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李紅秀:我們是互助友愛的大家庭

2024年04月15日17:00 | 來源:新疆日報
小字號

4月10日上午,68歲的新疆阿勒泰市紅墩鎮薩亞鐵熱克村村民李紅秀和村民們一起將村裡的“戶兒家”文化大院打掃干淨。

這一天文化大院裡要舉辦一場慶祝肉孜節的活動,整個村庄沉浸在喜氣洋洋的節日氛圍中。

李紅秀介紹,“戶兒家”始於1861年,是指當時從甘肅、陝西、山西一帶,遷徙至阿勒泰市紅墩鎮一帶的40多戶漢族農民。“戶兒家”是哈薩克族牧民對這40多戶漢族人家特有的稱呼,又稱“老四十戶”。

薩亞鐵熱克村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村子,有漢族、回族、哈薩克族、蒙古族、維吾爾族、俄羅斯族等,多年來,鄰居們守望相助,相濡以沫。

“每逢節日,街坊鄰居都會一起過,在紅秀阿姨的張羅下,大家一起做美食、搞文藝表演,特別熱鬧。”村民塔斯很·胡安德合說。

在塔斯很眼裡,李紅秀是個熱心善良的人,不管誰家在生活、經濟上有困難,她都會主動伸出援手。他本人就是在李紅秀一家的幫助下過上了好日子。

“叔叔,我想上學!”30多年前,塔斯很的一句話至今還在李紅秀丈夫曹忠偉的耳邊縈繞。

1985年,在鄉政府工作的曹忠偉,結識了一位哈薩克族牧民,得知這位牧民家境貧困,兒子塔斯很初中畢業后在家放牧。

“當時塔斯很的一句‘叔叔,我想上學’,讓我丈夫鼻子一酸。”李紅秀說,丈夫回到家便與自己商量,很快他們為塔斯很聯系了一所高中。

高中3年,塔斯很與李紅秀的兒女一起生活、學習,親如兄弟姐妹。如今,塔斯很已是一名基層醫務工作者。

正聊著天,鄰居卡肯·亞生來到文化大院。

“我們家與紅秀阿姨做鄰居50年了,像一家人。小時候我們的衣服,以及妹妹出嫁的嫁妝都是紅秀阿姨做的。”卡肯說。

“我的老伴是‘戶兒家’的曹家后代。自從嫁到曹家后,我就經常聽長輩講‘戶兒家’來新疆的經歷、紅墩鎮的歷史以及各民族親如一家的故事。”李紅秀說,“戶兒家”家庭成員由三四個民族構成的情況比比皆是,老“戶兒家”人人都會講哈薩克語。大家生活在一起,感情深厚。

為了更好地傳承和記錄這段歷史,2012年,李紅秀騰出自家門面房建起了“戶兒家”民俗陳列館,將收藏的老物件展示出來,有馬鞍子、老紡車、熨斗等。

2013年,為更好地保護和傳承館藏物件,紅墩鎮政府花20萬元在鎮中心建設新館。陳列館免費開放,李紅秀既當管理員,又擔任講解員。

“沒有固定的講解詞,我腦子裡全是真實的故事,可以根據不同年齡、職業的參觀者,有針對性地講能吸引他們的故事。”李紅秀說。

2017年,為帶動陳列館周邊街坊增收致富,李紅秀張羅四鄰開起農家樂,鄰居們改造各自庭院,建成風格迥異的民宿。

“我們幾家民族不同,但共用一個菜單,讓游客在一張桌子上能吃到不同民族的美食。”李紅秀說。

幾十年間,李紅秀與鄰居們和睦相處、互幫互助,同時她還熱心社會公益活動,2012年加入當地“愛心媽媽”組織,參與捐資助學、扶貧幫困。

李紅秀說:“愛心、分享、互助,就是‘戶兒家’的生存智慧,也是民族團結的真諦,我們是互助友愛的大家庭。”(張婷)

(責編:陳新輝、楊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