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木沙江·努爾墩:“帶著村民致富,是我最大的幸福”

2024年04月06日10:52 | 來源:新疆日報
小字號

近日,在外出差的伊寧縣英塔木鎮托萬克溫村黨支部書記木沙江·努爾墩召集大家開線上會議,商量解決土地托管遇到的問題。近年來,托萬克溫村6000余畝耕地實現土地托管,有效推動了農田向優質、集中、連片轉型。

通過發展種植業、養殖業和小商品經營等方式,2023年,托萬克溫村人均年收入達到2.3萬元。

不顧危險救兒童,改水改廁又修路,鄉村治理提能效,建設美麗新村庄……在托萬克溫村,木沙江始終堅守初心,用實際行動贏得了村民的信任和支持,成為村民的“主心骨”。

干部作風大變樣

2012年底,木沙江退役回鄉,憑借過硬的政治素質和軍人作風,在村“兩委”換屆中被鄉親們選舉為村黨支部書記。

初到托萬克溫村,面對辦公條件差、村裡矛盾糾紛突出等問題,木沙江認識到,轉變村干部隊伍的工作思路和態度、提升能力和素質是建強基層黨組織的基礎和關鍵。

村干部乃孜然·霍加合買提回憶說:“木沙江剛擔任村黨支部書記時,村干部的工作積極性不高,服務群眾的意識也不強。現在真是大變樣,干部們每天都充滿干勁,在工作上有用不完的精力。”

為解決村黨支部軟弱渙散等問題,木沙江以黨建為抓手,規范村“兩委”班子成員分工,開展黨支部標准化建設,2022年成功創建縣級“五個好”黨支部,通過談心談話,引導工作能力強、群眾基礎較好的年輕人向黨組織靠攏。

挖病根、治頑疾,建立陽光村委會,夯實群眾基礎,木沙江在建章立制、制度執行、工作落實上狠下功夫,以嚴格落實民主決策、“四議兩公開”等為抓手,讓村干部牢固樹立制度意識、紀律意識。

從最初的“跟著學”到“主動問”,從“不會干”到“干得好”,在木沙江的帶領下,村干部的工作積極性高了,也越來越能干了。

木沙江還積極爭取“支教”項目和教育專項資金,村裡的師資力量不斷得到補充。

村民艾合旦木·艾合買提有3個孩子,大女兒從新疆農業大學畢業后在村小學當老師,二女兒從上海對外經貿大學畢業后在上海一家培訓機構當講師,小兒子即將大學畢業准備回鄉創業。他總是感慨:“當初村裡沒學校,上學不方便,我差點就讓兩個女兒輟學。木沙江書記多次來家裡給我做工作,講教育的重要性。他也沒食言,沒多久就在村裡建起了幼兒園和小學,村民的孩子在家門口就能上學,真是太方便了。”

現在村裡有40多名大學生,學成歸來的年輕人已成為建設美麗鄉村的主力軍。

人居環境大改善

“以前,村裡到處是坑窪泥濘的搓板路,環境特別差。”村民文波用“臟、亂、差”形容托萬克溫村以前的樣子。

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木沙江組織召開村民代表大會,動員全體干部和村民開展環境衛生大整治行動。帶領村干部逐戶走訪了解村民困難訴求。

“一個村就是一個家,家裡干淨了才能住得舒服。”木沙江經過3個月的努力,全村172處違章建筑被拆除,道路變得寬闊了,人居環境得到極大改善,交通和公共安全問題逐個得到解決。

為進一步改善村民生活條件,木沙江積極爭取鄉村振興項目資金,新建農田渠18.6公裡、庭院防滲渠15公裡,新修水渠閘門101個,新鋪柏油路25公裡。

如今的托萬克溫村煥然一新,農家院落整齊干淨,鄉村道路筆直平坦。

發展成果人人享

“作為村黨支部書記,我始終將實現共同富裕作為自己的首要責任。”木沙江說,近年來,村裡通過積極爭取政策支持、關心困難群體等方式,讓群眾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

這一點,村民馬艾米乃深有體會。7年前,馬艾米乃一家人僅靠5畝地和打零工維持生計,生活困難。

木沙江了解到馬艾米乃想發展養殖業后,立即幫助她爭取到5萬元貼息貸款,並幫助聯系購買生產母牛6頭,當年收入就增加了1.5萬元。

“現在,我們一家人年收入8萬元以上,有20頭生產母牛。”馬艾米乃說起家裡的變化,對村委會感激不盡。

木沙江定期召開黨員大會,集思廣益謀良策,組織村民外出觀摩,學習好經驗、好做法,將育肥養殖作為特色產業,“養殖+務工”聯合發展的模式逐漸成型。

為了讓村民在家門口就業增收,木沙江協調駐村工作隊等多方力量,建設了25畝苗圃基地。村民康秀珍得知苗圃基地需要員工后主動報名,不僅學到了技術,而且每天有100元收入。“能在家門口就業,時間比較自由,既照顧了家庭,還增加了收入。”她說。

如今,托萬克溫村村民互幫互助,村裡各項產業發展得紅紅火火。“除了靠養殖業帶動增收,我們還鼓勵村民走出去,現在村裡不少村民主動選擇外出務工。”木沙江說,“帶著村民致富,是我最大的幸福。今后,我要讓村民腰包更鼓,生活得更好。”(巴莎·鐵格斯)

(責編:李龍、楊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