惠合作和高層次人才培養,搭建出我國優勢醫藥成果在“一帶一路”共建國家轉移轉化的示范性國際科技合作平台。

聯合實驗室核心主體位於烏魯木齊高新區(新市區)北區工業園生物醫藥孵化器——新疆生物醫藥創新創業園。

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科技一處處長鹿娟娟說,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和新疆生物醫藥創新創業園的主要合作方向是建立重要的科技創新平台如“一帶一路”實驗室、國家工程技術中心等,同時也希望通過重要平台建設對烏魯木齊高新區(新市區)的新藥研發、生物醫藥人才方面有促進作用,並推動中藥民族藥“走出去”,將新疆生物醫藥創新創業園建設成以新疆為中心、輻射中亞的新藥研發機構。

科研人員在中國-烏茲別克斯坦新藥“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做實驗。

中國-烏茲別克斯坦新藥“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只是烏魯木齊高新區(新市區)推進高能級平台發展的一個縮影。

今年,烏魯木齊高新區(新市區)將圍繞主導產業設立“鏈主”企業梯次培育庫,分行業遴選膜基、紡織服裝、生物醫藥等一批鏈主企業,推行產業鏈鏈長制,通過繪制產業鏈高質量發展“圖譜”,整合上下游資源,強化專項資金扶持,以鏈式效應帶動產業集聚,增強產業集群效應。同時,還將圍繞鏈主企業的需求,進一步精准招商,整合上下游資源,強化項目和產業專項扶持,助推產業的集群化發展。

抓住機遇,積極作為

往高處攀,向新處闖。這個春天,一系列部署舉措密集落地,一個個重大項目加速推進……烏魯木齊高新區(新市區)抓住有利時機,奮力拼經濟,搶抓開門紅,厚植著高質量發展的條件與基礎,也催生著決勝未來的底氣與信心。

經濟高質量發展,不僅需要新質生產力這樣的“軟實力”,還需要基礎設施、營商環境等方面的“硬支撐”。

聚焦科技創新這個核心驅動力,烏魯木齊高新區(新市區)積極構建“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轉化+產業化”的創新生態鏈,依托絲路國際科學城,吸引全疆“八大產業集群”重大創新平台和項目落地,加快推進新疆實驗室—昆侖站、昆侖生物醫藥創新研究院等研發平台建設,鼓勵有條件的企業組建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企業技術中心、工業設計中心等,推進技術、資金、人才、信息等創新資源向創新主體聚集,為高質量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烏魯木齊高新區(新市區)科學技術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江林表示,今年,烏魯木齊高新區(新市區)將重點圍繞實施提質增效行動、創新主體培育提升行動、創新平台賦能提升行動、關鍵技術攻關突破行動、科技成果轉化示范行動、創新開放生態重塑行動、科技人才聚能提升行動,不斷推動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和應用。力爭今年高新技術企業總量達280家,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260家以上﹔市級以上創新平台達到110家,技術合同成交額超過10億元,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增長30%。積極整合各類科技創新資源,引領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牽引產業再飛躍,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科技力量。

在招商引資方面,今年烏魯木齊高新區(新市區)將持續在招大引強上發力,充分發揮國家級高新區、新疆自貿試驗區烏魯木齊片區高新功能區塊的優勢,緊密結合轄區主導產業,以“科技創新”為引強,統籌資源,進行“數字”賦能。

“隨著懷柔國家重點實驗室的挂牌,一批‘產學研融合’的工程實驗室簽約,高新區(新市區)‘智高新’平台也開始運行,數字基座初步構建﹔‘虎翅雲’平台落地生根,提升了企業的智慧管理。”烏魯木齊高新區(新市區)招商服務局黨組書記侯波說,招商工作將以高新技術引進為抓手,用平台經濟來賦能,讓技術從“實驗室”走到“應用場”,加大科技成果轉化的效果,緊盯產業鏈、供應鏈,在“鏈”中尋找符合產業導向的目標企業上精准發力,補短板、強弱項,進一步延鏈、補鏈、強鏈,促進產業向“又高又新”健康發展。

草木萌動春已至,產業蓬勃正當時。

經濟暖流不斷涌動,發展脈動愈發強勁,“拼開局”的背后,是上下一心聚焦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的堅定決心﹔也是烏魯木齊高新區(新市區)搶抓機遇,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鞏固提升優勢產業的生動實踐,高質量發展的“春天序曲”已悄然奏響。(姬婷婷)

來源:高新區(新市區)融媒體中心

(責編:陳新輝、楊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