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絲路往事響回聲——2023年新疆考古工作繁花滿枝

2024年03月20日10:21 | 來源:新疆日報
小字號

推開歲月千重門,絲絲印記有回聲。

3月18日,2023年新疆考古工作匯報會召開,17項主動性考古發掘和150多項基本建設考古調查、勘探、發掘,是奮戰在新疆考古一線工作者們交出的成績單。

天山南北,河湖之畔,考古工作者的腳印留在了一處處聚落、一座座城址、一片片墓群間,他們用堅定的信念、專業的視角、發現的眼光、高新的科技,讓一件件沉寂數千載甚至近萬載的滄海遺珠展露容顏,呈現過往,助力全社會更加全面深入了解中華文明的歷史。

座座遺址面容更清晰

在“新疆早期文明綜合研究”“統一國家體系下新疆歷史發展進程研究”等重點課題推進下,新疆古代城址、聚落的面容更加清晰。

過去一年,以天山為重點的史前聚落和高等級墓葬發掘,為新疆史前聚落發展形態、社會組織結構等研究提供了新材料。

“可以確定伊吾縣尖甲坡墓地是東天山地區戰國晚期至西漢這一時期規模最大、布局最清晰、保存最完好的高等級貴族墓葬群,同時還分布了一些南北朝至隋唐時期游牧人群的墓葬。”西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副教授、伊吾縣尖甲坡墓地考古項目負責人習通源說,這裡的房址、火塘、陪葬墓區、殉牲坑區、立石等設置,明顯體現出此時期當地已形成陵園規劃、等級差異和喪葬禮制。

考古人員認為,尖甲坡墓地的發掘成果,對揭示我國東天山地區在戰國至西漢時期多元一體文明的形成過程,有重要價值。

新疆境內年代最早的寶石玉石礦是怎樣開採的呢?2023年,考古人員在哈密市天湖東綠鬆石採礦遺址裡,看到了距今約4000年前的採礦場景。“遺址內有礦坑、出渣槽、礦渣堆積區、採礦作業區、哨崗、祭祀區,清晰展示了一個古老工業聚落的基本樣貌、生產狀況。”哈密市天湖東綠鬆石採礦遺址考古匯報人譚宇辰說。

這座採礦遺址為研究古代新疆地區與中原地區早期的資源供給關系,探尋中國古代眾多綠鬆石器原料來源提供了重要線索。

最新發掘顯示,位於圖木舒克市的托庫孜薩來遺址,戰略位置重要、保存狀況良好、文化內涵豐富。目前考古人員已經明確判斷出遺址內的城址、佛寺,還有疑似是大外城、居住區、古窯址、古道路、小型佛寺、古農田、古水利系統等的遺存需要再確定。

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托庫孜薩來遺址考古項目負責人楊睿認為,托庫孜薩來遺址是一處難得的綜合性遺址,針對它的研究對實証歷代中央政權對新疆地區的管轄,以及闡明屯墾史、佛教傳播史等有重要意義。

吐魯番市巴達木東墓群去年通過考古調查勘探新發現唐代墓葬15座,考古人員對巴達木東墓群的分布范圍愈加清楚,當時中原地區喪葬習俗和形制對新疆地區的影響也更為明晰。

“在這次發掘中,採集到一件‘張校部買地券’,這是新疆首次發現木質買地券。”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館員尚玉平說,木質買地券用漢文楷書書寫,根據木板大小和殘存文字,初步推斷原書寫文字約在450字,可識讀近300字,約150字漫漶不清。

買地券也稱買地契,是為亡者購買塚地的契約,是古代中原地區比較盛行的喪葬風俗,以仿地契的形式“買下身后安葬處”。這份木質買地券上有明確紀年“天寶八載”(公元749年),有“張校部”的稱謂,也有交河郡、高昌縣、寧昌鄉等地名,還有鎮墓的術語。

對巴達木東墓地最新發掘成果,深化了考古人員對魏晉至唐時期吐魯番一帶高等級墓葬塋院建筑及喪葬禮儀制度的認識,為研究唐代中央政權對西域治理和西域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提供了實例。

多種宗教並存考古研究成果豐

在推進“古代新疆多元宗教發展與中國化的考古研究”的重點課題中,考古人員用更多生動鮮明的實例,証明著新疆歷來是多種宗教並存地區,一教或兩教為主、多教並存是新疆宗教格局的歷史特點,交融共存是新疆宗教關系的主流。

2023年,考古人員在奇台縣唐朝墩古城景教寺院東部區域的考古工作中,發現了高昌回鶻和西遼蒙元兩個時期的圍牆,進一步明確了寺院的營建歷程。

“我們在對寺院主體建筑做局部解剖時,在北組中室發現房址下疊壓著年代更早的房屋,並在它的牆面上清理出約15平方米的景教題材壁畫,確認它也是景教寺院。”中國人民大學教師、唐朝墩古城遺址考古項目負責人任冠說,同時在這裡還發現了有明顯唐代中原地區特征的建筑構件,壁畫上有回鶻文題記,可以判斷這間房屋始建於唐,在高昌回鶻中期時改建。

剛剛入圍2023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的喀什莫爾寺遺址,是目前已發現位於我國最西部地區的早期大型地面佛寺遺址,現存一圓形塔,一方形塔。最新的發掘清理出規模宏大的寺院建筑群,明確了遺址是以圓形佛塔為中心一步步修建而成,大約到唐代,又在方形佛塔東南面修建了大佛殿等建筑。

“2023年出土了7000余件文物,大部分是石膏佛像殘片,也有木質佛教造像殘片。其中木質六趾佛腳和長胡須的石膏佛像,還有一件帶有清晰文字印記的殘片,都是讓人驚喜的發現。”中央民族大學教授、喀什莫爾寺遺址考古項目負責人肖小勇說,當殘片上的文字被釋讀出來后,或許會有更重要的發現。

汗諾依遺址的東城在莫爾寺遺址南約5公裡,它的東城外2公裡處還有一座佛塔,考古發掘証實是漢晉時期修建並使用的。“托普梯木佛塔和莫爾佛塔都在古城5公裡范圍之內,証明了史料記載魏晉時期疏勒一帶佛教盛行的情況,也為佛教早期在西域的傳播和本土化提供了重要線索。”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汗諾依古城考古項目負責人艾力江·艾沙說。

此外,哈密市白楊溝佛寺遺址考古調查確認了7處寺院或佛寺建筑基址以及43處洞窟。鄯善縣吐峪溝石窟的發掘,明確了吐峪溝東區南部2號寺院的分布范圍、功能分區、性質等級和北部僧院的形制布局、分期年代,這裡曾是一座大型的官方佛教寺院,出土遺物類型豐富,反映著寺院僧人的日常生活。

科技手段助力“時光穿越”

唐朝墩遺址的燈盞燃料既有植物油脂也有動物油脂,哈密拉甫卻克墓地的初唐開元通寶錢幣來自祖國西南地區……這些結論都是如何得出的?那就是通過科技考古。

近年來,多種科技手段與考古研究的深度融合,讓文物的信息被更多地挖掘出來,豐富公眾對它的認知。

庫車市境內礦冶遺址群集中在庫車河上游地區。為了進一步了解《水經注》引釋氏《西域記》中記載的龜茲人“取此山石炭,冶此山鐵”狀況,2023年4月,考古人員在庫車市境內八處冶煉遺址收集爐渣、礦石、鼓風管等冶煉遺物,進行針對性採樣,開展年代學、冶金考古等方面的檢測分析。

“根據檢測結果可以判斷,最遲自戰國晚期開始,庫車地區(古代龜茲地區)已存在較大規模的銅鐵冶煉生產活動。”北京科技大學博士生楊帆說,歷史上新疆地區與中原地區始終保持著緊密的交往交流交融,在中原地區的影響下,以庫車地區為代表的冶鐵業日漸興盛。

詩人陳子昂武周時期曾在朝廷任職,他在《上蜀川軍事》中提到當時西北地區的軍事開支依賴西南地區。考古人員對哈密拉甫卻克墓地出土的初唐開元通寶錢幣做XRF分析后表明,其均為銅錫鉛三元合金,而鉛同位素分析將其金屬礦料來源指向西南地區。

“結合科技檢測、考古背景和歷史記載,我們推斷初唐時期西南地區的鑄幣取材於當地開採的金屬,並且大量供應到西北邊疆地區。”中國科學院大學博士后馬丁說,這不僅從一個角度揭示了初唐時期貨幣與鑄幣材料供應體系,也是唐代中央政權有效治理邊疆的體現。

3月過半,新疆大地按下升溫鍵,各支考古隊伍即將奔赴項目現場繼續完成與大地的對話,待下一個春天再來時,呈現更多的新發現(銀璐)

(責編:陳新輝、楊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